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城市的系统构建
2021-01-04池兴禄常建新
池兴禄 常建新
1. 天津市天安怡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2. 天津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引言
(1)系统开发背景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中的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城市信息化过程表现为地球表面测绘与统计的信息化、政府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企业管理决策与服务的信息化、市民生活的信息化,以上四个信息化进程即数字城市[1]。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产业发达、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地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地新地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2]。
(2)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1)更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模式:①基于资源实时状态的优化配置、有效提升资源产出率;②城市资源向公众和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增进资源的利用深度。
2)更为灵活的敏捷运营机制:①实时监测突发事件并快速部署资源进行应对;②城市运营机构之间的整合与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③提升社会和环境问题处理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④快速响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更为敏捷的城市转型。
3)更加便捷的民生服务手段:①提供多样化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快速创新;②通过虚拟和实体环境的结合提升城市服务的便捷性;③更少的拥堵和排队,市民可以更好地均衡工作和生活。
4)更具潜力的产业发展环境:①无所不在的高速宽带网络和随时随地的远程信息获取;②更为优化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服务体系;③信息丰富共享并互联互通,实现服务创新和产业服务水平提升。
1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和系统架构
1.1 技术条件
智慧城市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领域,通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系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系统的全面感知、共享整合和协同运作。
智慧城市主要具有四大特征:
(1)全面感知
通过利用物联网的感知技术,结合视频监控、网络舆情监控等方式,对城市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状态等进行全面采集和监控,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
(2)泛在互联
通过发展互联网、物联网、行政专网,融合电信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实现城市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3)普适计算
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建模仿真等信息技术,对城市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实现城市的智慧化相应。
(4)融合利用
通过对城市各关键领域的梓苑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包括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共性运行环境和公共应用资源等,实现城市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
1.2 基本框架
智慧城市是以统一保障的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运维平台)为支撑;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核心;依靠无所不在的下一代高速网络和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从而实现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应用、民生服务应用、产业服务应用等,实现这些模块的有机融合[3]。
智慧城市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两个方面:
1)信息感知基础设施:芯片、传感器、摄像头、遥感技术、RFID、GRS等。
2)网络传输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网络、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光网络等。
(2)智慧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
基于信息化公共平台,可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动态的、可扩展的信息处理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系统协同。
(3)智慧城市应用体系
应用体系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文旅、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
(4)智慧城市服务对象
主要包括政务部门、城乡居民、企业、学生、游客等,并通过网络传输基础设施获取智慧城市各类智慧应用服务。
2 结束语
通过构建智慧城市系统可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的感知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运行态势[4]。可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体系,操作鼠标即可获取所需的来自各部门、各系统的所有数据;可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各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联动[5]。可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红利,打造成基于开源数据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化产业经济活力;最终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类生活相关服务,建设一体化市民服务平台,市民通过移动终端可获得高品质生活服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