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的思考

2021-01-0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离退休工作部主任党委副书记郑云安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2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老同志社会化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离退休工作部主任、党委副书记 郑云安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下称中央19号文件),明确“2020 年年底前,集中力量将国有企业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任务已全部完成。

社会化管理工作任务完成后,很多人有许多疑问,如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还有没有事情做?关心关爱老同志工作还要不要开展?老同志余热发挥还有没有渠道?这些问题都成为企业社会化管理条件下国企必须认真面对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我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认真学习研读中央19号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社会化管理条件下离退休工作提出有关思考。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及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社会保障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这一改革始于上世纪末,已经经过了20 多年的探索实践,这项改革探索自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是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199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9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2002年基本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二是初步实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2003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面启动。

三是全面深化推进社会化管理。中央19 号文件印发后,截至2020 年12 月底,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管理服务的1390多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49.4万退休人员顺利移交至街道社区管理,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任务的99%以上。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需关注的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和企业对中央19号文件精神认识不全面、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地方的街道社区机构、人员等管理服务力量能力不够强,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很多中央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相关政策和具体移交要求不一致,后续很多工作和遗留问题需要处理等等。

深刻领会中央19 号文件精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工作的责任感

中央19 号文件明确要求,社会化后企业要继续加强党建共建、活动联办、场所共用、走访慰问、情况通报等工作,采取多种方式使老同志能了解企业改革发展情况、提出意见、发挥余热。因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绝不能“一交了之”,要提高政治站位,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化管理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实践服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

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担当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同志始终满怀深厚感情,对离退休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离退休工作,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彰显国有企业“大国重器”“顶梁柱”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

这是凝聚退休人员智慧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必然选择

广大老同志具有丰富的经验智慧、专业优势和人生阅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企业要把老同志蕴藏的这些优势资源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灵活运用各种活动载体,鼓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这是保持企业与老同志情感纽带,提升退休人员幸福指数的客观需要

离退休人员做出的历史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要落实好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合规待遇不降低、服务水平有保障、感情纽带不会断“三个定心丸”,为老同志安享幸福生活创造条件。

这是破解社会化管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确保队伍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化移交前多数企业特别是服务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中央企业,老同志思想上普遍担心社会化管理后待遇水平、服务保障会降低。同时,目前很多街道社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客观上与原企业有一定差距。面对这些问题,企业有责任妥善解决移交遗留问题,使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深入贯彻中央19 号文件精神,探索创新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稳中求进、积极作为,不断巩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成果,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坚持社会化管理方向,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建立企业、街道社区和老同志之间的沟通对接机制,通过“双服务、双关爱”,形成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的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一人一策机制,提升离休人员服务保障水平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新中国解放、建设发展做出过重大历史性贡献,要倍加珍惜为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的机会,从离休干部的实际需求出发,最大限度提升离休干部满意度,健全和完善离休干部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做到“一人一策”,竭尽所能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确保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到位,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

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合力打造离退休工作新格局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对接合作,采取与社区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开展线上党建活动、合作建设活动项目等方式,开展好退休人员党建共建工作。通过建立情况通报、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等制度,确保老同志政治待遇不受影响。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引导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部署要求同频共振、同步前行,做到“两个维护”。

健全关爱帮扶机制,继续用心用情服务好老同志

妥善分类处理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对企业退休人员原享有的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互助帮困等相关待遇仍按原渠道解决好,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协助街道社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引导老同志利用社区力量、社区资源享受服务。开展常态化关心关爱活动,继续做好走访慰问、健康体检、生病探望、困难帮扶、临终关怀等工作。建立特殊群体帮扶机制,对重病、高龄、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同志进行帮助。通过举办退休仪式、制作纪念册(章)等方式,向老同志传递深厚感情。建立常态化移交机制,做好新退休人员随退随交。高度重视老同志信访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健全作用发挥机制,持续引导老同志增添正能量

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深化增添正能量活动,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采取专题调研、座谈交流、意见征询等形式,组织引导老同志继续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发声发力;鼓励和支持老同志通过调解矛盾、宣讲教育、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协助社区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结合实际,通过老年大学、老年社团等方式,继续组织老同志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信息化、精准化与离退休工作深度融合,继续建好用好离退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平台,为老同志了解企业情况、开展学习教育、丰富文化生活、参与组织活动等提供支撑。

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工作机制

离退休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服务的对象是一个政治经验、人生阅历都很丰富的特殊老年群体。在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目前,随着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一些单位对离退休工作部门进行了机构撤并、职能划转和人员分流安置。对此,一方面,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可以适时对机构和队伍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在过渡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不管机构怎么变,离退休服务管理的基本职责不能变,必须确保老同志的事情有人管、服务不断线。同时,要妥善安置好工作人员,注意保留业务骨干。另一方面,要着眼时代发展和事业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机制、工作模式、方式方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老同志社会化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培训掠影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街道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强化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参与街道社区未成年人服务大有作为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