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1-01-04赵海龙刘爱国盛朝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赵海龙 刘爱国 盛朝霞

摘要:数学属于科学领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高中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差,无法完全理解概念知识。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为中心的数学教学的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拓展课堂的内容,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网络资源的使用让学生学习的途径不再单一,学生可以自己借助信息技术中大数据资源及时地探索,通过查阅、分析、学习,然后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相比传统单一的学习更有效,更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学科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者的整体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将学生安排到适当的活动中,使学生可以轻松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练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由于上课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无法展开有效的课堂活动,并且依靠课堂的一侧进行相应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适当展开课外活动。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识别数学问题并评估现实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然后利用他们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了解实践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实践的真正目的。高效的课程可以优化基本的学生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在划分学生时,应考虑学生个人的学习技巧,人格特质等,以确保科学分组具有合理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与逻辑思维紧密相连,并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师的关注点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更多的进行逻辑本身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逻辑的理解。虽然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学习,但是他们刚进中学,还没有全面掌握不同的数学知识。透过创造过程,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处于多样性的知识海洋中,并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分类。情景创造可以使知识在头脑中排列的信息点和中心分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实践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理论二者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无法分割。当初新课标要求设立数学这门课程希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此外,现实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数学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同样应该将眼光立足在这一方面。

三、巧妙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知识呈现形式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强烈刺激他们的视觉感官,使其突破思维障碍,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任意角》教学实践中,教师先询问:初中所学的角是怎么定义的?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学生知道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范围是0°~360°,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展示角的形成过程,增强他们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跳水、体操比赛的视频,提问:跳水和体操比赛中转体720°、1080°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说明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之后,教师播放齿轮传动的视频,询问:齿轮中被动轮与主动轮的旋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带领学生认识顺时针、逆时针,使其能够正确给角分类,知道正角、负角与零角的概念,随时继续借助信息技术带领他们学习象限角。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动态化的呈现数学知识,引领学生自觉主动的接受任意角,使其清晰认识任意角的概念与形成过程,及有关任意角的其他知识。

四、灵活采用信息技术,积极打造互动课堂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数学知识同其它科目相比有着显著的抽象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很难激起他们的思维活力,影响学习效率与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在新式数学课堂中应主动融合信息技术,灵活采用形象化、动态化的素材辅助教学,吸引学生通过观看或欣赏积极思考与交流,有效活化他们的思维,使其在互动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异面直线的定义,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展示直线和平面的几种位置关系,使其观察教室,尝试概况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同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长方体 ,让他们说出棱AB所在的直线同长方体六个面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且说明理由,由此总结、概括出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继续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借助信息技术指导他们分析直线在 平面 内、直线 和平面 相交、直线 和平面 平行三种情况,找出公共点,使其学会运用符号来表示这三种情况。随后教师继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指引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知识。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灵活采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使其在互动中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分类标准及判定定理和性质等。

五、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线上学习平台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让教学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得多元化,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线上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他们学习好数学课程。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一个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例如,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专门建立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先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包括:角与弧度、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实际应用等,使其初步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让他们形成稳固的知识基础。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时间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探索三角函数题的常规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某些搜题软件制作一套完整的三角函数试卷自行测试、批改与核对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的数学学习网站,使其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三角函数类知识与试题,并建立一个以微信群、QQ群为中心的习题讨论平台,定期推送一些开放性的三角函数题目,让他们一起解题和讨论。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一个线上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能够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使其极力发挥个人潜能,升华学习效果。

结论: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同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是新时期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还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应用至多个教学环节,实现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為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金兰,汤恒跃.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落实数学核心素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24-25.

[2]赵秀梅.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36):46-47.

[3]唐延文.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幻画报,2020(12):7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