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致病,为害多端;风药巧用,疗效突出
2021-01-05赵进喜贾海忠段行武曹克刚张晓阳韩芳赵勇张保春刘宁王世东肖永华洑晓哲
赵进喜 贾海忠 段行武 曹克刚 张晓阳 韩芳 赵勇 张保春 刘宁 王世东 肖永华 洑晓哲
风邪为“六淫”之一,风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风邪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为害甚广。临床上,基于风邪致病理论运用风药治疗多种疾病,常能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明确风邪致病特点和风药运用的临床价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赵进喜教学名师工作坊特组织专家,对此进行讨论。
1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刘宁主任医师:
风邪既是六气之一,又是六淫之首,也常作为六淫邪气的代称。《医方考·中风方论》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素问·风论篇》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均指出风邪致病速度较快。《素问·痹论篇》曰“风气胜者为行痹”,也指出风邪导致的痹症,常有疼痛游走不定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指出风性主动,常可见眩晕、抽搐、痉挛等临床表现。风性轻扬开泄,可以开泄腠理,导致寒、热等邪气侵入体内。
风邪又可分为内风和外风。《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风以动之”“其用为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风胜乃摇”,都是内风的致病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风气通于肝”,提示内风与肝关系密切,如眩晕、痉挛、动摇等疾病可从肝论治。
赵进喜教授:
风邪除了有内风、外风之分,还有“伏风”的概念。风邪既可以感而即发,也可以伏而后发。过敏性疾病、免疫相关疾病、发作性疾病等疾病常为“伏风”所致。如头风病,可以反复发作,疼痛剧烈;肠道易激综合症,也经常因为某些诱因突然诱发加重;肾炎、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免疫相关疾病,也常存在风邪内伏的机制。
张晓阳主任医师:
风邪的传变规律是由表及里,由皮肤、腠理、经络、经脉、六腑到五脏。风邪伤人的四大部位,即皮肤、头部、关节和孔窍。风邪常见的九症,即急、动、痉、瘫、痒、麻、痛、肿、热。
关节为人体经脉腧穴汇集之处,孔窍为人体与外界沟通之道,均属虚处,风邪逢虚则入,更易侵犯这些部位。孔窍之中,肝主目,风气通于肝,所以风邪易伤于眼,出现肿痛、白翳等;肾候于耳,肾气虚,风气入于肾经,则发为耳聋耳鸣;肺气通于鼻,风邪犯肺,则鼻塞不通;口腔疾病,如口疮等,也常从风论治。
九症之中,“急”,即起病较急,病情变化也比较急。“动”,一指自觉旋转动摇,如眩晕等;二指肌肉肢体抽搐、颤动。“痉”,指以项强、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口痉为特征的病症。“瘫”,指四肢不用的疾患;“痒”,是发生于皮肤和黏膜的瘙痒感觉。“麻”,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痛”,指各类痹症或疼痛类疾病。“肿”,指水肿、痈肿及各种肿胀。“热”,指发热,风邪从外入里,与邪气交争,故多见发热。
风邪致病理论在唐朝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但唐朝时已经出现了“内风”学说的萌芽。孙思邈《千金要方》引用了徐嗣伯的论述,认为痰热相感可以化风,这是目前查到的内风学说的最早论述。
曹克刚主任医师:
首先,《素问·风论篇》指出:“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风邪致病的时候,可以出现寒热、汗出异常、瘙痒、食欲不佳、肌肉无力等症状。太阳中风证鼻鸣干呕,就有“衰食饮”的意思。
其次,风邪侵袭阳明,致病特点与患者的胖瘦有关,如果患者体型肥胖,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肿、目黄;如果体型偏瘦,则外泄而寒,出现寒中。
再次,风邪客于脉外,可出现肌肤不仁,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客于脉内,“凝于脉者为泣”,可出现肢体疼痛,常用熊继柏验方黄芪虫藤饮加减;“凝于足者为厥”,可见下肢发凉、腿抽筋等症状,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第四,内风和外风会相互影响,出现内外合邪。
张保春教授:
风邪致病理论所涉内容极为广泛,中医药学对“风邪致病”的认识是广泛而深刻的。由《黄帝内经》始,经历代医家充实发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体现着中医思维,解释着临床现象,指导着临证治疗。简言“风邪致病”理论,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要明其含义。《灵枢·百病始生》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风为六气之一,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现象,一般不会致病,若变化异常,并逢“虚”,侵犯人体,即引起疾病的发生,成为致病因素。《内经》释作常则为“气”,病则为“淫”。
二是要识其病证。“风邪致病”之“风”,是中医理论认识的“风”,风证之有无,当以临证求之,即有“风”的病象者,方能言之为风病。风病的典型征象,是由风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如“开泄”而致汗出、“袭阳位”而致头面症状、“善行”而致病位不定、“数变”而致变幻无方、“主动”而致动摇不定等。《素问》专篇论“风”,言“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言“风者百病之长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按语言“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则强调了风邪致病之兼邪错杂。
三是要掌握风病之治。中医理论的终极目标,是指导临床,学习和掌握“风邪致病”理论,是要更好地诊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近段时间来,“风药”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我们团队基于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发表了数篇论文,详细探讨了易水四家治疗头痛用药经验,探讨了“风药”的含义、药性及临床应用。
2 风药的临床应用
刘宁主任医师:
风药一般是指具有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作用的药物。针对外风,可用风药中的解表祛风药;针对内风,应在虚实辨证的基础上应用息风止痉药。实证者,肝阳生风应平肝阳、息肝火;热极生风应清肝热;痰火生风应清热化痰;瘀血阻络、筋脉失养生风应活血化瘀养阴。虚证者,脾虚应健脾,肝阴虚应养肝阴,肝血虚应养肝血。《金匮要略》风邪致病或兼有风邪的病证20余种,应用的方剂也很多,如防己地黄汤养血祛风、红蓝花酒活血祛风、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祛风等。
张晓阳主任医师:
风药最早的概念是由李东垣《脾胃论》提出,以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药为代表,论述了风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具有生发阳气、行风胜湿、发散郁热、疏达木郁、行经活血、引药补脾等多种功效。
贾海忠教授:
风药可以胜湿,对于感受风邪后表现为汗出、恶风、呕吐、腹泻等具有湿邪特点的疾病,可以应用祛风药治疗。风药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祛除邪气。此外,羌活、防风可以补益大肠,既可以治疗泄泻,还具有通便作用。我曾治疗一个便秘的患者,服用泻下药和润肠通便药效果均不佳,在方中加用羌活、防风各30 g后,患者大便通畅。除风药外,临床常应用针灸治疗风邪所致疾病,常取风府穴、风池穴,效果较佳。
3 现代难治病从风论治的临床价值
刘宁主任医师:
风邪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有关。炎症细胞因子种类繁多,且广泛作用于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与风邪“善行”的特点相似。而众多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相互传导信号,共同参与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又与风邪“数变”的特点相似。如援助武汉新冠肺炎期间,重症新冠病人病情发展非常快,出现炎症风暴,就与风邪表现类似。心绞痛、哮喘、关节炎等疾病,与炎症细胞因子也有相关性,各专科的疾病都可与风邪相关。
赵进喜教授: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可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随方加入防风、蝉蜕、羌活、薄荷等风药,能明显提高疗效。“巅顶之上,唯风可到”,风药具有上行的作用,对于头目疾病疗效较好。另外,风药还能疏肝解郁,如逍遥散应用薄荷、痛泻药方应用陈皮等,均是取其解郁之效。吕仁和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荆芥、防风、山栀、蝉蜕药串,也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也常从风论治,如肾炎、肾病综合征、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针对糖尿病肾脏病,我们提出“肾络伏风”病机学说,认为糖尿病肾病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并见,常见头晕眼花、皮肤瘙痒、肢体抽掣疼痛时发时止等类似风的表现。治疗强调“从风论治”,常用药如蝉蜕、僵蚕、鬼箭羽、牛蒡子、穿山龙等。许多疑难病、危急重症,治疗时随方加用一两味风药,经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段行武教授:
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皮肤科认识的外风应从广义去理解,不单指自然界的风,还包括符合风邪致病特点的其他物质,如空气中的花粉、尘螨、某些气味、真菌孢子等。内风则多与肝有关,还有血热生风、血虚化燥生风等。许多皮肤病的发病与风邪有关,如皮肤科疾病常见的瘙痒、脱屑、皮疹时起时消、病情发展迅速等临床表现均符合风邪致病的特点。“风胜则痒”,风邪往来于腠理之间,则见瘙痒;“风胜则燥”,风邪可以耗伤津液,则见皮肤干燥脱屑;“风邪善行而数变”,可见皮疹部位变化不定,病情进展较快等。因此,皮肤科有许多疾病都属于风邪侵袭的范畴。如瘾疹,即荨麻疹,其发病快、部位不定、瘙痒,体现了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如鹅掌风、肾囊风、白屑风等,具有瘙痒、脱屑的表现,符合“风胜则燥”的特点;油风,即斑秃,表现为病情进展快、头发成片迅速脱落,与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相符。
皮肤科疾病如果临床表现符合“风”的特点,就可从风论治,多用疏风、息风、祛风湿的药物。疾病初期常用解表散风的药,如荆芥、防风、蝉衣、豆豉等以透散表浅的风邪;对于比较顽固的皮肤病,常用祛风湿药,如威灵仙、海风藤、羌活、独活、秦艽、海桐皮等以祛除肌腠、经络之间较为深在的风邪;很多皮肤病兼有热证,常加用具有清热功效的风药,如秦艽、海桐皮等。对于一些顽固性难消的皮肤病,还可用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等,它们也属于风药的范畴,除了可以祛风湿外还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临床上因其生品副作用多,存在生殖毒性和肝毒性,故临床常用其提取物成药来替代,如雷公藤多苷片等,以减小其副作用。内风外风往往互相引动,临床治疗顽固性皮肤病,在使用祛风湿药的同时,还常用养血滋阴药平息内风的药物,植物药如地骨皮、黄精、沙参、麦冬等,动物药如龟板、鳖甲等。
曹克刚主任医师:
我曾治疗一个重症肌无力的病人。患者吃完溴吡斯的明以后,不出汗,全身瘙痒,且不出汗时瘙痒症状加重。《素问·风论篇》指出“其热也则消肌肉”,《伤寒论》指出“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说明其病机当与风邪有关。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后,患者无汗、瘙痒症状消失,重症肌无力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很多头痛的病人也会出现无汗的情况,经发汗解表治疗后头痛也会得到改善。王肯堂认为“浅而近者为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在头风的发作期,治疗重视通窍法,如《金匮要略》曰“纳药鼻中则愈”,就属于通窍的治法。使用思通散塞鼻治疗头痛,基本半个小时就可起效,并且24小时之内复发率较低。治疗外感头痛强调祛外风,常用李东垣选奇汤,如果夹寒,可加防风、麻黄、桂枝、细辛;如果夹热,可加石膏,或加大黄芩用量;如果夹湿,可加大羌活用量,或加荷叶、藿香、佩兰等。内伤头痛强调治肝,治宜调肝气、养肝血,调肝气以四逆散为主,养肝血以加味四物汤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风药。头痛的引经药,也以风药为主。
韩芳博士:
我曾治疗一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主诉“餐后即泄,受风后加重10余年”。患者餐后必泄,大便不成形,夹有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腐,偶有黏液,每日1~3次,受凉后加重。中医诊断为“风泄”,辨证为风客肠胃、脾虚湿阻,处方用痛泻要方为基础化裁,加用荆芥、炙黄芪、乌梅、焦三仙、鸡内金等。服药4剂后,患者诉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质不稀,继予原方加减善后。风为阳邪,其性急速,作用于肠胃之内使五谷不及从容传化而趋下,故其泄必完谷不化。正如《医门法律》云:“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风既居于肠胃,其导引之机,如顺风扬帆,不俟脾之运化,食入即出,故飧已即泄。” 治疗上,何廉臣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提出痛泻要方为治疗风泄的专方,临床实践中可随症加减。
王世东教授:
风邪在甲状腺疾病中有特异性的表现。如急性和亚急性的甲状腺炎,以外风侵袭为主,往往在外感风寒或风热之后,可出现烦躁、多汗、情绪波动等临床表现;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内风为主,不感受外邪也可出现病情波动。如果风与痰相夹,则可导致甲状腺结节。
赵勇主任医师: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具有发作性的特点,与风邪致病特点相符。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机,王显教授提出了“络风内动”理论,其病机可分为热毒生风、络虚风动和外风引动内风三类。络风内动的临床表现,具体到理化检查指标,可表现为如心电图ST段的动态演变,心电图新出现的束支阻滞,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动态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等。对于合并有风邪的患者,冠脉造影多表现为不稳定性的改变,狭窄局部表现为模糊不清的溃疡、痉挛、血栓、慢血流和无复流,易损斑块的脂质核心淡,纤维帽薄等。《素问·痹论篇》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有一部分心衰患者,也就是“心痹”,它的成因与风寒湿三气杂至密切相关。急性左心衰常突然发作,病人喘憋、不能平卧,咳白色泡沫痰,这种泡沫痰与风水密切相关。所以对于心衰患者常从风论治,常用小青龙汤等方剂。如高血压,病人天气变化的时候,常可出现血压的波动。对于这种因为受风、受寒引起血压波动的患者,我们常用五积散,其方中有麻黄、桂枝等风药,疗效较好。胸痹心痛方面,也常用薤白剂,或用桂枝、荆芥、防风等药治疗。
肖永华教授:
风药可治疗脑窍和各种的口、耳、目相关的疾病。通窍活血汤中老葱、黄酒、麝香等具有祛风散寒、开脑窍的功效。最近治疗一个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男性,42岁,戴呼吸机睡眠十年以上。使用通窍活血汤,麝香仅用了0.1 g,加上500 mL黄酒,3根葱,其他完全按照原方的组成和剂量。用药三天后,患者虽然睡眠呼吸暂停没有明显改善,但是头发容易出油、脱发的问题竟然好了。说明风药对于男性脂溢性脱发可能有改善作用。
4 结语
风邪不仅是外感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在内伤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免疫相关疾病、发作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中也有重要地位。针对现代难治病,合理运用风药可开辟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深入研究风药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赵进喜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师从中医内科学专家王永炎院士、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和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
贾海忠教授简介
北京慈方医院管理公司董事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学术继承人。
段行武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顾问;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等。
张保春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程士德教授和刘燕池教授学术继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关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兼任秘书长十年),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养生康复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朝阳区首批名医下基层指导老师。
曹克刚主任医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入选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范吉平、高颖、冯建春、白长川、周绍华等中医名家,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头痛、中风病的研究,擅长治疗头痛、失眠、中风病、头晕、癫痫以及神经系统疑难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课题。
张晓阳主任医师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工作30余年,对中医风病理论有深入和独特的研究。善于应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解读临床病症,在用传统中医方法及风病理论治疗外感热病、肺系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疾病、失眠等多种心身疾病方面颇有心得。
韩芳博士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治疗头痛,失眠,焦虑,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胆囊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赵勇主任医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高脂血症以及心律失常。师承著名中医专家郭维琴教授。
刘宁主任医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学术传承人,刘景源名医工作室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学会理事。
王世东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
肖永华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