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思共生:在科学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021-01-04王思业
王思业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科学教育倡导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其源点是“做中学、玩中学”,这亦是“玩思共生”之主脉。“玩”就是学生乐于做、乐于探,“思”就是思维发展,“共生”是指两者相依生存、彼此有利,将身体的“意像”、心智的“意境”与环境的影响延展为“玩”“思”“场”,并将“玩”与“思”置于“共生”场的生态环境中,不仅着眼于手脑互通、玩思兼得,更落点于“玩”与“思”的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目的为实现科学教学真正从“离身”向“具身”的嬗变。
一、先“思”后“玩”,让“思”成为有本之木
就科学教学而言,“玩”只是手段,“思”才是根本,所以,在“思”的基础上进行“玩”就显得尤为重要。先“思”后“玩”指的是“想好了再动手”,避免因无序而异化为盲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玩”的指向清晰,目的更明确,效率更明显,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电磁铁(二)》主要是探索“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根据前一课经验很容易想到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这两个因素有关。电磁铁有磁性是因为通上了电,断了电就会失去磁性,所以电磁铁具有磁性的关键因素是电,按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思路,学生自然会想到电流强则磁性强。另一方面,一根导线直接接上电池是没有磁性的,只有绕成线圈才有磁性,所以学生就会想到磁性可能与线圈有关,进而想到一根导线绕成一个圈有磁性,绕成多个线圈可能磁性就会更大。可见,这种基于结构的合情推理是很重要的,它是通向结论的重要保证。接下来的动手“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虽然“玩”并不一定会“自动地”促进“思”,但“思”是“玩”的目标导向,我们可以带着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去亲历科学活动,这也是提高科学教学品质的重要保障。若只强调“思”,学生的操作表象跟不上,其“思”便缺乏根植的土壤,成为无本之木,无实之名。[1]
二、先“玩”后“思”,让“玩”成为有源之水
科学教学倡导学生让双手和大脑做复杂的工作,反对仅仅把学生肢体作为一种体能器官,主张操作和思维融为一体,这样的操作才能出新。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学生“玩”后缺乏“思”,其“玩”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流不长,走不远,在“玩”的基础上的“思”会有更实际、更具建构与生成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创设在“玩”时“思”的情境,让学生养成先“玩”后“思”的习惯,当然,这种先“玩”也应该是一种学生自身动机与需求驱动引领下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玩”得长,“玩”得远。例如《简单电路》一课,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教师只要将灯泡、电池、导线这些材料分给各小组,学生就能够玩起来——点亮小灯泡,至于灯泡为什么这样连才会亮,学生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更多的是结合生活经验,不断尝试各种连接方法。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在“玩”后画出每一次可行的连接方式,并对这些连接方式进行“思”——比较,分析归纳出共同要素,一步步指向电路的本质,向思维的纵深挺进。接下来的问题是,学生虽然能点亮灯泡,却不知道灯泡为什么会亮。这时教师如果让学生再“玩”——尝试将电池和灯泡拆开,分析内部结构,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电流的流动路线与过程,从而弄清电路连接的规律,同时,短路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所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于已有经验与认知的“玩”,而且要创设情境,重视引导学生从“玩”中“思”,逐步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玩”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就是科学学习的落脚点,也是科学学习的本质所在。[2]
三、既“玩”又“思”,让“玩”与“思”动态平衡
“玩思共生”切忌出现放手“玩”而无暇“思”,同时也要警惕弱化“玩”而突出“思”,要特别注意“玩”与“思”的动态平衡。例如《建高塔》一课,如果为了突出“思”的教学,直接提供制作好的正方体框架给学生进行改造,势必影响学生对框架稳定性的感知效果,“玩”与“思”在这样的教学很容易失去平衡,教师唯有合理取舍,才能促进“玩”与“思”的动态平衡。[3]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课前自制正方体框架带进课堂,课堂上根据对三角形和四边形两个框架特点的对比研究,讨论要让自制的正方体框架稳定性更好,在结构上可以做哪些改变并画出设计图。小组间展示自己的设计,展开质疑和对话,并根据交流情况改进自己的设计,改造正方体框架并试验其最大承重能力。[4]对试验结果的思考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对正方体结构改变的得和失,二是哪些因素与框架的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这样,通过课前制作突破了课堂时间的束缚,实现了人人可“玩”,使课堂内外形成“玩”与“思”互补的大课堂。画设计图、质疑对话等教学环节,使“思”更加深入,学生也能沉下心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教师应明确,“玩”与“思”不是简单的孰优孰劣、谁多谁少、谁先谁后的问题,它们各有侧重,分而论之,序而排之。只有取舍有道,动静排列,理性组合,才能促进教学中“玩”与“思”的同构共生和动态平衡,最终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作为知识的科学可能会被遗忘,而通过“玩思共生”所形成与积淀的科学精神、思想与方法等将持久地发挥作用。“玩思共生”是科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科学学科本质的回归,是科学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指向。“玩思共生”是生态的,在“玩思共生”的教与学上,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将实现合理地对接与转换;“玩思共生”是和谐的,在“玩思共生”的课堂上,学生本体、知识本质、探究本性将得到有机统一;“玩思共生”是生动的,在“玩思共生”的教学中,科学的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性将得到有效彰显;“玩思共生”又是本色的,追求至臻、至简、至善、至美,是一种心灵与手巧的和谐共生,一种科学教育的本真返璞,必将促进科学教学从“实然”向“应然”的嬗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