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木衰弱及其原因分析

2021-01-04陈学芬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树种根系树木

陈学芬

(雨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800)

1 树木衰弱与树木衰老

1.1 树木衰弱

树木衰弱泛指树木在生长发自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如病原微生物、寄生线虫、有害昆虫以及螨类等),或环境条件不适宜(土、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生态因子),或者由于人为的负面影响,使原本正常生长的植株表现为生长势衰弱的现象。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任其发展,树木就会重度衰弱,甚至死亡。生长衰弱现象,不仅发生在数百年生乃至千年生的古树名木上,大树、幼树也会发生。

健康生长的树木,一旦由于某种原因面引起生长衰弱时,就会出现出某种异常现象,我们把各类异常现象称作症状(如图1所示)。认识树木生长衰弱的症状,尤其是那些轻微的或不太明显但又重要的症状,对在实际中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非常有利。它不仅便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而且有助于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展复壮工作,促使树木恢复生长。

图1 因环境胁迫导致未老先衰的树木

图1 中发生焦叶的银杏是在北方城市的夏季行道常见到的现象。从图1 可以看出,银杏树池被铺装包围,而且树境中的土基本上与铺装持平,选样会导致灌水或雨水不能有效地下渗和存留,推测是过度的铺装和干早导致这株银杏木未老先衰。

1.2 衰老和衰弱的关系

任何树木都要经历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树木衰老,主要应从生物学角度上去理解,这是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一个过程,树木由衰老到死亡不是简单的时间推移过程,而是复杂的生理、生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是树种自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树木衰弱更多的是指在树木未到达生命的末期或衰老期时,由于受环境或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导致的生命状态的萎缩。我们在这里只探讨衰弱的问题。

百年以上的槐树树干髓心基本上会衰老坏死,这就是通常断说的“十槐九空”。但是,从图2 中可以看出,尽管这林槐树的髓心已经衰老坏死,却仍然枝繁叶茂,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一株槐树到底能活多少年?它从多少年开始才进入生命的末期?遗憾的是,目前科学界还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图2 衰老的古槐树树干和依然枝繁叶茂的树冠

2 导致树木衰弱的原因

树木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受一些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导致树势衰弱。造成树木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自然因素导致的衰弱

自然因素导致的衰弱分为以下几种:

(1)虫害导致树木衰。害虫的刺吸、蚕食、蛀食等,会导致树体营养流失或树体疏导组织破坏,造成树木生长发育不良。

(2)病害导致树木衰弱。一些真菌或细菌导致的侧柏叶凋病,松针枯病等,会大大降低这两种树木叶片的光合效率,导致树势衰弱。一些生理性病害,如缺铁等,也会降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构木衰弱。

(3)干旱导致树木衰弱。干旱会造成树木生长退缓,部分枝端桔死:持久的干早,使得树木发芽迟,枝叶生长量小,枝的节间变短,叶片因失水而发生卷曲:严重者可使树木落叶,小枝枯死。当树木受干旱时,最易病虫侵袭,从而导致树木衰弱。我们公司研发部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5%~17%的情况下有利于松、柏等古树的根系吸收水分、生长。当自然含水量低于7%(粘土)和5%(砂士)时会导致树木根系干早而死亡。

(4)积水导致树木衰弱。生长在地势低洼处的树木在雨季易发生积水现象,在实践中发现,若树木处于土壤经常积水的环境,会导致叶片稀疏、夏季掉叶或物候期紊乱的现象。研究表明,当土壤自然含水量在20%以上时,松柏类古树根系将停止生长,持续时间足够长时会造成烂根。

(5)树干腐朽导致树木衰弱。树皮腐朽会导致叶片合成的养分向下运输的途径中断,使根系处于饥饿状态,进而引起根系大量死亡,导致树木衰弱。在实践中发现,树干上一整圈树皮死亡的阔叶大树或古树,一般会在当年或第二年死亡。木质部坏死也会导致树木衰弱,因为死亡部分中断了水分和矿物质向上运输的通道。但是对于形成层活力很强的国槐等树种来说,又是另一种情况。在实践中发现,百年以上树龄的国槐的树干基本上是中空的,正是所谓的“十槐九空”,但是国槐照样枝繁叶茂,这是因为旺盛的形成层分生出新的材质,形成通畅的水分和物质的运输通道。

(6)郁闭导致树木衰羽。有些强阳性树,如果其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高度超过了它的高度,久而久之,这种阳性树会因光照不足而衰。在南京某公园的一株古油松,因被其他树冠捂罩,日照长度不够,光照强度也严重不足,表现为针叶短而稀疏,经技术人员对其周边的树木清理后,打开了天窗,树体的生长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7)冻害导致树木衰弱,2009 年北京冬季气温低,直接导致了紫薇,石榴、雪松等外来树种因冻害而死亡,气温低对树木的影响还表现为冻破干皮,为真菌、细菌等侵染创造条件,如海棠类植物易发生的腐烂病,常是因树皮冻裂,继而感染真菌所致。

2.2 人为活动导致的衰弱

大多数树木生长在街道、公园或风景名胜区等人们活动所及的区域,在这些区域,由于人们的活动十分频繁,导致树木的生长环境恶化,加速了树木衰弱。一般人为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践踏导致土壤密实,土壤是树木生存生长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人为活动造成一些树木周围的地面受到大量频繁的践踏,使本来就缺乏耕作条件的土壤,密实度日趋增高,导致土壤板结,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透气性能及自然含水量降低,树木根系呼吸困难,须根减少且无法伸展。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是造成树木树势衰弱的直接原因之一。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有效孔隙度大于10%时,有利于古树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作用;当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下时,有利于古树生长:当上壤容重超过1.5g/cm3时,土壤缺氧。机械阻抗加大,根系将变形,树木生长受到抑制。

(2)过度铺装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在公园或风景名胜区,由于游人多,为了方便观赏,管理部门多在树干周围用水泥砖或其他硬质材料进行大面积铺装,仅留下较小的树池,这样既使土壤通气性能下降、营养面积小,在降雨时,也会形成大量的地面径流,使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久而久之,便导致了树木的衰弱。

(3)人为使土壤盐碱过高,导致树木衰弱。盐害的症状与干早的症状十分相似,表现为树叶发黄,叶片小,严重者叶片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但若是局部土壤遭受盐胁迫,那么同侧的校条会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特征,即出现“阴阳头现象”。

(4)伤根导致树木衰制。公园或景区中的道路铺设或古建维修,会伤及树木的根,造成树木不可逆的衰弱,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3 进行树木衰弱诊断前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3.1 了解树种习性

每个树种对温度、湿度、光照,土质等环境因子有其特殊需求,这就是树种的习性。例如按照树木对光照的需求特点,把树木划分为喜光树、耐期树:按照对土壤酸碱度需求的不同,树木又分为酸土树种和碱士树种;按照温度,树木要划分为寒带树种、温带树种,亚热带树种和热带树种。

了解树木的习性是准确进行树木衰弱诊断的重要前提。树木因被栽植在错误的地点往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果把处于不同生境中的树木进行移植,光照、湿度、温度及土壤等任一条件发生变化,木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枯萎死亡,故在树木栽植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适地适树。所谓适地适树,通俗地讲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使树木生态习性和裁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鉴定种植的树木是否达到“适地适树”通常有以下4 点:①顺利成活。无冻害或高温危害;②长指标正常。树木在一定年龄阶段、树高、胸径的生长量能够达到一般标准;③稳定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特别是突变的条件,不出现很大异常,生长量不会锐减,树木不会死亡;④不早衰。早衰是树木过早地结束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寿命缩短,提前开始哀老。早衰的树木有生长缓慢,枝条节间变短、色泽变暗、顶梢枯死,大量结实等特征。树木的早衰大多是因栽植时没有做到“适地适树”。

3.2 其他几个需要了解的问题

除了必须对树种习性了解外,在进行诊断前,还应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解:①树木来源,应特别关注树木是圃苗还是山苗;②调拨方式,包括是探苗还是土球苗以及运输距离的长短等;③曾经采取过哪些栽培管理措施,尤其是应询问在苗圃里经过几次移植;④栽植地概况。包括前作种类、地下水位高低及排灌情况以及自然环境及其变化情况;⑤注意大树附近新添了哪些地面设施或地下设施。这些设施是否改变了大树的原有生境,从而影响到它们的良好生长。

4 结束语

总之,树木的健康诊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诊断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诊断时从大处入眼、小处入手来甄别,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判,方能准确界定造成树木衰的原因。

猜你喜欢

树种根系树木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木之最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