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介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5徐妍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介词

【摘要】英语介词,作为典型的多义词,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英语教师与学习者,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认知語言学家则认为,介词的隐喻义是通过基本的空间含义来认知其他非空间的事物。本文笔者以某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介词学习情况, 提出以意象图示理论作为传统翻译法的有效补充策略,有利于介词地学习。

【关键词】介词;意象图示理论;介词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徐妍,苏州市吴中区石湖实验小学。

引言

英语介词作为典型的多义词,语义繁多且抽象。依据英语数据库的统计显示,平均每8个词中就有一个介词出现。换言之,介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其语义便越复杂。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介词语义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认知语言学家同样对多义介词产生丰富的兴趣。Lakoff、Boers与Demecheleer以及刘艳和李金屏的研究分别证实了介词大量的隐喻义是通过基本的空间含义来认知其他非空间的事物。另一些研究说明,介词的不同义项之间以空间义为核心,彼此间相互关联,形成一张有规律可循的语义网络。国内外相关研究忽略了初级语言学习者对于介词的掌握情况。所以,本研究笔者以小学生为对象,探究其介词学习情况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弥补研究空白。

一、小学英语介词学习的现实性与迫切性

1. 教材分析。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三年级为起点,本文以教材中各板块为语料,自建数据库。通过语料分析,介词大量分布在每一册书本中,除了新的介词逐一出现,介词的语义也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更为丰富。例如,介词in,在教材3A中首次出现的即为其空间意义“在……里面”,如in a classroom. 而4A中,in则与季节summer搭配。如果按照传统的翻译法,in summer 意为“在夏天里面”便是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2. 小学英语介词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笔者以某小学81名四年级学生为受试, 设计了调查问卷以及介词填空测试题。调查问卷共6题。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该校小学生在介词学习方面尚存在问题。71%学生知道介词这一词类,但仅57.5%的学生能够正确地举出一些介词的例子。在问卷中发现,有学生在举例介词时,会直接写出介词短语 “in the morning”,甚至句子 “I have two lessons in the morning ”。这一现象说明,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介词这一词类,但是真正让学生分辨哪些为介词时,他们还是模棱两可。86.25%的学生认同英语教师会用中文解释介词的意思,并告知一些搭配用法。而100%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概念隐喻与意象图式理论。考虑到介词语义复杂,课时有限,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客观因素,碰到介词时,教师仍运用传统的翻译方法。介词的重要性尚未在平时的教学中得到体现。

通过SPSS对81份测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其中最高分为85分,最低分则只有20分,分差较大。平均分为62.78分。整体而言,学生对于介词的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并且学生之间对于介词的运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尽管只考查in、on、at这三个最常见的介词,但是学生对于同一介词地掌握情况却存在区别。例如,关于介词on, 学生的错误率在题1、2均低于20%;而题10、16、17则均高于60%。从这一差别中我们可以推断,当on 与表示时间的词,如Saturday或者Saturday afternoon搭配时,学生能得心应手地判断。但是当碰到不熟悉的介词搭配时,学生的表现就不尽人意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小学生的英语介词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并且,教师在介词教学时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除了保留传统的介词教学方法的合理部分,寻求一种更高效的介词教学方法作为补充迫在眉睫。

二、意象图式理论与小学英语介词教学可行性分析

1. 意象图式理论。意象图式是“相对简单的结构”。基于人类的自身身体经验,它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这些结构包括容器、路径、平衡、障碍、反作用力以及许多方位关系如: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莱考夫进一步指出:“意象图式为以下观点提供了重要证据,即抽象思维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 二是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隐喻映射”。从兰盖克的观点得知,意象图式由射体(TR)、界标(LM)和路径(Path)构成。

2.意象图式理论与介词in的基本含义。介词in的基本含义为“在……内 ”,表示“在某一线段、平面或者容器”之中。介词in的原型意象图式表示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射体(TR)通常小于界标(LM),因此被部分或者完全包含于界标(LM)之中。而物体双方既可以是静态的关系,也可以是动态的关系。in的静态原型意象图式(a)清晰地阐明了in在例句(1)(2)中的用法。

(1) Look at the lion in the library.

(2) There are three beds in the room.

此处可以将界标(LM)library与room看成立体的容器,而对应的射体(TR) lion和three beds是被包含于界标(LM)内。如果将这层关系告知学生,学生会更牢固地掌握in的基本内涵。与此同时,当学生碰到in the classroom, in the desk, in the tree, in the glass, in the box等搭配时,他们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其内涵。

(3) My mother is cooking breakfast in the kitchen.

例句(3)中,TR是my mother,而LM为the kitchen。因为is cooking breakfast表动作,所以该处TR与LM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TR在LM的空间范围内活动。

(4) Bobby has a new bike. He likes riding it in the park.

(5) Now, they are eating noodles in a restaurant.

在例句(4)和(5)中,TR分别为Bobby与they,而LM为the park和a restaurant。 同样揭示了TR与LM的动态关系,TR在LM的容器的范围内活动。

(6) Put your rooms in the animal school.

(7) We can put rubbish in the bin.

观察例句(6), 可知该句射体(TR) your rooms经过ST1至ST3的运动路径(path)到达界标(LM) the animal school。TR与LM表现为一种动态关系,即TR从远离LM,一直运动到LM的范围之内。通过向学生展示in的动态原型意象图式之后,他们能更好地掌握例句(6)(7)中介词的in的用法。

3.意象图式理论与in的拓展意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介词的抽象意义拓展方式是通过自身的身体经验、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实现的。因此, 教师在教授英语介词时,可以借助意项图式理论,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看似杂乱无序地介词意项。

1) in表时间意义。介词in的用法从空间范畴映射到时间范畴,时间范畴就具备了空间范畴的相应特点。同样,时间成为一个容器,在这个容器中所占据的空间,则为不同的时间段。意象图式(c)清晰地表示了例句(8)与(9)中时间介词短语的内涵。

(8) I have two lessons in the afternoon. (4B p. 18)

(9) It was sunny in the morning. (6A p. 16)

在例句(8)和(9)中射体(TR) afternoon和morning为一天中的某一时间段,包含于范围更广的界标(LM)一整天the whole day之中。利用意象图式还可以扩展介词短语,如in the evening, in the day等。

射體(TR)也可以为四季之一,它被包含于界标(LM)一整年之中。对应的介词短语in spring, in summer, in autumn, in winter 和in a year都能一并掌握了。

除此以外,正如例句(10)和(11),一年十二个月作为LM时,各个月份即为TR,被包含于一年之中。显然,in April,in May,in 12 months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难题。

(10) He's going to China in March.

(11)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2) in 表活动。介词in的用法可以从空间范畴映射到活动范畴。例句(15)中,the World Cup为LM,I即为TR。同样,例句(16)中,Bobby为TR,a play则为LM。例句中,I和Bobby 作为活动的参加人员,被容纳于具备活动特点的 the World Cup和a play这两个容器之中。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容器隐喻解释in的拓展含义,学生便能更直观地掌握看似无序的介词含义。

(12) I want to play in the World Cup some day. (6B P. 78)

(13) Bobby is a hero in a play. (5B p.84)

3) in 表客观状态。当in的空间概念映射到客观状态,比如天气情况,rain,storm,或者wind, 它们作为LM,可以抽象理解为一个容器。而其中的人或物则为TR。面对例句14,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在雨中会是用介词in.但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雨可以看作一个容器,而two fat boys则为射体,在雨这一个容器中活动。

(14) Two fat boys meet in the rain.

结语

通过对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小学阶段介词出现的频率已经很高,并且语义逐渐复杂。本文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以及介词填空测试题。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学生的介词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学生机械记忆介词的义项,效率低下;第二,教师在介词教学中,常运用翻译法,并未给予介词教学足够的重视。

基于小学教材,笔者以介词in为例,分析得出,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解释清楚介词本身的空间含义,再通过意象图示理论向学生解释介词的拓展含义。传统的翻译方法与意象图式理论的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介词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Boers F, Demecheleer M. A cognitive seman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prepositions[J]. ELT Journal, 1998(3):197-204.

[2]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猜你喜欢

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二)
介词和介词短语
介词、介词短语解析(二)
介词、介词短语解析(一)
“介词+零冠词+名词(+介词)”专练
介词with的用法及翻译
介词不能这样用
宾语前是否要加介词
汉语介词“跟”和越南语介词“voi”的异同
介词填空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