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之路径探析
2021-01-04贾振鑫
贾振鑫
在艺术欣赏多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现曲艺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关键在于通过对环境能量的创造性转化,推出“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从曲艺本质而言,“曲艺的群众性特征要求曲艺家必须熟悉观众,必须熟悉观众的历史现状,必须熟悉观众的层次和结构,必须熟悉观众旨趣的变化和指向。”①也就是说,曲艺艺术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无愧于人民的扛鼎之作,赢取观众的热爱之心。而从观众欣赏心理而言,“人类的欲望是永不能满足的,需要的程度是随着时间与环境而增加。观众更是怀着更大需求的人群,他们的欲望程度更来得苛求,所以你最初给他们的力量与刺激,在相当时间以后就失去了效果,必须以新的力量新的刺激,以后还要以更大的力量更大的刺激给他们,否则,一贯平衡地演下去必遭观众抛弃而失败!”②说明,任何一门表演艺术发展的落后,是落后于受众的审美需求造成的,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因此,曲艺从“高原”迈向“高峰”,关键在于“以观众为中心”,以提高艺术性、突出时代性、保持民族性、彰显科学性为宗旨,找到与时代需求、社会需求、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以老一辈艺术家执着向上、自强不息的艺术精神为指导,敢于去除固化思维、去除旧的思想观念,为不断满足观众的艺术需求而勤于创作、大胆创新。具体讲,“创新表现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是曲艺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必由之路。
表现内容的创新,是曲艺创新发展的最强力引擎,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创新方式。现在的问题是,曲艺创作也和当今文艺创作的大格局一样,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亟待有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评书《肖飞买药》、相声《昨天》《十点钟开始》等这样引领曲艺发展的精品力作。
内容创新的道路,纵然有千条万条,也无非从生活抑或艺术作品中汲取能量进行作品转化这一条,如何汲取能量、汲取哪些能量、如何转化成作品、转化成什么样的作品才符合内容创新需要,是其中的关键。
创作,虽然不能排除灵感迸发而奇思妙想的妙手偶得,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从深思熟虑的“渐悟”到思想升华的“顿悟”之结果,艺术实践中之所以“急就章”的快餐式作品,艺术水平高者极为少见,就是源于应景的匆匆为之。虽然这类作品增加曲艺存在感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如此“概念化、口号化、符号化”的产物,今天演明天丢,对于曲艺发展确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倒以艺术表现的低劣拖累了曲艺发展。所以,曲艺表现内容的创新,要提倡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深入观察思考地创作,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受观众喜爱的作品。那些缺乏创造只是照搬生活的作品,抑或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到曲艺作品简单转化的闭门造车式创作,注定不会有什么建树。老一辈艺术家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采风创作的做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艺术规律的精品创演之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得到秉承。如,陕北说书大师韩起祥,将游动作艺中得来的素材创作初成后,先是唱给百姓听,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接着交给文化工作者加工润色,然后再唱给百姓听,听取反馈意见后再继续修改,如此反复,才为之一作。说明,曲艺创作和任何事情一样,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必须经历“下笨功夫”的历练,方能有“一飞冲天”的喜悦。
曲艺内容创新,落脚点在于作品与观众审美需求的接轨。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曲艺形式“说新唱新”的成功,源于暗合了“英雄主义和英雄情结”的时代特征,满足了发挥英雄人物示范性效应的社会需求;20世纪80年代相声的火爆,源于改革开放后人民幸福心情的释放③。那么,当下的曲艺,就应该积极发挥各自曲种的艺术优势,弘扬“真、善、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发挥文艺轻骑兵的示范作用,……宣传最美人物、讲好最美故事、赞颂最美精神。” 既要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中国梦、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等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要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能够说出老百姓心里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这样的作品才更容易获得认可。要注意的是,主题曲艺创作,一定要避免把教化目的当成艺术手段、艺术过程的谬误,要靠具体的人、事的表达 ,艺术形象的塑造征服观众,而不是依靠直白、空洞、乏味的讲道理“说服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④,可谓之艺术思想性与艺术整体关系的精到见解,形象地说明了曲艺的“劝人方”之“劝”要切忌生硬,给观众“润物细无声”的快乐、鼓舞、温暖而至的思想启迪才是艺术之举。
所以,曲艺“劝人方”⑤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艺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契合观众审美,艺术表现过程能否为观众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艺谚说,“无巧不成书、无谎不成书、无噱不成书” ,就是在强调表现内容要经过巧妙构思、情节布局,还要有虚、实相间的处理,更要有“逗你玩”的参与,这三点对于一个作品的成功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无噱不成书”抑或“噱是书中宝”的说法,说明曲艺只有“劝人方”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逗你玩”的参与才算完美。二人转、相声、曲艺小品等表现形式因为娱乐性的强化获得人们喜爱的范例,可谓之证明。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笑、智慧的笑、积极向上的笑,绝不能让低俗的笑、下流的笑充斥在曲艺当中,更不能重走“脏、臭”的老路。
在曲艺的创作方法上,在发挥好作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应形成团队优势,发挥头脑风暴的优势,各司其事、各负其责,群策群力推动精品佳作的问世。当年,闻名曲艺界的“一高二刘”山东快书艺术团队,在创作、表演、理论研究的成功,应該在整个曲艺行业得到普及,只有发挥团队优势,形成集众人合力的拳头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曲艺文本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尽快实现。
从曲艺“多度创作”的表演艺术本质看,文本在舞台上“立起来”,才能最终实现艺术价值。这里就牵扯到“演员愿不愿意排演新作品、如何排演新作品”的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目标。”加强作品的创造性转化,首先要从思想的革新开始。某些演员,一旦有了些名气,由原来的“我要演”,变成了“你要我演”,保守观念随之“附身”,“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变成了习惯。更有甚者,患上了“新作品恐惧症”,害怕失败,不敢排演新作品,只凭着个人“经典”唱段的重复而“安稳度日”,以期维系个人的名声。可是,越怕失败越失败,如此保守思想、陈化观念,阻碍了他们个人进步,更影响了曲艺事业的整体发展。
如今,面对一个又一个新文本的问世,演员没必要求全责备,“眼高手低”的自以为这个不行、那个也不好,而应该有“小马过河试一试”的精神,去一次次地亲身体验,或许在一次次碰壁后就会迎来涅槃式的成功,届时成就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曲艺。从曲艺发展规律分析,所谓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之“翻新”,虽然只是局部的“创新”,但总之也是体现的一种创新思维。所以,曲艺演员既要对代表个人艺术水平的传统经典进行“一遍拆洗一遍新”的“精雕细刻”,更要持续排演新的作品,这才是证明一个艺术家、一个艺术门类价值的关键点。面对当下停留在文字状态的大量作品,我们在加强文本创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创、演脱节导致的舞台转化不足,以及作品打磨、拆洗的传统没有得到秉持的问题。
从发展的角度看,今天的曲艺所处时代与确立时期相比,无论是人力、物力的丰富程度,还是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都已是天壤之別。在当下的声像传播时代,单个人的表演无论如何生动,表演画面也显得较为单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加以变革才能适应现代媒体的传播需要。形式方面,曲艺可不拘泥于单人讲故事的单一,应以更开放的思维进行适当改造。只要改得好、改得巧,观众喜欢又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表现手段,都可以为曲艺所用,实现以传统表演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样化。
此外,曲艺作品的创造性转化,也要充分利用团队优势。第一,可在团队创作成品基础上,举办相应的展演比赛,以其中的内容作为规定节目,以便书目的推广和人才的发现;第二,曲艺排演可引进导演机制,根据作品文本和演员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艺术手法,编排合适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和演员潜力,最大化展现演员的艺术才能,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弥补某些曲艺演员自我排演能力不强的问题;第三,可定期召集各自层面的职业、非职业作者、演员、理论研究人员,举行曲艺发展的专题研讨,共同研究曲艺创演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对策;第四,可以开展有组织的新作征稿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并指定合适的演员进行排演,这样可以形成创作、表演联动的链条,从而改变创、演的脱节问题。
结合曲艺创新发展的需要和当下实际分析,曲艺应该搭建起以职业从业者为塔尖,半职业从业者为塔身,一般爱好者为塔基的科学人才结构。在这个架构里,职业从业者为引领,一般爱好者为“烘托”,与作为补充的半职业从业者上下呼应,相互影响,互为整体,共同促进曲艺的发展。
“拜师收徒”是山东快书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曾经在曲艺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就当下时代背景分析,学校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优势明显,教学科目的系统齐全,可保证表演技法、创作、理论教学的实施。近年来,曲艺学校专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各类曲艺进校园活动也蓬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曲艺学科建设的延缓,限制了曲艺高等教育的发展,亟待补齐曲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目录与招生目录双重缺失的短板;二是曲艺进校园活动,亟待推出适合儿童欣赏、有温度、有劲道的作品,改善传统曲艺作品成人化、甚至灰色文化混杂的问题。如若不然,曲艺学校教育的生命力将不能得到保证。
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曲艺必须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法规,把培养曲艺人才的工作,渗透到乡村、社区,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基层人才的培养。工业化时代的农民,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农村也没有了农忙农闲的区别,他们对精神文化有着旺盛的需求。曲艺本身群众基础厚重,通过乡镇、街道文化部门与村级组织的衔接,多举行农村文化联谊活动,然后利用短训班的形式,开展曲艺的普及工作,当为可行。这部分人的培养,没必要按照专业演员的标准,他们只要能够登台演出曲艺,就是曲艺基层人才培养的胜利。由此产生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部分人,有着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从而将曲艺的乡村人才培训带向更高的层面。再就是,可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课堂,从培养孩子爱家乡、爱家乡文化的开始,在孩子们心中洒下热爱曲艺的种子,栽下曲艺明天的希望。还有,城市老年大学也应是曲艺普及的阵地,因为老年大学的学员都是需要精神生活滋养的有闲一族,有着学习艺术陶冶情操的需要,而且他们学会了就有可能教给自己的孙辈,甚至更多的人,也就可形成传播的连锁效应,当引起重视。
另外,“作为曲艺人才培养的辅助手段,应逐步设立曲艺的‘社会化考级’,把综合水平分为若干等级,各自设定具有相应技术难度的规定或自选作品,编制相应等级的教材,藉此来扩大社会影响,培养学员学习兴趣,设立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引导学员的科学学习。”⑥目前,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曲种考级已经变成现实,下一步的重点是,一是呼吁更多的曲种加入考级队伍;二是进一步完善考级方法及内容设置,吸引更多曲艺学习者的参与。从曲艺保护性传承的角度,可采取非遗主管部门将其纳入非遗传承序列,使其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作用。
综合上述,以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引领,以社会化考级保障下的“收徒传艺、短期培训班、娃娃人才培养”等社会化教学形式为补充,以基层曲艺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起曲艺人才培养的科学架构,是曲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
曲艺的创新发展,需要艺术本体内部力量的驱动,更需要其外部发展力量的推动,曲艺从环境汲取能量转化成作品、再输出艺术能量转化成影响社会能量的循环往复,才能实现曲艺从“高原”迈向“高峰”。
从曲艺发展史上一些作品成功的经验分析,曲艺与其时社会环境的呼应至关重要。今天曲艺的创新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中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做到为人民而歌,就容易完成文化环境能量到高质量曲艺作品的转化。此外,在发挥好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以及各省市文艺奖项引领作用的同时,还要对各种类型的赛事、展演、培训、创作笔会、采风等活动设置合理目标任务加以规范,并使其制度化、常态化,来不断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推出作品,使曲艺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有可能,设立“曲艺艺术发展基金”用于重奖在曲艺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表演、创作、理论人才当为可行,重点不在于奖励的面,而在于制高点的引领示范效能的发挥。
面对现代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曲艺应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去研究、学习现代媒体艺术特点、传播特点,积极创作适合现代媒体传播的作品。同时,研究观众心理、思想情感、价值欲望、生活观念,并在创作中加以利用,以便推动与社会接轨、更好服务观众的时代佳作诞生。同时,我们也呼吁各级各类媒体,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的高度,多关注曲艺、宣传曲艺、评价曲艺,给曲艺发展营造更为适宜的社会氛围;也真诚希望名导、名演、名作家、文化名流们,能像当年郭沫若、老舍等文人大家关注曲艺一样,给予曲艺适当支持,哪怕只是出出主意、提提建议,也是环境能量到曲艺的有效转化。
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欣赏习惯是人民生活方式、价值认知、情感欲望的集中体现,曲艺创作表演与之互动、呼应,才有益于创作出受人民喜爱的作品。这是曲艺加强环境能量转化的重要渠道。毕竟一门艺术抑或一名艺术家的价值,都是靠作品来证明的。而曲艺产出作品的艺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如何,乃至于曲艺行业的影响如何,正是曲艺对环境能量转化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所谓“有作为才会有地位”,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和演员,既是对环境能量有效转化的结果,也是曲艺从“高原”迈向“高峰”的阳光大道。
总之,曲艺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全面的问题,就当下的曲艺实际而言,必须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为指导,有着文本创作、舞台转化、人才培养、环境能量转化的多措并举,才能打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圆梦曲艺再塑辉煌的时代壮举。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理论委员会委员、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释:
①薛宝琨:《论曲艺的本质和特征》,《曲艺特征论》,中国曲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②石挥著、李慎主编:《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③2014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的通知》。
④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1页。
⑤任骋收集整理:《艺人谚语大观》,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⑥賈振鑫:《“多元路径”培育快书人才》,《大众日报》,2014年7月25日,第7版。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