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2021-01-04李金成陈梦迁
李金成 陈梦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高校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那么,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推进高水平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明了努力方向。人才培养能力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所具备的素质,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教育资源聚集与高效利用、培养人才的硬能力与软能力三个层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坚持思想政治育人、加强专业建设、强化质量管理、统筹资源利用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就是坚持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高校章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一是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把其写进高校的章程之中,使之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与指导力。二是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专业方向定位与质量规格定位,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完善和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修订导向类、建设类、职责类、运行类、监控类、绩效类等制度,完善与建立课程治理、学科治理、教学治理、人才质量治理等体系,促进办学资源聚集与有效利用。四是按照“一群最有能力和知识的制度供给主体在适当的决策层面上按照科学的程序能够制定出合适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逻辑,完善高校的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师委员会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管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事务中的决策作用,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的理念。高校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用教学实践深刻诠释“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本色。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要求,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即传统思政教育,其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与意识形态教育、法治教育、中国革命史教育等,同时为实现全员育人的理念,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是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通过红色主题教育、先进人物事迹教育、社会服务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系统地、精准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思想行为规范教育,塑造新时代学生的公民法治观、道德观和进步观。第三课堂是校园文化活动,如加强学生党团支部建设,通过选好党团支部书记、建立党员诚信档案、设置学生党员示范岗等措施和活动,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应用型高校是与研究型高校相区别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回答好“怎样培养人”,彰显人才培养能力,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瞄准需求抓专业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与产业发展对接。建立产业学院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向地方新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跨界交叉融合能力,凸显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同时,主动促进与学科建设形成互依共生、互促共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生态共同体,进而实现持续提升学科专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目标,即上游与基础学科相联系,下游与产业组织挂钩,培养应用型人才。
其次,瞄准专业特色抓学科课程建设。根据专业特色,高校专业课程与校外组织行业在信息、文化、资源等各方面实现充分互补融合,优化大学课程结构,以此促进和加强学科基础能力、课程供给能力、教学承载能力的建设,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特色专业建设的依据除了高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之外,还可与地方行业产业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第一,坚持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为助力、项目为载体、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强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在校内,鼓励教学名师、资深教师等担任班级导师,为低年级学生讲授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专业基础课等,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的专业成长。同时,与校外企业或组织开展多项合作,如协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协同编写特色教材、协同参与教学考核评价、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等。第二,从校外企业或组织中导入优质办学资源,如先进技术体系、先进生产设备、先进培训模式等,同时促进学生发展各种技术能力,如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研发等。第三,开展协同育人的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工作场所的协同育人,一方面形成人才培养的平台,如项目化课程、教学科研团队、实践教学平台等,另一方面方便开展育人实践活动,如基础实验、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工程应用等实践教学活动。
最后,瞄准学生核心素养抓课程供给。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致,并进行精细化分类。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需要提高课程供给能力,确保课程数量、课程质量、课程研发水平等。
评价能力也反映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水平,恰当的评价能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提高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把好人才培养的标准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质量评价改革,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能力。首先,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评价理念,主要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整体性与系统性的高质量发展,是由高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层面、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较为松散型结构模式走向紧密型高质量发展模式。
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从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除了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教师与学生之外,政府、高校、合作企業(组织)、学生家长等均可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其中,集各评价主体的优势,进一步引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与学生自主发展向高校和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迈进。
最后,建设可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不仅渗透到质量保障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决定着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运行方式和活动效果。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平庸质量文化的局限性,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树立“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文化,建立以学习者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卓越绩效建设为契机,塑造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卓越质量文化内涵,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保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文化体系。要积极构建由“政府、高校、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结构,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大学生常态化学习情况的精准诊断与教学评价,加强人才质量的数据管理和动态监测,及时修订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标准化”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
教育组织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而资源又是相对短缺的。尽管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多种教育资源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任何社会资源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地进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场域,并能被高效地利用。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要加强教育资源的管理与有效利用,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
一是加强高校资源的有效供给,将高校人、财、物等核心资源投入人才培养中,建立资源供给与利用效率评价制度,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整合与利用好校外产学研基地资源,以急政府、企业所急,解政府、企业所难,回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关键领域、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期盼,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面向与政府、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以共商培养计划、共定课程内容、共上特色课、共建产学研平台、共开实践课等方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增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三是推进信息技术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与教育革命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资源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的机会,跟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实现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一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并稳定地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劳动者。
(作者分别为邵阳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邵阳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1-018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梦迁、黄明东:《治理框架下现代大学制度决策的逻辑与模式建构》,《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4期。
②王宏宇、丁建宁、徐坤:《一流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年第8期。
③彭希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思想的内涵与实践——以邵阳学院为例》,《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④蒋剑平、彭希林:《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8期。
⑤赵天荣:《“智慧课堂”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5期。
责编/于洪清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