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新形势下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2021-01-04梅晓艳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性传统建设

梅晓艳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湖北 黄石 435101)

特色企业文化,能激发企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要随着形势和企业的变化而文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凝聚力、引领力、向心力。本文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现状,探索国有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强大凝聚力、引领力、向心力,激活企业的精神力量和物流能量,产生无形而巨大的潜在推动力。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更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1 国有企业构建具有特色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当前影响构建企业文化的障碍是思想保守,习惯等、靠、要,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和勇气。职工在观念上还依赖于“听领导安排”,领导干部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庸思想。一些领导习惯于惟上,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主动担当的精神,导致企业裹足不前。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官”念中跳出来。长官意志思想,严重影响了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管理者要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意识,由侧重管理转向侧重顺关系、进行战略思考、提供服务上来。管理者要鼓励员工,把员工的智慧转化为资源。管理者要树立起企业家观念,从向自然资源要效益转为向人力资源要效益。同时还要树立起人本观念、全球观念、创新观念。

其次,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靠什么形成,企业文化效益靠什么形成,首先要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特色企业文化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否真正理顺、构建,是否融入其中。企业文化和企业效益需要一个源泉,那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建立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2 企业文化建设需正确处理几个关系,解决矛盾,发挥作用

一是继承传统与跳出传统。企业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脱胎于企业历史。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哲学、道德、制度等方面。

构建企业文化,应在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古为今用。比如,传统儒学中的关于“德”的积极因素,教育员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德兴企,把企业看作是与自己命运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顾大局,讲团结,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如中国有色集团,树立三业协同、两轮驱动、全面变革的“321”发展战略,做强资源、做大工程、做实贸易、做优资本、优先国际、全面变革,其价值观是“诚信为本、务实创新、资源报国、合作共赢”,这对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传统儒学中的等级和层次观念,宣扬安分守己和惟命是从等,属于糟粕,不适用于今天的过时的东西。因此,继承传统文化,决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尤其是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更应站在人类传统文明的高度,从当前社会实际、企业实际出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继承中创新,或取或舍或弘扬或批判。

二是研究理论与服务现实。当前,许多企业在实践中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自觉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不够;二是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和层面挖掘、归纳、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也远远不够。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企业的资产流动重组的步伐加快,机构整合、组织架构调整,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这种“旱涝不保收”,尤其是新冠疫情肺炎对经济的冲击下,强化增强企业特别是困难时期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求答案。就现实情况而言,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应搞好三个结合,即企业文化建设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实现企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这样,才能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才会富有成效并取得深入发展。

三是把握共性与塑造个性。企业文化建设有许多基础性和共性方面的要求,如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拥有先进的工艺设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形成适应市场的企业内部制度和经营机制,培育团结协作、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倡导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精神等等。这是每个企业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问题。然而,共性不是通用性,共性不等于千篇一律,不等于照搬照套,互相模仿。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基础性、共性要求,也有个性和特色。由于企业基础、发展道路、人员构成、职工素质、产品种类、技术水平、内外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性。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应是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异,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无不表现为独特的个性魅力,并为本企业全体员工所接受。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差别化战略,决定了只能借鉴和学习,切忌照搬照抄。海尔有海尔的成功,格力无法复制;格力有格力的管理思维,用在海尔就是水土不服,因为没有推行那种管理所需的文化氛围。这就是文化及精神的重要性。

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共性要求,又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经过一番内化渗透、融合,才能创造出具有本企业个性和实效的优秀企业文化。

四是着眼长远与立足现实。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积淀的产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教育,潜移默化。

3 建立特色企业文化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发挥作用

在当前市场化对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三点:

一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订几项制度,编几句口号、提几点要求、写几条标语、组织几次活动就成的事,它需要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消化、提炼、充实、创新才能奏效。

二是坚决杜攀比之风。一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中,好高骛远,盲目对标先进企业,脱离本企业实际和现实条件,把标准和起点定得过高,不切实际。但是,不攀比并不是降低标准,不能把学习借鉴与盲目攀比等同起来。

三是不可急于求成。企业文化必须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应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来对待,持之以恒,精心培育。一方面,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思想的塑造及其价值观的培育,是对企业内部职工爱岗敬业品德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独特的经营风格,良好的企业形象、灵活的运行机制,也不是经过短期努力便能奏效的;同时,任何文化都处在发展和变动之中,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以一定的现实客观条件为基础和依据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切不可急功近利,需要不断地积累、丰富、充实、创新,唯其如此,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收到实效。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应适应新形势,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经营误区及错误的经营理念,帮助企业尽快转变思路,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手段,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共性传统建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共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