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慎思•筛选重组•渗透印证

2021-01-03杨威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12期

杨威娜

[摘    要]艺术课中巧妙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对于醇厚情感、净化人心、纯化品性等方面作用巨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是学生不可多得的精神“维他命”。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欣赏导入中尝试探索、探索印证中渗透传统文化因子,让艺术味和文化味相得益彰。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处渐行渐深,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不断传承优秀文化,不断醇厚道德情感。

[关键词]艺术课堂;传统优秀文化;积极慎思;深挖课程资源;课堂高效渗透

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的优秀因子闪闪发光,充盈着浓浓的正能量,是不可多得的精神“维他命”。艺术课中巧妙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不仅仅让课堂变得意蕴十足,更让学生的成长变得触手可及。艺术课教师,应该巧挖资源、高效渗透,让艺术味和传统文化味相得益彰,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充实。

一、积极慎思,正视现状

(一)从备课而言,缺乏高效融合

当下,部分农村小学的艺术课中存在着重技能提高而轻传统文化渗透的现象。教师备课时总是以知识点的全面罗列和重难点的全面梳理为重点,至于艺术素养的提升、品性道德的提升等方面可有可无,甚至被挤压到“边缘地带”。部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够开放,缺乏足够的弹性与张力,总是拘囿于教材本身,亦步亦趋地遵循教学参考书,甚少从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出发去进行高效融合,甚少与学生的内心对接而有所创新,显得拘囿有余而开放不足,难以为课堂的精彩和学生道德的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二)从渗透而言,缺乏随机意识

部分学生因为歌曲太难唱而特别地气馁、因为画不出一幅好画而颓废、因为跳不出教师规定舞蹈动作而灰心。面对这样的尴尬,部分教师缺乏随机渗透意识,缺乏“以文化人”的习惯,置学生的不良情绪而不顾,甚少有教师把学生不良心理的矫正与传统文化中的“坚持不懈、包容之心、宽恕与利他”等精神层面的因子联系在一起,从而失去了一些不可或缺的生成性资源与机会。当教师总是在单向灌注与以文育人之间倾向于前者之时,课堂的苍白、价值选择的失衡和精神基座的脆弱等也就成为必然和常态。

(三)从落实而言,缺乏深刻印证

悉心观察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发现有一种消极的教学走向: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唱会一首曲子或画完一幅画之后就可以了,期末考试时随意出几个技能掌握方面的试题,考完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有部分教师倒是在课堂中有意无意地渗透了传统文化,重视了人文滋养,但难以深刻而持久地坚持下去,常常半途而废,“过于偏重传统文化的形式表达而忽略其精神内涵与价值诠释”。这样的教学走向或课堂脉络是不可取的,意味着短视或偏颇,应该予以摈弃。

二、精心筛选,资源重组

(一)以鲜活厚重为方向

艺术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做如是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也一定亦步亦趋。艺术课的资源重组中,应该多一些传统文化的因子。这种变化与创新完全可以因为艺术课教育功能的时代要求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情、课改需要和时代要求进行教材重组。这种“重组”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以鲜活厚重为方向,以充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子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为重点。如,随机呈现《弟子规》中的一句名言,学生或许就能醍醐灌顶;于不经意间呈现《三字经》中的某个名句,或许就能让学生恍然大悟等。

至少,教师在教学资源的筛选与重组方面,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格外注重:(1)基于价值预判,注重以传统文化因子为传承的艺术创作习惯的自然养成;(2)基于路径选择,单纯从艺术技能提高转向“艺术、文化、素养”的糅合;(3)基于人文滋养,注重“责任、爱心、奉献、家国情怀”等精神指向的转变。如小学五年级音乐“我们多么幸福”的教学素材重组中,不妨把红军的艰苦奋斗和现在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从而引领学生憧憬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挖井人”,有机渗透爱国主义,使重组后的教学资源成为丰盈学生德育生命的“维他命”。

(二)以情境创设为手段

传统文化因子渗透到艺术课堂中,并非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并非一套又一套的“叠加方式”,而是應该换一副“面孔”——清新、聚焦、活泼,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为目的。当传统文化因子通过一种更加自然、无痕、高效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头脑时,他们的心是愉悦的,情感之门的打开是自然的。

如,把传统文化与艺术知识紧密结合的精彩部分,通过精心导演录制成“微课”——尽管只有五至八分钟,但学生从中可以发现更多收获更多。再如,不妨通过绘本剧、课本剧、情景剧的形式呈现优秀文化,或者将之改编成故事、游戏、童谣……总之,一切以激活学生为出发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落脚点,以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为延伸点。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渗透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是经得起检阅的。

三、以生为本,高效渗透

(一)在欣赏导入中渗透

传统文化渗透到艺术课堂中时,并非“随时随地”,而是“该出手时才出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之间的有效关联”。教师必须紧紧抓住那些难得的、恰如其分的契机进行渗透,如,课初的“欣赏导入”阶段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教师做实做细“导入”环节,课堂就有了后续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就有了强大的支撑。

如,四年级美术“跟奶奶学手艺”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一段激情的介绍:“一个民间艺术艺人竟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项,竟然获得了‘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你知道她是谁吗?”通过教师的简介,剪纸艺术中“浑厚、粗犷、朴实”等因子与传统文化思想巧妙结合起来,自然,艺术的真谛和文化的传承变得清晰可见。

(二)在深入理解中渗透

精彩的导入之后,在进一步的课堂推进和深入理解中,也可以恰到好处地渗透传统优秀文化。所谓“深入”就是要透过教材的表层去体悟更深、更广的内涵,就是要步入到艺术课程的“关键地带”去揣摩、去涵泳——那里才有纯化道德的源头活水,那里才有可能逼近心灵的“悬崖”而引发省察;所谓“深入”,不是简单的叠加,不仅仅针对技能技法的提高,更针对道德的提高和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子的传承。

如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教学中,不仅仅是爱家乡,也是更广意义上的爱人民和爱祖国,乘机渗透“家国一体”和“家国情怀”,就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尝试探索。不妨通过多媒体呈现《红日》的精彩片段,或者创编一首赞美家乡的歌词等。由于这种探索不仅仅针对知识层面,也针对学生的精神层面,有不少有意思的生成点和延伸点,因而意蕴十足,更值得师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

(三)在现实印证中渗透

艺术的力量应该起源于课堂而延伸于课外的无尽探索之中,传统“文化基因”也应该注入现实而体现在鲜活的印证中,应该“适度比较、糅合和扩展,从内涵上向更多层面延伸”。其中,向传统文化延伸应该是其中有意义的选择之一。从现实印证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正效应,并长久地作用于学生的道德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内涵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视点。

如,课内学完“黄河船夫曲”,不妨在课外探索此首曲子的方言版,探索其他民歌之所以久久流传的内因,探索民歌在抚慰人心和滋养德性方面的作用……由此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厚重。教师应该做一个耐心的“追踪者”;通过艺术的熏陶,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内心有没有得到滋养,品性有没有些许的纯化,文化的传承有没有有效落地?这样的追踪愈到位,学生的收获愈丰硕;这样的追踪愈有力,学生愈有浓浓的人文味。而这,正是传统文化与艺术课堂深度融合中鲜明而有力的佐证。

在大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今天,艺术课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呈现出更加摇曳生姿的姿态,都应该指向更具现实意义和道德意义的课改方向。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高效的重构者——能够巧妙地把艺术、文化、传承等因子有效地重构为一体;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渗透者——能够把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成功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纵深“皱褶”里;最后,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厚重的拓展者——能夠引领学生在现实中印证传统优秀文化的巨大魅力和重要作用。艺术课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合的深处渐行渐深,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不断传承优秀文化,不断醇厚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张琼文.中小学文化育人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中小学德育,2018,(11):39.

[2]李萍萍,倪胜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认同教育:价值与现代转化路径[J].中小学德育,2020,(10):17.

[3]王积忠.经典滋养,不是单轨道[J].中小学德育,2016,(12):1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