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及其生产工艺
2021-01-05董存孙小明
董存 孙小明
摘要:国内的载重汽车、中型客车的车轮一般都会采用低强度级别钢板。这种钢板生产的车轮具有厚度大、质量高的特点。提高运载效率、节约能源就要减轻车辆自重,因此使用更高强度级别的钢板制作车轮的实用性更强。但钢板的冲压成形与强度成反比。作为汽车车轮钢首要性能,优良的成形性是必不可少的。在现有工业条件下,降低汽车车轮钢成本、提高其性能是当前的主要课题。本文从描述车轮的制造入手,并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生产工艺,以期望对同行业生产工艺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U463.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2-0042-02
0 引言
高强度化钢材是汽车制造业选料的发展趋势。为达到减轻车辆自重、节约能源,提升运载效率的目的,对零件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多选取高强度材料都是可采取的措施。
车轮选取高强度钢制造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如果将高强度材料应用在汽车车轮之类的旋转件,那么它的减重、节能效果明显高于非旋转件,前者是后者的1.2-1.3倍。况且车轮作为单个部件,非常易于进行试验与评价。所以,在汽车车轮中选择高强度鋼的应用试验十分普遍。
高强度钢种类繁多,其中热轧钢的应用最为实用,减重效果显著,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热轧高强度钢应用于车轮的制造上。[1]
1 汽车车轮的制造
1.1 汽车车轮用钢的选材特点
作为汽车行驶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部件,车轮的地位十分突出。其生产工序很多,要求也很严格,属于技术难度最强的部位之一。
车轮的制造包括轮辋成形、轮辐成形、组装加工、喷漆等,经检验合格才能得到车轮产品。制造车轮的钢材不能选择普通钢材,要精挑细选。其不但要有优良的可塑性、柔韧性、高强度等,还要具有焊接性、冲压成形性、耐腐蚀性、抗疲劳破坏性等一系列特点。
钢材强度提高,其可塑性会降低,成形性变差,疲劳缺口敏感性增加,也会进一步影响焊接工序。因此高强度钢应用于车轮制造所带来的挑战更大。
1.2 汽车车轮用钢的选材原理
经过冲压成形,可得到轮辐。因此,轮辐用钢的特点是良好的拉伸成形性、深冲性、剪切边拉伸性等。
闪光焊接后再次滚压成形,可得到轮辋。因此,轮辋永刚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成形性。
评价闪光焊接性能最优选择是进行侧弯试验。良好的侧弯延伸率是轮辋用钢应该具备的特点。随着抗拉强度的增加,侧弯延伸率会下降。钢中硫的含量与侧弯延伸率呈反比关系,因此,为保持较高的侧弯延伸率,可降低车轮钢中硫的含量。
在弯曲试验中,检验焊接接头弯曲成形性,发现车轮钢中Si、Mn的含量会影响到焊接线上是否出现顶头裂纹。当Si(硅)、Mn(锰)含量比处于某范围时,不会产生顶头裂纹。
有研究表明,氧化物熔点低于钢则对减少裂纹有利。在母材中,夹杂物会导致形成钩形裂纹,这也与硫含量有关。当硫的含量降低到0.005%之下,钩形裂纹大大减少。
2 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性能要求
2.1 汽车车轮钢圈用钢必备条件
车轮制造工艺过程复杂,车轮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车轮钢圈用钢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良好的韧性、良好的强度要互相匹配。除此之外,良好的冷成形性、延伸凸缘性、焊接性,较高的抗疲劳强度都是车轮钢圈用钢所应具备的条件。而且,性能优良之外,汽车制造商们关注的另一个点是降低生产成本,以便于获取更多的利润。[2]
2.2 试验用钢中所添加元素的作用
试验用钢的基本成分是Q235。在试验过程中,为保障钢的韧性、塑性较高,冲压性能、焊接性能良好,会在一定比例内降低碳的含量。由于碳的降低会对强度造成减弱影响,所以又提高了钢中锰元素的含量,同时又将Nb(铌)、Ti(钛)微合金元素添加其中。试验钢利用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来完成钢板力学性能的提高。
Mn(锰)的作用:该元素可抑制奥氏体再结晶。因此该元素含量的提升可以将未再结晶控制轧制细化晶粒。该元素还有另外作用,那就是固溶强化以及可改善韧性、塑性。
钦的作用:作为一种微合金元素,将其加入低碳合金钢中,作用是固定氮、脱氧、强化析出、细化晶粒等。钢的力学性能的提升得益于碳化钦颗粒的析出、铁素体晶粒的细化。而且,如此一来,钢的强度变高,塑性、韧性变得更好,焊接性能变好,也易于加工成形。
Nb(铌)的作用:当钢中该元素质量分数小于0.015%时,可以起到抑制奥氏体静态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固溶拖拽作用。所以在试验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Nb(铌)、Ti(钛)添加到钢中。
Si(硅)和S(硫)的作用:这二者会降低钢的可塑性、降低其冲击韧性,还会对钢的焊接性、成形性、抗疲劳性产生负向影响,因此,这二者尽量减少放入量。
Al(铝)的作用:作为一种钢中的脱氧元素,它非常有效。其作用为细化晶粒、净化钢液。
由于冷弯成形技术要求,在冶炼方案中,于炉外精炼过程中进行额外的对C(碳)、 Als(酸溶铝)的含量控制。喂Si(硅)-Ca(钙)线处理的措施应用于在精炼的过程中,最终可以降低成品成形性能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不良影响。
3 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工业生产
3.1 冶炼和连铸
试验用钢采用120T转炉炼制。高炉铁水需要经过预处理,以达到S(硫)含量小于0.015%。之后,通过转炉的自动控制系统、挡渣出钢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炼制。
脱氧处理使用铝锰铁方式进行,合金化使用中碳锰铁方式。再投入Ti(钛)-Fe(铁)合金,按每吨1千克投放,投入Fe(铁)-Nb(铌)合金,按每炉50千克投放。
使用LF钢包精炼炉进行下一步的脱碳、脱气、脱氧、去杂质等工作,并且要达到调整钢水的温度、成分的目的,且累计吹氩时间要超过6分钟。
从连铸大包到中间包,保护浇注使用长水口和氩气密封方式。从中间包到结晶器,保护浇注使用浸入式水口和保护渣方式。
在中间包,使用的是液面自动控制程序,其温度可控区间为1530~1540摄氏度,连铸拉速要小于每分钟15米。
3.2 轧制
晶粒细化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可改善钢的性能的工艺。它既可以将钢的韧性改善,又能提升钢的强度。那么提高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韧性,最有效措施即为利用组织细化方法。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过分的细化晶粒反而会起到坏作用。那就是它会将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但是抗拉强度却提升不到同等比例,最终结果是钢的屈强比太高,反而使得钢材的成形性不如之前。
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耐疲劳性能。钢的成分高洁净情况下,提高钢板的抗拉强度可提升改善疲劳性能。
对上述因素加以综合考量,最终选取的试轧方式为使用适度的晶粒细化、固溶强化互相结合的工艺进行高性能、低成本的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开发研究。
工业试轧主要参数是:1220摄氏度为板坯加热温度;980~1100摄氏度为粗轧开轧温度;(850±15)摄氏度为终轧温度,(620±15)摄氏度为卷曲温度。4毫米、6毫米*1200毫米为成品板卷尺寸。
无论是在加热过程,还是在轧制过程,都要重视在线检查工作,加强检查力度,将钢板的尺寸公差、表面质量牢牢控制住,以全力保证汽车车轮的气密性,保证不发生漏气事件,全力保障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平稳旋转,不发生旋转失衡或旋转振动。
想要得到最佳的综合性能,要将热轧态铁素体晶粒最大程度细化,并通过适宜的终轧和卷取温度,适当采用前段冷却等相应的技术举措,最终获得较为优良的NbC(碳化鈮)、TiC(碳化钛)析出效果。
4 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的最终试验结果
4.1 热轧钢的金相组织
对试验钢进行取样,分析其中的夹杂以及金相组织。检验结果表明试验钢中有硫化物夹杂,且较为严重,经过夹杂物评级,其结果表明经过了LF精炼处理,其钢质变得纯净,钢内含夹杂物变少,如图1所示。这些都有利于提升钢板的疲劳性能、提高其延伸凸缘性。
4.2 热轧钢的焊接性能
汽车车轮钢的良好焊接性能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而本试验开发的细晶粒车轮钢在焊接时又极易使热影响区组织粗化,因而研究该钢的焊接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汽车车轮钢圈用热轧钢必须具备良好的焊接性能,因为它可保障汽车的安全行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进行闪光对焊试验后,试验钢的强度并没有改变,只是伸长率变得比之前下降一些,且位置处于母材处断裂,热影响区断裂现象并不存在。且焊缝的横截面硬度分布呈良好态势,热影响区域并没有出现软化现象。这些都表明了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热影响区的强度能得到保障。
4.3 热轧钢的常规性能
在4毫米、6毫米厚的钢板上,分别取样。从垂直于轧制方向、平行于轧制方向分别取样进行有关力学的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钢不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都相差无几,伸长率是纵向比横向略高,这些都说明试验钢纵横方向的性能相差不大。试验钢板的抗拉强度在490MPa以上,屈服强度在400MPa以上,这些都比常用的汽车车轮钢要高,强度大概可提升80 MPa。而且,试验钢的冷完性能很好,延伸性能突出。因此,可得出结果,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良,试验成功。
5 结束语
时代一直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汽车的主要部件,车轮的生产与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车轮钢圈用热轧钢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为降低车轮自重,提高运载效率,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高强度、低成本的钢材越来越受到青睐。在将来的市场上,具有良好塑性、低温韧性与焊接性能的钢材必将大放异彩。[3]
参考文献:
[1]祖荣祥.热轧高强度钢的研究及在汽车车轮上的应用[J]. 汽车工艺与材料,1994(12):23-27.
[2]吴菊环.高强度汽车车轮用P490CL热轧钢板研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中国金属学会,2009:7.
[3]侯续廷.基于热轧1700产线的高强度车轮钢420CL的产品设计研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