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内瘘止血方式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效果研究

2021-01-0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棉球出血点内瘘

谷 雨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7)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透析过程中止血方法不当是造成内瘘受损的一个重要原因[1],严重时会导致内瘘闭塞,使用正确的止血方法在内瘘护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2]。我科室遴选30例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配在不同的止血方式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患者30例,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32~58岁,平均52岁。血红蛋白74~118 g/L,平均94.12 g/L。血小板93~215×109/L,平均130.05×109/L。观察组男6例,女9例;年龄34~57岁,平均54岁。血红蛋白72~119 g/L,平均92.67 g/L。血小板91~224×109/L,平均128.79×109/L。透析前20~30分钟给予所有患者60~80 IU/kg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静脉注射,给予全身性血液抗凝;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两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浓度,透析次数与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使用日本尼普洛动静脉瘘穿刺针16 G,血流量200~280 ml/分。

1.2 方法

①棉球压迫止血法:发生渗血时,用络合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用消毒棉球以双指压迫渗血部位。压迫力度以指腹刚好能感受到血管搏动,能听到血流杂音为宜。②纱线结扎止血法:撕开固定针头的胶布,用络合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从无菌医用纱布侧边抽取出3~4根纱线,将其交织成一束,从输液针下方穿过,顺着皮肤小心移动到穿刺部位,在穿刺部位前方交织,从而在针眼渗血处打成小结,拉紧后用胶带固定10~15分钟即可松开。固定力度不宜过大,应保证能完全堵住渗血针眼,但又不拉扯到穿刺针为宜。每位患者连续采用每种方法20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评价:经处理后,无渗血情况为治愈,处理后有轻度渗血为有效,处理后渗血状况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界值。

2 结 果

2.1 两种方法止血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止血时间比较(min, ±s)

表1 两种方法止血时间比较(min, ±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9.09,P<0.05;

组别 例数 止血时间对照组 15 9.81±1.97观察组 15 4.92±0.68 t 9.09 P 0.00

2.2 两种方法止血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止血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最佳治疗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自体内瘘作为最常使用的血透通路,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通过这条“生命线”,为透析治疗过程提供丰富的血液[4]。但由于搭建的动静脉吻合支并非生理性的解剖结构,高压的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使得较薄弱的静脉管壁被过度充盈,导致穿刺过程中易发生出血[5]。且透析时患者血液已经经过抗凝处理,当发生出血时往往不能自行凝固止血,选用一种高效安全的止血方法至关重要。

棉球压迫止血法和纱线结扎止血法是常用的止血方法,棉球压迫法对血管产生的压迫力度较强,若不能很好的控制压迫力度,则会对出血点周围产生压迫损伤,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持续固定,影响患者舒适度与自由度。而纱线结扎止血法可以持续固定穿刺部位,不用医护人员和患者再对其进行指压,具有省力,便捷的优点。本次观察组压迫后出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是棉球压迫法作用于止血部位及其周围,导致压迫力度未集中在出血点,而纱线结扎止血法是直接作用于出血点,作用范围较为集中,因此止血时间较短。两种方法在止血效果上也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棉球压迫止血法不能精确作用于出血点且不能很好的控制作用力度,而纱线结扎止血法可以持续而精准的作用于出血点,利于血凝块的形成。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纱线结扎止血法在止血时间和止血效果方面都显著优于棉球压迫止血法,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时,优先使用纱线结扎止血法。

猜你喜欢

棉球出血点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小棉球
怎样消除气逆打嗝
棉球联合纱布在动静脉高压内瘘压迫止血中的应用研究
和好,还是绝交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