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影响
2021-01-04周凡淇曾子渊
周凡淇 曾子渊
我们在九年级学习化学第二单元《氧氣的性质》时,学到了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实验。该实验使用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当时我们就在想: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学习结束后,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了解到还有其他物质(如氧化铜、氯化铁等)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那么为何课本要选择二氧化锰而不是使用其他物质作为催化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查阅文献,并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一是不同催化剂在同一状态下的催化效果,二是同种催化剂在不同状态下的催化效果。
一、实验原理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指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这是内在因素。而使用催化剂能够减少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
1.实验药品。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铁、氧化铜。
2.实验仪器。
酒精灯、石棉网、试管、水槽、集气瓶、锥形瓶、长颈漏斗、天平、量筒、木塞(双孔)、秒表、三脚架、纱布。
3.实验步骤。
(1)实验一:
①检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用木塞塞紧试管口,用量筒量取10mL过氧化氢溶液,从长颈漏斗处注入锥形瓶,右端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氧气;记录2分钟内生成的氧气体积。
②称取5g二氧化锰,用纱布包裹,放入锥形瓶中,重复步骤①。
③将二氧化锰分别替换成氯化铁、氧化铜,重复步骤②。
(2)实验二:
将锥形瓶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重复实验一的步骤②。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一:从现象来看,相比于无催化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铁,氧化铜作为催化剂时都能明显看到有气泡冒出。可见,有无催化剂,的确能影响反应效果。催化剂不同,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也不同。二氧化锰、氯化铁、氧化铜都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且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更好。
实验二:从现象来看,用酒精灯加热后,气泡冒出速度明显加快,收集氧气速度变快。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催化效果有影响,且在本实验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结论:在化学实验中,催化剂种类的不同,温度的不同等都可能对反应产生影响。故在设计实验时,可以尝试多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得出提高反应效率、节省实验时间的最佳方法。
四、实验创新点和意义
我们在课本单一变量、简单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对比探究了多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仅能够让实验更丰富,也丰富了我们的化学知识。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还改进了实验装置,使催化剂便于取出,这样一方面能使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的验证更为简便,另一方面减少了实验药品的浪费,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指导老师:张 智 邓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