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2021-01-05罗魁
罗 魁
(河南省汝南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河南 汝南 463300)
在开展牛类饲养的过程中,寄生虫病是影响牛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品质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有效保障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分析与研究,及时掌握其发病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治疗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牛寄生虫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牛类养殖的经济效益。牛寄生虫病是常见的一种牛类疾病,寄生虫的感染会严重影响牛的正常发育,进而造成肉质变差、产奶量减少等后果,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死亡。基于此,该文对牛常见的寄生虫病加以探讨,并提出提高重视程度、完善驱虫工作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有效防治举措,进而不断提升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
1 牛常见的寄生虫病
1.1 疥螨病
疥螨病主要是由体表寄生的疥螨引发的皮肤病,牛在任何阶段都可能感染疥螨病,其中牛犊以及抵抗力较差的牛更加容易感染。秋末、冬季、初春是疥螨病集中感染的时间段,在感染之后,病牛会先从少毛部位出现症状,再逐渐蔓延到背部以及躯干肢体内侧。在感染疥螨病以后,首先会出现红色丘疹,接着会形成结节和水疱,严重的瘙痒也会导致牛出现食欲下降、生长缓慢。
1.2 消化道圆线虫病
圆线虫是引发牛消化道感染的主要寄生虫之一,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圆线虫的幼虫会在牧草上被牛吞食,进而在寄生的过程中会大量吸取血液,导致牛出现贫血、肝脏坏死等症状。牛在感染消化道圆线虫病之后会表现出结膜变白、腹部水肿,同时还会伴有长时间的昏迷不醒。
1.3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主要由肝片吸虫的成虫引发,虽然致死率较低,但会对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牛在感染肝片吸虫病以后会出现食欲减退、瘤胃胀气、被毛粗乱以及腹下水肿等症状,而在发病后期往往会卧地不起,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死亡。牛犊在感染肝片吸虫病之后会对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2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提升对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
要想进一步做好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对寄生虫病防治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应将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与牛养殖产业有机结合,引导社会各界意识到其在畜牧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开展牛常见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将更先进的技术引入其中,保证可以形成兽医人员、养殖户以及相关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推动驱虫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减少寄生虫病对牛养殖产业的不利影响。
2.2 完善驱虫工作
驱虫是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药物对动物体内外的寄生虫进行杀灭或驱除。驱虫工作的开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在牛类感染寄生虫以后可以通过驱虫使牛得以康复;另一方面,驱虫工作在杀灭寄生虫以后可以起到减少病原体的作用,进而对健康的牛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功效。要想进一步提升驱虫工作的质量,应有效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进而结合其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通常来说,驱虫主要可以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在进行大规模的驱虫工作之前应先进行小范围的测试,以免因药品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药品的选用应满足广谱、低毒、价廉、高效等标准,同时为避免寄生虫产生抗药性,不能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药物,因此应及时更换药物种类,提升驱虫质量。
2.3 粪便无害化处理
牛在感染寄生虫病之后,其体内的虫卵、幼虫或卵囊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其中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感染其他牛,因此要有效做好牛粪便的处理工作,从而防止寄生虫的扩散,提升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在寄生虫病流行区,在完成驱虫工作之后应将粪便集中收集起来,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与习惯在农田中进行发酵,当生物热达到60~70℃之后就可以达到杀死粪便中虫卵的目的,整个过程需要经历2~3周,而牛粪便在处理3个月以后就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
2.4 做好药品的综合运用工作
针对牛寄生虫病的用药工作,不同的药品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例如在开展全群普遍性驱虫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阿维菌素,该药品的使用剂量通常为每千克体质量0.2mg,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也可以在饲料中混拌服下。阿维菌素对体内寄生线虫和体表寄生虫都有着较为明显的防治功效;而左旋咪唑的使用剂量通常为每千克体质量6~8mg,可以混料喂服也可以将药物溶于水中服下,其主要功能是用于线虫的驱除;而对于体外寄生虫的驱除,可以采用0.3%过氧乙酸喷洒牛体,再用0.25%螨净乳剂擦拭的方法。
3 小结
综上所述,牛寄生虫病对其正常发育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不仅会引发肉质降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死亡。因此,为保证牛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疥螨病、肝片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了解,同时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升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