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
2021-01-03王琰珍
王琰珍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越来越不可或缺。文章分析了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现状,从以课堂为中心,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以家庭为主线,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以网络为助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以经典为范例,丰富学生的阅读涵养四个方面入手,讨论了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策略;视野;途径;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9—0121—03
众所周知,随着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阅读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将“目光”仅仅局限到课堂,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如果将阅读的范围仅仅局限到教材,显然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想改变阅读现状,阅读要从课堂“走向”课外,将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现状分析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教师的阅读教学效果也让人担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阅读指导进入误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明确的指导目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的内容和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只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必考重点”和支离破碎的经典句段。“快餐式”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读得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语文素养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2.阅读方向进入误区。不能否认,适时利用互联网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了阅读途径。但是同时也将学生带入了阅读的误区,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阅读环境出现误区。教师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其实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因为教师的督促和同伴的影响,学生大多能自觉、主动地阅读;但是在家里,因为家长痴迷于手机而疏于关注和陪伴,使得孩子的“阅读链”中断,良好的阅读习惯“功亏一篑”,达不到预期的阅读效果。
二、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策略
1.以课堂为主阵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教师要将阅读课内外资源有机整合,既能丰富语文课堂,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1]课堂是教师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天地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会阅读的主要资源。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不要拘囿于课堂这块小天地,要善于以教材为中心向外拓展,让阅读“走出”课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如,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了解了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认识了一个健康、健壮、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祥子”。只是教师不能让阅读就此“止步”,要趁着学生对故事人物的热情,让阅读“走出”课堂,走进更深的阅读天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月牙儿》……以此进一步了解祥子的故事,了解老舍先生更多的作品。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阅读的范围更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美好期待。
的确,语文阅读教学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拘囿于教材。如果学生脱离了教材去盲目阅读,这样的阅读犹如“无源之水”,走不了多远;如果只是让学生拘囿于教材而读,这样的阅读亦“味同嚼蜡”。因此,教师不仅要坚守课堂这块阅读“阵地”,还要依据“有利地形”向外围拓展,让课堂阅读和课外资源“深情握手”,才能进入语文教学之“世外桃源”。
2.以交流为主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专家说:“阅读教学就是课内得法,课外受益,互相交流并分享阅读感悟,才是真正的阅读。”[2]所以,课堂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阅读还应以交流为主线,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才是高效的,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受益一生。
如,在《草船借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周瑜的嫉妒和暗藏心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神机妙算,进而延伸到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又超越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有利于展开讨论的话题,来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的欲望。这样,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阅读能力。
的确,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走向阅读密林的主要途径,而交流分享则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锻炼、得以提升。如果说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只是拨开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泉眼”的话,那么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则让学生进入一个阅读的新时空。
3.以网络为助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有学者云:“时下,‘大语文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确,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不能仅仅拘囿于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滞留于教材,应该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助力不可或缺,它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途径。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因为信息技术的助力而打开的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整合越密切,他们越能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习得技能、得到锻炼、受到滋养。
如,《七律·长征》的课堂学习,激起了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了解长征这一历史壮举的迫切心情。于是,借助网络,《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伟大的转折》《长征》等经典影视剧“走”进了教室。信息技术的助力、课外资源的融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学生的阅读内容得以丰富,这样的助力,让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资源有效整合,拓宽学生阅读途径,提高阅读效果。
当“互联网+”走进语文课堂,将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有效整合,让更多的课外阅读资源融入课堂,学生阅读的内容愈加丰富,阅读素养自然得到提升。这样,学生的阅读之“路”就会更加宽阔,阅读之“心”会更加坚定,才能在阅读的“路”上走得更远。
4.以经典为范例,丰富学生的阅读内涵。基于教材这个中心,交流这条主线,加上互联网的助力,将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鉴于当下文化市场上阅读材料的丰富多彩,阅读途径的自由开放,导致部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不加选择,而是尽情地“吸收”,讓阅读方向进入了“误区”。在课外资源的甄选和整合方面,既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向外拓展,还要以经典为范例丰富阅读内涵。
如,教师借《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向学生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拓展阅读《军神》《刘伯承》等文章,或许学生对这些作品不太熟悉,只要教师能够精心推荐、用心指导,并和学生一起阅读,就一定能让经典的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田。
的确,由于阅读的内容和方向不同,学生所吸收到的文本“精髓”也会不同。如果经常阅读一些没有“深度”的文本,学生看上去在读,其实效果不明显;如果经常接触一些有“营养”的文本,学生看上去读不懂,其实潜移默化也会受到影响。长期坚持,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有所提高,阅读思维会得到升华。他们不仅仅是看“热闹”,更是在悟“思想”。在这些经典的滋润下,不仅仅是语文课堂得以焕发生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正是教师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美好目标。
总之,虽然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阅读现状还不容乐观,但是只要以课堂为中心,以交流为主线,加上“互联网+”的助力和经典阅读的介入,就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阅读能力。当将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有效整合时,教师的阅读教学就会步入一个美好境界,学生的阅读亦会出现意外惊喜。
参考文献
[1]赵家瑞.阅读教学,应该以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为“起点”[J].语文天地,2017(10):54.
[2]陈智理.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的几点做法[J].文理导航,2018(14):63.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