APP下载

某水利枢纽坝址及坝型方案比选

2021-01-06

四川水利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墙砂砾防渗墙

杨 振

(山东淮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济南,250000)

1 引言

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蓄水等作用,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1-3]。大坝属于水利工程最为重要的建筑物,除了施工、设计因素外,坝址也是影响大坝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4,5]。由于水利枢纽工程多建设于山区,属于地质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区域,因此,合理选取坝址是十分重要的,不但可以节约工程投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的安全。本文结合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对坝址及坝型方案选取进行分析。

2 工程概况

湘河水利枢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库总库容1.134×108m3,电站装机容量40MW,基岩为第三系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E2H),据钻孔揭露,第四系覆盖层上部为全新统冲积(Q4al)、崩坡积(Q4dl+col)和少量的洪积(Q4pl),中下部为更新统冲洪积(Q3al+pl)和冰水沉积层(Q4fgl)、(Q2gl)。

3 坝址及坝型比选

3.1 坝址及厂址比选

3.1.1 坝址比选

根据枢纽布置方案,拟定上、下两条坝线比较,两坝线相距约115m。从上、下两条坝线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如:河谷形态、地层结构与岩体工程特性、水文地质、岩体风化、不良地质现象等)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岸坡稳定、深厚覆盖层渗漏、渗透稳定、振动液化、不均匀沉降等)对建筑物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坝址比选

综上所述,受两岸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坝线选择余地不大,拟定的上坝线与下坝线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差别较小,均具备修建当地材料坝的条件。但从岩体透水性、水工建筑布置后边坡稳定条件等方面比较,上坝线工程地质条件略优于下坝线,综合考虑水工建筑物布置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处理工程难度、工程投资概算情况等因素,本阶段推荐上坝线作为本工程的推荐坝线。

3.1.2 厂址比选

水电站厂址布置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布置于左岸平行河流方向,呈一字型;方案二位于河床,于坝轴线平行。两者地质都为砂砾卵石层,结构中密为主,分布较均匀,砂砾卵石具有强透水性,存在基坑开挖后渗水及边坡稳定等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方案一因位于岸边基岩埋深较浅,考虑基坑排水问题,在厂房左、右侧及靠河床侧,采用高喷帷幕灌浆防渗,防渗轴线长度247m,最大防渗深度59m,可以实现帷幕封闭,该方案厂房基坑渗水量11206m3/d(467m3/h)。厂房基坑抽排强度按渗水量的1.5倍考虑为701m3/h,扬程16m,设2台6SA-SB型水泵(22kW),抽排至围堰下游,为保证抽排效率,另外备用2台水泵。

方案二因位于河床,基岩埋深较深,考虑基坑排水问题,在左侧在导流泄洪洞海曼底部高程4051m以下采取高喷灌浆防渗,防渗长度191m,深度20m;右侧岸坡采取高喷灌浆防渗,防渗长度89m,深度20m;河床部位布设围堰,围堰高度3.5m,围堰长度134.5m,堰体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下部采用高喷灌浆防渗,深度20m;围堰上游布设一截水池,尺寸74m×45m×5m,底部高程4050m,水位高程控制在4052m,方量7500m3;厂房基坑开挖外边线以外2m设1梯形截水沟,底宽2m,深1m,边坡1∶2,长度279m。

方案二截水池及厂房基坑日总渗水量35371m3/d(1473m3/h),其中截水池渗水量20173m3/d(840m3/h),厂房基坑渗水量15198m3/d(633m3/h)。截水池抽排强度按渗水量的1.5倍考虑为2211m3/h,扬程5m,设2台6SA-SB型水泵(22kW),抽排至围堰下游。厂房基坑抽排强度按渗水量的1.5倍考虑为950m3/h,扬程16m,设2台6SA-SB型水泵(22kW),抽排至截水沟,自流至截水池,为保证抽排效率,另外备用2台水泵

两种厂址方案都能满足厂房布置及发电要求,但从基坑排水和施工上,方案一要优于方案二,本阶段推荐方案一为选定方案厂址。

3.2 坝型比选

3.2.1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方案

拦河坝为碾压沥青心墙砂砾石坝。大坝坝顶高程4104.00m,防浪墙顶高程4105.20m,坝顶宽8.0m,最大坝高51.0m,坝顶长566.80m。坝体上游坡采用三级坡,坡度为1∶2.25~1∶2.5,在高程4092.00m、4080.10m处分别设有2m、10m宽的马道;坝体下游坡采用三级坡,坡度均为1∶2.25,在高程4089.00m、4074.00m处设有2m宽的马道。上游坝坡4092.00m上采用浆砌鹅卵石护坡,上游坝坡4092.00m下采用干砌石护坡;下游坡采用框格梁干切鹅卵石护坡,分别护至坝脚。坝顶设“L”型混凝土防浪墙,防浪墙高2.65m,底座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相连接。沥青混凝土心墙中心线位于坝轴线上游1.50m处,心墙顶高程4103.45m。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等厚度设计,厚度0.7m,底部3.5m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截面由0.7m扩大到1.6m。沥青心墙两侧设3m~4m厚的砂砾石过渡带,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基础混凝土防渗墙采用混凝土底座连接,另外在砂砾石心墙坝背水面高程4074.00m以下设有50m宽的弃渣盖重区。

基础防渗轴线沿沥青心墙轴线布置,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的全封闭防渗方案,混凝土防渗墙深入基岩1m,墙下接一排帷幕灌浆,幕底深入5Lu岩体3m。大坝典型剖面见图1。

图1 碾压沥青心墙砂砾石坝大坝典型剖面

3.2.2 钢筋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方案

坝顶高程4104.80m,防浪墙顶高程4106.00m,最大坝高51.00m,坝顶全长584.00m,坝顶宽8.0m。坝体上游坡度为1∶1.8(参考新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坝体下游坡采用三级坡,坡度均为1∶1.7,在高程4089.80m、4074.80m处各设有2m宽的马道,下游坝面采用干砌石护坡,护坡厚0.40m,护至下游坝脚。干砌石护坡下设0.30m厚碎石垫层。下游高程4094.80m以上设有抗震土工格栅,格栅按0.8m设一层,设在距坝顶10m范围内,水平方向布置。坝顶设“L”型混凝土防浪墙,防浪墙高3.40m。混凝土面板顶部与防浪墙底座相连,底部与混凝土趾板相接,混凝土面板顶部厚度0.5m,混凝土面板单层双向配筋,各向配筋率均为0.4%。面板下设4.0m厚垫层和5.0m厚过渡排水层,坝基设6.0m厚水平排水体与面板下5.0m厚过渡排水层相接。另在周边缝下游设特殊垫层区。坝体采用砂砾石填筑。面板受压区分缝宽度14.0m,受拉区分缝宽度7.0m。面板周边缝及面板垂直缝均设二道止水,即底部铜片止水和表面SR-3塑性填料,面板与防浪墙接缝设一道铜片止水,缝面亦采用SR-3塑性填料封堵。右岸与河床中部钢筋混凝土趾板建在砂砾石基础上,左岸岸坡趾板建在岩基上。河床部位趾板宽7.0m,厚1.0m,前设连接板,长7m,厚1m,趾板分段长度与面板垂直分缝一致,采用表面双向配筋,单向配筋率0.4%。另外在面板迎水面高程4075.00m和背水面高程4074.80以下设有各30m宽和50m宽的弃渣盖重区。

基础防渗轴线在河床及岸坡部位沿趾板“X”线布置,至左、右坝头沿坝轴线布置。河漫滩坝基覆盖层最大厚达135.1m,河床坝基覆盖层,均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的全封闭防渗方案。混凝土防渗墙深入基岩1m,防渗墙最深为136.1m;趾板及防渗墙下接一排帷幕灌浆,幕底深入5Lu岩体3m。大坝典型剖面见图2。

3.2.3 坝型方案比选

根据上述的两种坝型方案,从地质、工程布置、条件适宜性、施工以及经济5个方面进行比选。见表2。

图2 钢筋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典型剖面

表2 坝型比选

经综合比较,考虑到工程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心墙坝相对面板坝能较好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工程投资少2061万元,因此,选择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选择坝型。

4 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初步选取两处坝轴、两处厂址,从地质、经济等多方面进行比选,选取上坝线,厂址选择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通过对比,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更适应西藏地区的条件,且工程投资较低,初步选取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作为湘河水利枢纽推荐坝型。

猜你喜欢

心墙砂砾防渗墙
土石坝加高对既有低弹模防渗墙应力及变形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探析
300 m级超高直心墙和斜心墙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南美亚马逊地区公路砂砾料底基层掺黏土改良方案
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土石坝廊道与防渗墙定向支座连接型式研究
暖心墙:让城市更有温度
Therapeutic effect of okra extract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浅谈天然砂砾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