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安凌氏医学流派之凌云针灸学术思想管窥*

2021-01-04王娅玲关新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凌云手法针灸

王娅玲 关新军

湖州市中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凌云系明代著名针灸学家,乃归安凌氏医学流派之开山鼻祖。其主要生活在十五世纪下半叶,传世著作有《经学会宗》《针灸秘法全书》等。凌氏针术神灵,崇尚经典,学有根柢;重视实践,穴法精准,刺灸补泻,手法娴熟,奏效神奇;且重视医患沟通,注重针灸宜忌,深受病家仰赖。凌氏针灸世代赓传有序,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已蔚然成为归安凌氏医学流派,其学术影响之深远,为中国针灸史上所罕见。

1 生平及其著作

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湖州府归安县双林镇(今属南浔区)人。明代成化至弘治间,有“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之盛誉。其事迹《明史》有传,据《明史•凌云传》:年七十七岁,卒于家。然对其生卒之年,语焉不详。盛燮荪等校注《经学会宗》,曾据史志考证其生卒年应在1443—1519年之间,较为符合史实[1]。湖州凌氏族系是在随宋室南渡后,定居在安吉县铜山乡。明初凌氏一族分散外迁,凌云所在族系迁居至双林,是为凌氏湖州双林支。凌云早年为诸生,善属文,然屡试不第。其母患痞疾,百方求治不效,且日渐沉笃,遂北行泰山求医。在泰山遇一道人善针术,云曾亲睹其下针立起危殆,遂邀其南归。归时母病已重,经道人施以针术,不数日母病竟愈。后凌云得道人传授针术及内炼之道[2],由于其虚心好学,重视实践,故很快擅名吴浙,并驰名两京。最终被明孝宗征召,授为御医。凌云不仅医术高妙,而且医德高尚,疏财仗义,济世救人,曾作《家训》一则,昭示后人必具仁济之心,审证必须周详,与病家共其休戚,以解除疾苦为先。因此,深得病家敬重。

凌云针灸心法要诀,除口授心传外,必有载于家传秘籍者。然凌氏针灸著作以家世相传,未见刊刻传世。传世者如《步穴歌》《经外奇穴撷英歌》《子午流注图说》《经学会宗》等,皆署名为凌云汉章定本。其中《经学会宗》署为凌云定本,其孙振湖等汇编,六世孙一鹄等订正。世仅存郑文焯手抄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此本系海内孤本,内容不全,仅存气穴篇手足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八经,余均付阙如。盛燮荪等人校注此书,经与凌氏青浦支第十六世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凌耀星教授和凌氏湖州双林支第十五世传人凌煦之家藏抄本比较,内容互有异同,可知所据传本不同,然亦可据之推断凌云足本《经学会宗》当为理论与临床皆备而卷帙颇多之针灸专著,因未付梓行世,辗转传抄,遂致支离不完[1]。近年来由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收藏的手抄残卷本整理、点校出版之《针灸秘法全书》,被针灸学者认为系凌云的著作[3],但仅存1~3卷,亦非完璧,其是否即足本《经学会宗》之一部分,尚有待考证。

2 学术思想特色

2.1 崇尚经典,学有根柢:凌云得一道人传授针术,并传授其道家内炼之术。惜此道人名姓不传。凌氏之学以《内经》《难经》为基础,兼识《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及历代内科医籍,学有根柢,常针药并用,内外兼施,故常能起危笃,疗痼疾。他认为“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知针知药,方是良医。而经络脏腑,必当熟谙,否则动手便错。因此针灸必通内科,内科当知针灸,庶能得心应手”[4]。基于此,凌氏往往针、灸、药并用,随宜而施,奏效如应。据光绪八年《归安县志·卷四十一》载:有男子,病后舌吐。云兄亦知医,谓云曰:此病后近女色太早也。舌者心之苗,肾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阴虚,其穴在左股太阳,是当以阳攻阴。云曰:然。如其穴针之,舌吐如故。云曰:此知泻而不知补也。补数剂,舌渐如故[2]。可见,凌云不仅擅针术,亦究汤液药性。其家传之针,除制作考究,且自制药方轮番烧煮,其煮针之方药用:白矾、山甲、油松节、麻黄、乳香、没药、灵磁石等,既有药效,并具消毒之功。

2.2 穴法精准,手法娴熟:凌云熟谙穴法,与其同时代而稍晚的汪机在《针灸问对》序中记述了凌云针术的特点“熟于穴法,凡所点穴,不必揣按,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5]。据史志记载,明孝宗召见时,曾命太医院将针灸铜人罩上衣服让他试针,云“所刺无不中”。凌云十分重视取穴法,他指出“今人取穴十误八九,所以治病无效”[6]。他的腧穴定位宗《针灸甲乙经》,但对错讹疑窦处,亦不盲从,而是断以己见。为求取穴准确,提出“欲取气穴分明,必先明十二经脉流注与经络所以过处,然后取穴无误”[6]。取穴时还必须了解穴位附近诸骨、筋、分肉及“宛宛中”“陷中”等局部构造和解剖,对于有些难取之穴,也特别给予了辨疑指迷。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邻近穴位的定位,提出了按部位多穴共取的方法,针对手足四末及肘膝关节的穴位,提出了三穴相并、二穴相并、二穴相对等定穴法,如“掌背三穴相并,俱系三阳,一曰合谷,二曰中渚,三曰腕骨,相并如雁行”[6]。对于特殊穴位,如取膏肓穴法、取肾俞穴法、骑竹马取穴灸法等,尚须借助辅助工具,以务求精确。书中还提出了在取穴时须注重体位。因为某些腧穴可随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出现位置的偏移。强调取不同经脉穴位,体位要摆放适宜并相对固定。这在其他书中少有涉及,是其独具特色之处,体现了作者取穴务求精准的严谨态度。

2.3 刺灸补泻,操术神灵:在《针灸秘法全书》第三卷,记载了众多歌赋,其中对针刺手法多有记载。凌氏作为一代针灸临床大家,对于针刺手法,自然非常重视。在“补泻手法及针灸辩”中云“夫针灸有劫病之功者,在于手法而已。气穴不得其真,功罔奏矣;补泻不得其道,亦徒然矣”[6]。凌氏认为: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瘦弱之人不可专行补法。因疾病以正虚邪实兼见者为多,故主张平补平泻,补泻兼施,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才能较好地达到愈病之目的。书中记载的“指法十四条”“行针八法”,全面地记载了针刺手法的操作。凌氏反对针刺手法繁琐复杂,故弄玄虚,主张“只取效验为真”,体现出凌氏务实求真的高尚品德。对于复式补泻手法,主张“左转为补,右转为泻,提针一飞三退为透天凉,一退三飞为烧山火”,较《针灸大成》《针灸聚英》记载的九六数,天地人三层操作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更加简便易学,便于临床施用[7]。凌氏认为针灸之所宜,虚证十居七八,故恒多用“留针”。然“留针”亦非纯属补法,补者三飞一退,慢提紧按,留针以待针下微暖而退针,急扪其穴;泻者一飞三退,慢按紧提,留针以待针下微凉而退针,摇大其孔,不闭其穴。此为“凌氏针法”之妙义[4]。

凌氏灸法亦多讲究。选材以蕲艾或山艾陈二三年者为佳。制艾炷以艾版,用铜柄、小铁锤,作炷坚实,耐燃而易于应病,且根据人之大小、虚实、肥瘦,以定作炷之大小。灸治之时,先根据穴位选取适当体位,坐位点穴则坐位施灸,卧位点穴则卧位施灸,以免体位改变使穴位出现偏移,进而影响疗效。艾炷大小依灸治部位、病人虚实、肥瘦、大小等确定,而灸治壮数亦当以疾病之轻重、人之肥瘦而增减之,皆是根据实际病情而定,全在活法,不可泥定。艾灸讲究禁忌,凌氏有“禁灸歌”一篇,论述禁灸之四十五穴。灸后应避风寒、节饮食、戒房劳及调七情,静心调养,则其病易愈。

2.4 医患相得,重视宜忌:《黄帝内经》历来重视医工、病家相互配合,《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8]。凌氏则更具体地遵行实践了《内经》此训。如曾治疗一寒湿积咳嗽患者,饮食不进五日,他医作虚证治,投补剂而病益重。请云诊之,断为寒湿积所致。施术前告诉家属:“穴在顶,针之必晕绝,逾时始苏。”提前告知针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者可减轻家属的恐惧心理,二者可以保证在家属配合下更好地施针治疗。果然,在旁人帮助固定患者体位施针后,患者出现晕厥,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然后又予以补法,出针后,患者呕吐积痰斗许,其病即除。针灸之后,必向病家宣传,告之以宜忌之诀,对初次针、灸者,术后必发给《针家须知宜忌例》《灸家须知宜忌例》,如针灸后七日不可洗澡浴面,禁食猪、羊、热面及冷物等,可见其对治疗后调护摄养的重视。

归安凌氏医学流派,创始于明代凌云,赓续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为中国针灸史上所罕见,在历代中医学术流派中也是少见的。凌氏针灸学术,至今对针灸临床仍有实用价值。我们当下整理挖掘其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仍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凌云手法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Q萌霸气凌云秀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唯有凌云多壮“质”
疯狂的凌云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