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探方法在安徽某铜金多金属矿勘查区中的运用

2021-01-04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金属矿剖面岩体

周 明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 地质队,安徽 安庆 246003)

本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间夹部位。西北与大别造山带相毗邻,南部为江南隆起带属江南造山带的一部分。区域上大体以高坦断裂为界,划为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查区位于两带的过渡区域。近年来,安徽省地矿局311 地质队在该地区发现某某高家红土型金矿,现金矿规模已接近中型。查区紧邻该金矿普查区,与该金矿有类似的成矿模式[1]。

1 查区地质简介

查区内地层从南华系休宁组中段至二叠系大隆组均有出露,本次普查重点工作区出露地层由南华系休宁组至志留系高家边组组成。查区处于两大构造单元接合部位,东至断裂和高坦断裂两个区域性断裂穿过查区,褶皱及断裂构造均极为发育。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一种构造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相互交切。按方向性以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以燕山中期侵入岩为主,次为脉岩。

2 查区地球物理特征

2.1 磁性特征

通过对查区主要岩石的岩性进行了磁化率参数测定,我们大致了解本区的岩石特性。本次我们使用的测定仪器为挪威产SM-30 磁化率仪;测量方法为野外露头法测定。岩石物性磁化率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查区岩石磁化率统计表

2.2 电性特征

查内主要岩矿石为花岗闪长岩、灰岩、大理岩等,其岩石电性变化特征具体见下表2。

表2 查区岩心标本电性测定统计表

电法就是利用地下不同岩性地层间以及岩(矿)体与围岩间的电性差异来达到辨别不同地质体的目的[2]。

3 物探成果解译及讨论

3.1 磁测成果解译及讨论

2012 年,我队开展了“安徽省XX 地区铅锌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工作,查区内XX 尖-XX 岭一带为该次矿调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内完成了1 :1 万高精度磁测8.3Km2。本次预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为完整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在其外围南北两侧共完成工作量30Km2。对两次工作所取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区内共圈出磁异常3 个,分别位于查区西北部C1 异常、查区中部C2 异常、查区中东部C3 异常和查区中西部C4 异常(图1)。

图1 查区高精度磁测ΔT 等值线平面图

其中C1 异常与航磁异常C - 82 - 44 吻合,C3 异常与航磁异常C - 88 - 45 套合较好,此两异常均很明显,且正负磁异常相伴而生,都位于北东向断裂带上,经过向上延拓200m 之后,异常仍然存在,地层均为志留系坟头组,推断可能为岩株或岩脉引起。其中铜坑C3 异常,与土壤异常套和较好,经地质测量、槽探、钻探验证,该点发育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岩株、岩脉,为多期次岩体复合部位,基本证实,该异常为杂岩体所引起。

3.2 激电测深成果及讨论

图2 P02 线激电测深ρs、ηs 拟断面图

P02 线剖面位于查区中部X 坑一带,该剖面覆盖层较薄,局部基岩大面积出露,主要分布坟头组和高家边组地层,地表圈定有花岗斑岩脉,该剖面地形起伏较大。从综合剖面可以看出(图2)上可见,高精度磁测剖面显示,该磁异常为局部异常,推断深部存在隐伏岩体。从ρs 断面图可见,上部为高阻体,下部为大片的低阻异常,异常形态为“W”型,反映有断层通过,低阻体沿断层方向上侵。视极化率在低阻区域总体反应较高,异常形态呈不规则“椭圆”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成果也反应测量剖面之间也有2 条断层通过,总体反应与激电测深剖面基本一致。

经ZKG002 深部验证,深部为一中酸性多期次复合岩体,围岩均具一定程度的角岩化,孔内岩体和围岩中黄铁矿均极为发育,局部可见其他多金属矿物,基本证实该低阻高极化异常为岩体所引起。

4 CSAMT测量成果及讨论

P01 线位于查区中东部一带,该条剖面垂向上表现为高低高低高,层次感明显。从电阻率断面图(图3)上来看,位于点号5 ~6 之间下方存在一明显低阻区域,结合地质测量工作发现,该段为一北东向断层带,带内岩石多具碎裂岩化,岩脉发育,主要为花岗斑岩,围岩蚀变较强,主要蚀变为面状硅化、褐铁矿化,且该段正处于土壤化探浓集中心,经TC03 和TC04 揭露检查,该段地表表现为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特征,并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通过ZKG001 孔深部验证发现,孔内岩浆岩极为发育,并呈现出多期次性,基本证实,该低阻体为岩体所引起;位于点号20 ~21 之间下方见一成“L”型低阻带,结合地质测量及区域上资料,推测为一北北动向右行平移断层所引起。

图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P01 线视电阻率

5 含矿性的指示作用

区内激电测深P02 线剖面成果反应出一“人”字形的低阻带,异常向深部未封闭,倾向东南,且极化率较高,其为寒武系XXX组与XXX 组间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的反应,矿体赋存在低阻与中阻的接触之间,视电阻率在200Ω·m ~500Ω·m 之间,为地层的接触部位。深部低阻异常为碳质地层的干扰反应,上部高阻为灰岩反应。通过联合剖面测量成果反应区内断层产状较陡,与激电测深成果相似,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很好的划分了隐伏构造、地层接触位置及矿体倾向等。XX 矿段通过激电方法发现异常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可能指示着深部热液及矿体的来源方向[3]。

6 结语

综合物、化、地、钻探等成果,可以发现查区金多金属矿体主要受岩浆热液及北东向、北东东-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富集部位则受多期构造叠加制约。在土壤异常反应较强烈、附近有岩脉分布、在磁性异常的接触部位、在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且对应地表有构造破碎和矿化等现象的地区,可作为本区物探找矿标志。另外在查区XX 坑和外围有相似异常的位置,在深部还有继续寻找这种金及多金属矿的潜力。

猜你喜欢

金属矿剖面岩体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缅甸中七号锡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西藏努日东钨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新疆典型干旱土和盐成土的系统分类归属*
东昆仑益克郭勒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基于Unity3d 的mesh 切割及优化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