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文舵用影像记录深圳历史的变迁

2021-01-06

南风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宝安区摄影家深圳

王文舵

1970 年出生,广东省龙川县人,美术教育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宝安区摄影协会会长,任第四、五届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侨工作委员会委员,2015 年入选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社会事业人才,2017 年入选宝安区社会组织人才信息库第一批专业人才。

1985 年,王文舵随父母来到深圳,在这里读书、工作和生活,不经意间就是31年,完全可以说是与深圳经济特区共成长。

他曾经担任过9 年人民教师,1997 年因工作需要供职于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他热爱群众文化工作,深深地感恩这块热土,把相机这一视觉工具,对准身边的感人故事,用镜头纪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深圳音符”(1990—2011)王文舵摄影作品集》。作品集主要反映了三部分内容:一是来深建设者和建设场景;二是深圳文化现象和社会风貌;三是再现深圳十大观念的精神。

纵观王文舵这32 年里创作的本土作品,寻找其作品内涵,发现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多作品地诠释着“深圳十大观念”的精神。这里,笔者试以“深圳十大观念”之题,在他的作品集中选出10 幅内容与十大观念比较相符的作品,再现作品创作年代所显现的时代特征。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之际,在市民回首走过的光辉历程中,原来有那么多激励和引领我们前进方向的时代观念。王文舵用影像讲述了“深圳十大观念”,记录了深圳的历史变迁。

下面从摄影艺术的视觉观念来分析他的创作历程。

今天的影像是明天的历史

真实影像,见证时代,纪实摄影,再现风采。摄影家朱宪民先生评价王文舵的作品:“影像魅力,源于真实,再现历史,音符深圳。”

万福送万家

真实是纪实摄影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纪实影像不但具有新闻性、时效性,更具有历史性。摄影家朱宪民先生说:“相片是拍给子孙后代看的,一百年后,让人们知道一百年前的老百姓是这样生活的。”几年前,当王文舵第一次看到朱宪民上世纪80 年代拍摄的深圳作品时,感到非常熟悉,但是,从来没有那样感受深刻。

观念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方向。把握时代的观念,今天的影像就是明天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今天,把握时机,留住历史,留住记忆,才会有精彩的时代瞬间。昨天的历史就会成为我们今天的经验。历史影像是宝贵的,是不可复制和不可代替的。真实历史影像是永恒的美丽之源。

王文舵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环境中去感悟,寻找老百姓关注的生活瞬间。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王文舵认为首先要坚持笔墨当随时代,要随时随地把目光投向生活,立足本土,立足群众,立足老百姓关注的人物和事件。其次是要有历史使命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记录生活,才有机会把握时代特征,留住生活的精彩瞬间。

敢为天下先 龙岗布吉岗头村 1991 年11 月8 日

王文舵说:“回首往事,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与时代步伐一致,就能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再者,就是要选择主题,确定适合自己的专题,一门深入,才能融会贯通,精益求精。”

先用心灵去取景,再用相机定格瞬间

作品的生命力源于生活。王文舵深深地认识到,没有深入体验生活,就不会有心灵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飞溅,也就无从谈创作,无从谈历史的见证,就会对社会视而不见,错过身边动人的故事。

所以,王文舵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感情。

王文舵真情地说:“热爱和感恩我们的生活,真心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充满了大爱和蓬勃的生机。先用心灵去取景,再用相机定格瞬间。”他特别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因为这是一个城市最大的群体,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更关注百姓的文化生活,因为文化是我们的灵魂,他把文化工作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更乐于和大家一道分享摄影艺术的时代精神。

邓小平画像广场是深圳的标志性人文景观之一。每逢节日,人们纷纷以不同形式来到这里,怀着敬仰和感激之情,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王文舵从1997 年起到如今,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来到这个广场,以相机为笔,纪录下珍贵的历史瞬间。1997 年6月30 日下午和7 月1 日上午,香港回归祖国的喜庆时刻,王文舵在这里遇见了徒步行走(洛阳、北京、香港),宣传香港回归的河南农民张万顺。反映十大观念的作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作于2000 年零时零分,王文舵在这里按下快门,记录下“万众欢腾迎接新千年”到来的壮观影像。2008 年8 月8 日18 点,第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王文舵又在这里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一位叫倘会珍的母亲为8 个月大的儿子陈小唐拍照纪念的影像。王文舵作品《向小平同志献花》创作于2009 年10 月1日,祖国60 周年生日,他再次来到这里,遇见了99 对新人手持鲜花向伟人献礼,表达感恩祖国、感恩小平、感恩改革开放,同时也祈求婚姻白头偕老,恩爱百年不动摇。

还有深圳老东门、宝安文化广场、福永万福广场等地也是他关注的创作点。

这只是他热爱摄影艺术和关注社会的一个缩影。

经典著作是最好的老师

王文舵平时喜爱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他说:“一幅幅反映传统美德的故事图画时常显现眼前,一个个典型人物的品格影响着我,一本本经典著作是最好的老师。”

王文舵指导摄影爱好者讲解摄影知识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广场 2004 年6 月1 日

他得益于老子的《道德经》,也得益于庄子的哲学思想,老庄道家的“道法自然”是贯穿他整个摄影创作的根本。

遵循善念的力量,遵循简单的法则,他在主题上选择简洁明了,元素单一,一画一主题,他常常重复运用单一元素,以产生画面的视觉张力。

他在色彩的运用上,能少则少,色彩简洁也是他作品的特征之一。

1993 年,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曾为他题词:“酷似摄影的绘画是失败的绘画,酷似绘画的照相是成功的照相。”这句话一直影响着他的创作,他不断地吸取和借鉴丰富的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的营养和内涵。他的每一幅作品画面都有诗意,每一首诗都是流动的音符。

他认为:“只有感恩这个伟大时代,才有机会感悟人生的真善。”摄影家吕厚民老师为他的画册《深圳音符》题词:“感恩时代,定格瞬间。” 他说:“只要心中充满爱,就能发现身边的感人故事。”他常常被这些感人的故事所吸引。善念的吸引力法则让他不断地有机会纪录到这些有意义的生活瞬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宝安新安街道十区体育场 1998 年10 月8 日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宝安福永万福广场 2006 年12 月11 日

猜你喜欢

宝安区摄影家深圳
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 办未来学校 育时代骄子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摄影家杨荣
陈建(摄影家)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集影院、KTV与会客于一体的娱乐空间 深圳宝安区曦城私人影院
动物摄影家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