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在脑卒中后肢体康复治疗相关参数研究概况

2021-01-05杨晓娟卢大雷王卫杰王乐黄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电针波形肢体

杨晓娟,卢大雷,王卫杰,王乐,黄云

(1.开封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0;2.开封市医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电针治疗是对刺入机体穴位的毫针,通以微量电流,用来提高疗效、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节省医疗资源等优点。实验研究表明,电针联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1-3]。电针的参数选取常包括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波形和刺激时间。研究表明,不同的电针参数选取产生的治疗效应不同。近年来有关电针刺激参数的选取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电针在脑卒中后肢体康复治疗相关参数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1 刺激频率

在脑卒中肢体康复治疗中,多数研究认为高频电针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向云等[4]采用肌动和肌电信号对不同电针刺激频率对脑卒中病人上肢痉挛的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发现高频电针(100HZ)明显优于低频电针(2HZ)的治疗效果。甄晓然等[5]对比了低频电针(1HZ)和高频电针(100HZ)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下肢痉挛作用,研究结果提示高频电针更能有效缓解下肢痉挛。王芗斌等[6]使用2Hz、50Hz和100Hz三种刺激频率的电针用于治疗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之下100Hz刺激频率效果更佳。但也有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诸如,任媛媛等[7,8]研究报道电针有助于降低痉挛肌群的肌张力,从总有效率上看,20HZ优于40HZ、60HZ。

2 刺激强度

目前,临床上电针刺激强度的选择多以受试者的耐受程度为主,有研究则以肢体抖动或骨骼肌节律性收缩为标准,也有研究是根据病人不同耐受情况,选择病人达到感觉阈和痛阈之间4/5的强度[9,10]。因此,关于电针刺激强度的选取,应因人而异、因病制宜。

3 刺激波形

临床上,电针治疗常选用的波形有连续波、断续波和疏密波。连续波是频率单一不变未经调制的波,作用单一,机体易产生耐受性[11];断续波是节律性时续时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可提高骨骼肌的兴奋性,对横纹肌的收缩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且刺激动力强[12];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组合波,具有较好的兴奋效应,可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能量代谢[13]。关于波形的选择,多数学者认为断续波联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14-15]。也有学者指出,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这3种波形轮替使用,可避免同一种波形的连续刺激所引起的穴位疲劳效应[16]。

4 刺激时间

国家标准中指出,电针治疗的刺激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设定范围宜在15min-60min之间[17]。临床上,电针刺激时间大多为10min-30min[18]。王东岩等[19]研究提示在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的治疗过程中,以50Hz断续波患者耐受为刺激强度每日40min电针针刺治疗,临床上若要有较明确且稳定的疗效,最短疗程不少于15~18日。近年来,有学者采用动态超声影像技术量化分析电针刺激时间与治疗疗效的关系。诸如,陆琳等[10]采用动态超声影像分析了单次电针刺激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胫前肌的收缩速度,研究结果发现电针刺激治疗可使双侧胫前肌的有效收缩效应逐渐增大,但当肌肉疲劳超过电针刺激效应后,肌肉收缩速度开始减慢,在电针刺激各参数的综合作用下,疗效最优时间为开始治疗后的5.25-6.67min内,相比较之下,健侧胫前肌不易产生疲劳,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王碧涵等[9]采用B超每隔1天采集病人足下垂侧静息及最大等长收缩时胫骨前肌肌肉相关参数,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估,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可改善中风后足下垂患者的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与时间有关(10min优于20min),但与频率关系不大(2HZ与10HZ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5 结语及展望

电针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提高康复疗效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同电针刺激参数的选取会产生不同的电针效应,且各电针参数之间相互作用。上述大量研究证明电针参数是影响电针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关脑卒中后肢体康复治疗不同电针参数的选取,各研究实验报道了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例如,在刺激频率选择方面,诸多研究表明高频电针刺激更有利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刺激强度的选择上因人而异,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其耐受度为主。在波形选择方,相比连续波,断续波和疏密波被更容易引起骨骼肌的兴奋性,其中断续波能较好的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在刺激时间的选取上,多数研究为10min-30min,也有研究表明在电针刺激各参数的综合作用下,疗效最优时间为开始治疗后的5.25-6.67min内。

通过查阅文献,不难看出,有关不同电针参数在脑卒中后肢体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上存在一些问题,如:(1)研究样本量少,多数研究为小样本研究,因此治疗方案的疗效尚不能得以全面反映。(2)多数研究分析了单因素方面的治疗效果,对刺激参数不同组合的不同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3)一些研究没有明确给出电针刺激量,且电针量化指标不统一,如电针刺激强度的选取,尽管多数研究是以患者耐受度为宜,但没有给出总体的参考范围,少数文献给出了参考量,表达方式不统一,有些提供的是电压值,有些提供的是电流值。(4)多数研究对于康复疗效的分析是采用功能量表的方式,这种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的经验,主观性强,通过可量化的指标分析不同刺激参数的康复疗效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有研究采用超声影像、肌电、肌动图量化分析电针治疗下肌肉的收缩活动,通过一些可量化的指标反映康复治疗效果,为电针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电针在脑卒中后肢体康复治疗的参数选取暂缺乏统一规范,确定最佳的电针参数组合尚需要做更多相关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研究样本量,多因素分析电针各参数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疗效,扩展研究思路,结合多学科交叉思想,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有效的数据分析技术、多种可量化分析的手段,从多方面探讨电针治疗的最佳电针参数组合,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电针波形肢体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基于时域波形掩护的间歇采样干扰对抗研究
基于Halbach阵列磁钢的PMSM气隙磁密波形优化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肢体语言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全新迈腾B7L车喷油器波形测试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