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探析
2021-01-05魏峰
魏 峰
(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遂平 463100)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致死率较高的断奶仔猪急性疾病。该文通过对猪水肿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诊断分析,探讨了其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养猪场猪水肿病患病几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临床症状
在猪初患猪水肿病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较平时减少,口角流有白沫,发病两天内会有轻度腹泻,后转为便秘,猪只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只能进行滚动运动。
2 病理变化
该病最明显的病理变化便是水肿,常出现在脸部、眼睑、腹部等皮下组织。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著;胃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其他内脏器官病变特征不明显。在诊断环节,可以利用光镜进行观察,若样本胃平滑肌细胞坏死,且猪只小动脉及动脉存在异常变化,可确定该猪只患病。
3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特殊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对猪只患病情况可得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借助实验室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若猪只肠内容物可分离到病原性大肠杆菌,鉴定其血清型后,可以得出诊断结果。
4 治疗方法
常见的猪水肿病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恩诺沙星,每日两次,成年猪只每次5 ml 左右,连用3 日。其二,氯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每日两次,根据猪只体质量确定用量,每千克体质量需要20 ml,连用3 日。其三,20%的磺胺嘧啶钠溶液,每日两次,成年猪只每次注射15 ml 左右,连用1周,可配合5%的氯化钙和4%的乌洛托品溶液混合静注,以提高预防效果。其四,头孢止痢,根据猪只体质量确定用量,每千克体质量需要0.15 ml,可采取直接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过程中,不可贸然增大头孢止痢的使用剂量,也不能配合其他药品进行混合使用,避免出现化学反应,造成猪只死亡。
5 猪水肿病的科学防治措施
5.1 猪舍定期消毒
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所以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优化猪舍养殖环境,能够有效防治猪水肿病。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猪舍内空气清新流通,降低特殊气体残留在猪舍的气体密度。提供较良好的通风性,控制猪的养殖密度,不要因为密度过大而造成猪舍温度过高,一个常规猪舍内的养殖数量应该掌控在10~13头之间,具体情况要根据实际养殖环境确定。正规养猪场都不会忽视定期消毒措施,科学完整的消毒机制能够极大地降低猪水肿病的发生概率。养猪场要配备一套卫生的消毒设施,并建立相对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清理猪舍内的水槽和食槽,采用科学先进的方式对猪群居住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微生物的含量。及时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及其他异物,并对其进行卫生处理。根据检疫结果定期进行消毒系统的调整,确保达到预期消毒效果,避免猪群内的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根据当地猪水肿病患病情况做好药物预防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2 改善饲料营养
高营养标准的饲料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关键,也是进行猪水肿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养猪场要保证优质饲料的供给,坚决抵制劣质、霉变饲料。在饲养过程中,应不断改变饲养方法及饲料成分,避免过于单一的饲料营养成分,尤其注意不同成长时期,猪只对于饲料的营养需求变化。应在仔猪饲料中补充铁、硒、乳酸锌等营养成分,对于成年猪只,可以利用对氨基苯胂酸等制剂,来提高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在猪饲料配置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用以提高猪只的抵抗力。此外,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及水分的含量也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猪舍内供水水源的清洁无污染,将公猪、母猪、仔猪、待产猪等有计划地进行分散养殖,做好每一头猪的登记记录。
5.3 重视疫苗预防
就目前防疫技术发展情况而言,对于猪水肿病并没有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其防治重点是疫苗接种,建立完整、健全的免疫接种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养猪场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得到当地相关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后,才可以进行疫苗运输。拒绝接种不明来路的疫苗,乱用药不仅没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更会降低猪只的抵抗力,增高猪水肿病的发病率。新进养猪场的生猪必须进行隔离检查,并进行严格的抗体水平测试,确定其免疫水平达标后才可令其进入猪群。
6 小结
猪水肿病属于脉管系统疾病,水肿液常为胶状,可以渗透到结肠系膜中,也可能存在于胸腔和腹膜腔中,其主要发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并伴有一定眼睑部水肿,发病死亡率接近100%。猪水肿病对于猪只健康成长影响较为严重,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水肿病的养猪场应该以“预防为主,及时改正”为核心养殖理念,积极进行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断,并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猪水肿病综合防控工作,进而为当地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