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保护中数字化应用思考

2021-01-04靳祎庆

炎黄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文物文物保护文物

靳祎庆

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使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文物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能够让人更加真实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意识形态。将数字化技术与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更能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推进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实现对文物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博物馆中的各种文物来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外形、材质、色彩、图案等信息都各不相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尽管在文物保护技术方面和文物修复方面,我们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但是依然会有一些文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详细记录这些文物的各种信息,还可以利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文物的重要信息,然后完成三维建模,能够更好地反映文物的真实形态,为后期文物的维护与修复提供详实的资料,对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有利于博物馆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博物馆传统的展览模式是向游客展示文物实物,这往往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人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去鉴赏文物,也就无法感受到文物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人流量更大。并且实物展示有可能对文物造成一些损害,比如在一次故宫博物院展览中,一个青年徒手击碎展室玻璃,导致临窗展示的一座文物钟表跌落受损,这种案例不胜枚举。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就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并不需要展示文物的实物,比如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利用网络平台向广大文物爱好者展示,并配有相关文物的历史信息资料,这种展览方式可以满足文物爱好者随时随地鉴赏文物的需求,也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推进博物馆文物的动态化管理。三维扫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文物的保存、维护与展示,还可以参与到博物馆的日常动态化管理中。博物馆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文物数据库,将文物的三维立体图像、文物的相关资料及相关的数字化信息整理、收集到数据库中,形成一条完整的文物管理数据链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登录系统查询相关文物的各种信息,包括文物的详细资料、保存位置、保管状态等,并且将文物的每次修护、养护工作记录到系统当中,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文物的保护状态,还可以为制定以后的养护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博物馆文物的动态化管理,这种模式将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得到快速发展。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文物管理系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很多博物馆都处于闭馆状态,但是很多文物爱好者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并不会因此而消退。利用数字化技术、三维全景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可以满足众多文物爱好者的文物观赏需求,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在线查看文物(如图1)。三维全景技术将会带参观者进入数字博物馆中,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数字博物馆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弥补了传统实体博物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开通了一条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在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各地博物馆应该抓住时代机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本地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与发展现状,加快数字化文物管理系统建设。对馆内文物的各类信息,以及与文物相关的历史资料、典故、时代背景,还有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等信息进行整理、存储与备份,使历史文物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弘扬。以中科东策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为例,在该系统中设置了票务管理系统、RFID语言导览系统为参观者提供购票、引导服务,在展厅内还设置了全景展览系统以及文物三维数字化保护系统等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这是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广泛的数字化博物馆管理系统,版块划分比较全面、细致,将实体博物馆中的各种功能基本全部纳入到管理系统中。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博物馆将会迎来更多的文物爱好者,使文化知识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并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场所,起到了文化传播、发扬与传承的效能。

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与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文物的转接、流通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博物馆之间相互合作,可以实现文物资源的共享,将各馆藏的文物图片资源进行展览,通过数字化平台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展览文物的数据信息做好详细的记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明确文物的划分标准,对馆藏文物按照相應的标准进行划分,使文物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北京数字博物馆对馆藏的文物按照属性进行了划分,将博物馆分为自然科学馆、人文科学馆以及艺术博物馆三种类型,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进入。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做好本职工作(如图2)。

在数字博物馆管理系统中也设置了导航服务,比如在中科东策博物馆管理系统中根据参观者的需求设计了微信导览系统和语音导览系统。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导览系统,可以按照参观线路快速定位,并获取文物的语音讲解服务。与传统的人工讲解不同的是,参观者可以更快、更准地获取服务信息,包括讲解服务、导航服务,提高了参观的效率,还节省了人工讲解的费用。另外,通过数字化监控设备对馆内文物及相关设施进行实时的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人为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博物馆的安防管理水平。

利用数字化技术加深了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对历史文物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加深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掘历史文物所产生的价值。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升文物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为做好文物研究与保护工作奠定基础。数字化的文物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完成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漏洞,更快查漏补缺,当有文物信息资料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弘扬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历经漫长岁月,许多文物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丢失,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对博物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加快数字博物馆的转型升级,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广大文物爱好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强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博物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满足了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作者单位:扬州博物馆

猜你喜欢

历史文物文物保护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