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落实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做法、效果及建议
2021-01-06陈燕辉
文/陈燕辉
民贸企业是指民族县市内经销(收购)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需品、必需品,符合国家民族政策,经过省级认定的企业。民品企业是指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经国家民委等部委认定的企业。国家历来重视民贸民品的生产和供应,出台对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的优惠政策,帮助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特殊商品买难卖难问题。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严格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民贸民品企业共享受贷款贴息1.62亿元。其中,2016年,全省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5439.97万元;2017—2018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整,贷款贴息资金按均衡性转移支付,优惠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在多方努力争取下,2019年中央按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切块下达各省,各地按不高于2.88%给予贷款贴息,湖北2019、2020两年共争取中央民贸民品贴息引导支持资金1.08亿元。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有效落实,壮大了民贸民品企业,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开展公益事业和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主要做法
湖北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并重,严格执行国家民委关于民贸民品工作相关管理规定,截至2019年底,确定民贸企业共计305家,“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43家。“十三五”期间,全省民贸民品生产企业享受流动资金贷款贴息1.62亿元。湖北还有边销茶企业13家,属于民品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2016年至2019年,全省边销茶生产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免1792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持续用力推进。执行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体现。湖北由省民宗委、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成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定期会商研究民贸民品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与问题,为优惠政策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省民宗委高度重视民贸民品工作,把它作为推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党组会研究民贸民品相关工作。2020年3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形势,组织召开了全省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以会代训视频会,督导市县各级用足用活优惠政策,及时把贴息引导资金分配拨付到位,把资金用到企业复工和生产发展上,努力克服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冲击。
注重宣传督导,用足用活优惠政策。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民贸民品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困难,鼓励基层民族工作部门加大对政策文件的学习宣传力度。基层民族工作部门通过举办民贸民品政策培训班、企业联系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民贸民品相关优惠政策,扩大民贸民品政策的知晓面,加深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了解。2020年,根据疫情对民贸民品企业的影响,省民宗委组织6个调研专班,跑遍10个民族县市与边销茶企业较多的咸宁、宜昌,宣传企业纾困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困难与问题。宜昌市坚持每年协调财政、人民银行和企业主管召开民品企业座谈会,加强沟通,保证优惠政策的全程跟踪、全面落实;举办“优惠政策”座谈会,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政策,确保企业依规享受优惠政策。襄阳市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目录》生产产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抓好全市清真食品的生产供应和“清真”概念泛化的防范和排查工作,确保企业规范经营。
严格认定标准,实施动态跟踪调整。民贸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是国家民委相关文件的规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制定了规范民族贸易企业认定的政策文件,通过2016年和2019年重新认定工作,使民贸企业由“十二五”期间的1000多家,调整为964家(2016年)和305家(2019年)。依规将部分破产或倒闭,银行信誉较低的企业及时调整出列,将有实力、效益好、符合民贸企业认定条件的企业,依程序纳入民贸民品企业行列享受民贸民品企业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尽力做到重新认定的民贸企业既符合标准,又具有发展潜力。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西兰卡普
民族地区农副产品——茶叶
完善制度保障,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十三五”期间,湖北先后制定出台《湖北省民族贸易企业网点建设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湖北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管理办法》,相关市(州)民宗委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相应制度措施,为加强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省级层面,重点对申报贴息资金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做好资料整理和台账建立登记工作。不定期会同财政、银行等部门对民贸民品企业贷款和贴息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掌握底数,防止发生多领、冒领贴息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省民宗委和省财政厅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并开展资金绩效评估,对资金未拨下去、使用不好的地方,按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要求,在下年度资金分配时减少资金或不再拨付,确保优惠政策的严肃性。
争取配套政策,增添企业发展活力。省民宗委积极争取、协调省级财政“十三五”期间每年拨付省级民族贸易企业网点建设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95万元,2016—2019年共计780万元。以省级民贸民品技改资金为引导,带动相关地区企业加快科技提升和技术创新步伐,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了民品企业市场竞争力。2016年以来,湖北元大生物能量平衡科技有限公司(襄阳市民品企业)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了生产线技术改造,由之前的半自动生产线,改造成智能化生产线,由改造前每条生产线需要工人16人、一天生产成品90吨,改造为每条生产线只需5个人、一天生产成品600吨,产品质量也显著提高。
二、工作成效
加快发展步伐,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十三五”期间,湖北民贸民品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宜昌市80家民贸民品企业中,有54家企业是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宜昌雅佳明妃家具有限公司,几年来累计捐资20余万元购买水泥、沙石等材料帮助贫困村加快村级公路硬化建设、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帮助安置解决移民就业。据不完全统计,五峰、长阳两个自治县内的民贸企业在“十三五”期间向社会捐款共计389万元,用于资助贫困户。宜昌丰润生物科技公司2019年带动就业509人。“十三五”期间,恩施州民贸民品企业上缴中央、地方的各种税额7.09亿元,开展公益事业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其中,鹤峰县湖北鑫农茶业有限公司深化“161+”产业扶贫模式,累计投入97.3万元,组织员工结对帮扶贫困户。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湖北省赵李桥茶厂
落实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更好服务社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民贸民品企业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一方面国家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了各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民贸县招商引资增加了优惠条件,吸引了外来投资。此外,民族贸易企业的发展壮大,直接带动了民族地区就业率,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渠道,形成了良性循环。“十三五”期间,恩施州8个民族贸易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880.8亿元,其中民族贸易企业零售总额684.3亿元。部分民贸民品企业受益于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贷款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盈利的空间、逐步发展为地方龙头企业。武汉唐古拉汉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在经营同时不忘社会援藏使命,以公司旗下的山南藏禾粮油产业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乃东农民增产增收,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服务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咸宁市边销茶企业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第一要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微薄利润将砖茶销往边疆地区,让边疆群众喝上放心茶、低价茶。赵李桥茶业持续多年开展“健康边疆行”活动,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交流;2019年9月,该公司再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十堰市堰清食品有限公司自2016年以来,累计慰问少数民族困难职工3万余元。武汉唐古拉汉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与武汉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一道,在西藏山南捐资100万元建设“希望小学”,捐资60万元建设“藏汉英三语幼儿园”。党的民族政策惠及了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广泛交往,有效推进了民族团结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工作建议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落实民贸民品政策的重要意义。扶持民贸民品企业的优惠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实行的民族政策之一,是党和国家保障少数民族民生的一项传统政策,是党和国家对民族贸易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亲切关怀。落实好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不仅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等特殊需求,也对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民族企业享受优惠政策量的增加到民族企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的飞跃,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民族地区影响,不断开创民贸民品工作新局面。
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好优惠政策。近年来,为了充分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国家对民贸民品企业扶持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改变以前贷款贴息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做法,由中央拿出一定贴息引导支持资金,地方根据实际财力匹配资金推动落实贴息政策。各级要适应新的政策调整,克服各方面困难,筹措匹配资金,完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好优惠政策,扶持民贸民品发展,发挥民贸民品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质量。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升级。要强化服务意识,改善营商环境,认真研究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个体和私营经济实体在办证、发照、贷款申请、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帮助。要广泛利用各种经贸活动,扩大民贸民品企业的市场领域。要建立健全民贸民品沟通协调机制,细化职责分工,明确目标要求。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为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