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浅谈
2021-01-06曹标
曹 标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黄石 435005)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网2025】发展规划的提出,如何引导企业职工紧跟时代步伐,助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创新引领转变,需要企业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保证手段。
1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1.1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的核心是人,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许多企业已经着手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高素质、高学历、高知识人才。但是在许多企业的现实实际中,各类型高素质人才如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企业工作和激励政策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使职工感受不到企业与职工的休戚与共,无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1.2 内容空洞,与时代联系不紧密
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但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却并未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前进。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虽然一些企业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具体内容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不合拍,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1.3 工作队伍和教育方法落后
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当前自媒体时代和职工的思想动态不相适应,年轻的职工越来越排斥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而这种枯燥的内容也无法引起职工的兴趣,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如果依然沿用之前的内容和模式,不注重对于新知识、新手段的吸收和创新,这就造成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时代发展但是方式仍然落后的现状。
2 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起到教育、服务、引导职工的作用。“以人为本”理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在工作和教育中要尊重、理解职工,保证双方的平等地位,避免使用发号施令和强制的手段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个人价值与企业未来相契合。企业管理者要发自内心地关心、体贴职工,深入了解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升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让职工认识到他们的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企业的发展也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工作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4]。这种教育可以增强企业和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职工的能力和思想觉悟必定会大大提高,这种提高也会为企业带来长足发展的保证。
2.2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企业应该摒弃内容空洞、僵化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企业和职工,如何凸显“四个自信”,将个人成长、民族振兴和企业腾飞相结合,注重理想信念的革新、职业道德的重塑、民主法治的加强。理想信念可以激励职工,让他们勇敢地排除困难,坚定信念,在理想教育过程中,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平凡的工作和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引导职工认清自己的职业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个人诉求。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让职工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2.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方法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活动相契入,一是在企业重大决策和投资过程中注意听取民意、吸收民智,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风险、减少阻力;二是充分利用企业重大纪念节点来向职工灌输“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命运共同体思想,唤醒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观;三是既要有寓教于乐的“和风细雨” 型潜移默化式灌输,又要有海尔“大锤砸冰箱”般晴天霹雳式警醒;四是要注重吸收借用“互联网+”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让职工乐于接受、喜于参加。
2.4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都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保证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企业始终处于运行高效、管理规范。而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主要抓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企业国际化的竞争中,助力企业参与竞争同样需要规范领导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保障机制,提高监督机制。
3 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发展的 “助推器”而绝不是“拦路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应妄自菲薄而应该责无旁贷,更应该在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效果上拓宽思维, 更新理念,用“有为才有位”的担当助力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