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适宜支架,激发探究行为
2021-01-05许晓晖尹荣
许晓晖 尹荣
从卜老师的来信可见,她是一位尊重幼儿学习方式与特点的老师,也是一位善于反思、勤于学习的老师。她的困惑在于:如何能激发幼儿创造力以进行积极探究?在案例中,教师尝试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空间,却发现幼儿在面对如此自由的选择时无从下手,不能产生探究行为,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或许是由于教师在活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材料提供及教师指导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活动值得商榷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教师预设与幼儿探究兴趣及能力不符。教师要预设制定适宜的集体教育活动目标,须对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进行细致、准确的观察分析,找到符合经验形成规律及幼儿年龄特点的最近发展区作为学习内容。从案例呈现来看,该班幼儿处于小班末期,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有洞洞的共同特点。幼儿的表现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表述的3-4岁幼儿的探究水平,即“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从教师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幼儿当前的兴趣点在于“用(自己发现的)教室里的工具吹出泡泡”,验证自己对泡泡工具有洞的猜测,从而获得“猜对了、能吹出泡泡”的成功感,而教师则希望幼儿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材料创意制作吹泡泡工具。这一预设目标显然与3-4岁幼儿,尤其是该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当前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不匹配,所以就出现了“幼儿探究兴趣不高”“效果远不如教师预期”的情况。
建议:在幼儿沉浸于验证有洞的工具可以吹出泡泡的兴奋中时,教师不应直接切换到与该兴奋点距离较远的另一个科学经验,而应在此探究兴趣点上进一步深入,如“你们用来吹泡泡的工具哪里不一样吗?”“你们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一样吗?”“你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更大?”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都是带洞洞的工具,但吹出来的泡泡不完全一样,理解大的洞洞吹出来的泡泡更大,不论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球)形的等。而对于制作吹泡泡工具,理论上来讲,不属于小班幼儿所能掌握的经验,如果教师认为本班幼儿具有此种能力,也应利用独立的一次活动渗透该经验。
教师未提出可激发内在动机的探究问题。科学探究教育活动包括一些较为固定的环节: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观察)方案、进行实验及表达交流结果等。其中,提出一个好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是探究能够真正发生的根本和关键。同时,即使是一个好问题,如果教师的提问方式无法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则可能探究也不能达成,正如案例所呈現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在案例中表述为“在让孩子们利用教室里的材料创意制作泡泡工具时”,那么是“如何让的呢”?我们无从得知。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指令,比如“小朋友们现在用教室里的材料来做一个吹泡泡工具”,则无法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因为“教室里有那么多现成的工具还没玩,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呢”?所以,探究问题的提出技巧也至关重要,应该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衔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建议:假设制作泡泡工具已属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提出制作泡泡工具作为幼儿的探究问题,但不能只是简单地“直接提出要求”,而是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情境。例如,幼儿只能用教室里现有的工具吹出小泡泡,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出:“小朋友们想不想吹出更大的泡泡?你们能不能试试自己做一个能吹出更大泡泡的工具?”这样或许能够帮助幼儿生成制作泡泡工具的内在动机,即“要做一个吹出更大泡泡的工具”,则教师期望的探究就有可能产生。
教师未循序渐进提供支架支持探究。案例中,教师试图在短短15分钟(小班集体教育活动的规范时间)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内,引导幼儿探究两个科学经验:一为知道泡泡工具有洞洞,二为制作有洞洞的泡泡工具,这显然导致一次探究活动的内容和经验超载。而且,从第一个经验到第二个经验,需要幼儿进行一定的因果关系推理,而教师似乎并未帮助幼儿在两个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搭建支架帮助幼儿学习。就幼儿经验的形成轨迹来讲,幼儿知道能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有洞,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知道要做一个有洞的工具才能吹出泡泡;即使知道需要做一个有洞的工具才能吹出泡泡,也未必知道要用什么材料做;即使知道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也不一定知道要怎么做,即制作的技巧。幼儿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在幼儿还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材料、如何制造工具时,就让他们自己寻找材料制作工具。对于幼儿来讲,上述经验与经验之间的脱节,都需要教师通过提问、演示、启发、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以达成经验的迁移和过渡。
建议:在案例中,假设制作泡泡工具已属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也需要循序渐进地提供支架帮助幼儿建构制作泡泡工具的经验。首先,教师应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能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洞);其次,请幼儿思考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软的,可以折叠的等);再次,请幼儿思考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如何制作,应注意哪些制作要点(如衔接点如何固定等);从次,教师应先提供一定材料请幼儿尝试制作泡泡工具;最后,在幼儿用已有材料熟练制作后,请幼儿自己寻找教室中的材料,“打破材料的固定玩法,开拓思维,制作泡泡工具”。在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提问、材料提供等方式为幼儿指明思考的方向,搭建支架帮助幼儿一步步接近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一节有效的集体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基于幼儿原有科学经验和兴趣,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加扎实、透彻地理解科学经验,在有限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内,我们主张每个探究活动只聚焦于一个科学经验的渗透,并且,该目标经验一定是可以在一次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历探究达成自我建构的。此后,巧妙提出探究问题,有层次地提供探究材料也至关重要。材料是支持幼儿直接感知科学现象、验证预测猜想的重要媒介,作为物化教学目标的载体,能从隐性角度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因此,在集体探究活动中,投放材料的目的、所选材料的种类、材料提供的顺序和时机等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最后,教师的专业能力还集中反映在是否可以提出有层次、有线索、有逻辑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是否能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发现幼儿的困难与问题,准确地给予点拨与启发。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放手等同于支持幼儿自主探究,不能将给予自由选择等同于创造力的培养。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避免“只要学习者动手就能保证教与学的探究性”这一理解误区。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