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多元评价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2021-01-03郭红萍

甘肃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作文教学问题

郭红萍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阅读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而采用科学的、多样的评价方式,对提升学生作文素养至关重要。文章就学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指出了目前小学作文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多元评价;问题;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7—0112—03

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应该怎样去修改,进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自评兴趣,激发其自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小学作文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批阅,少沟通。作文批改是师生之间内心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但由于工作的繁忙,教师对作文的评价都是“单行道”,只是一个方向。在批阅作文时,只注重批阅形式,草草地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没有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没有与学生的认识沟通,引不起情感共鸣,达不到认识一致,导致评价效果不佳。

2.重详批,少面批。在工作中,不少教师觉得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的负责。一次作文批改,会花费教师两三天的时间,但作文本下发后,有70%左右的学生只看一下等级,根本不看评语。这种少了面批的批改,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相去甚远。

3.重批评,少表扬。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与评价都是教师的事情,再加上教师工作时间长、纵向对比多、爱生心切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标准高,要求严,期望大,很多时候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境来评价学生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总觉得学生应该达到他们心中期望的水平。在评价时,等级低,批评多,鼓励少,甚至让学生重写,严重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4.重指导,少评改。根据调查,在作文教学中,还有60%左右的教师不是指导、引领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而是在写作前不遗余力地给题目、讲结构、教方法、给题材、读范文,甚至用多媒体将其展示出来,一定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习作的思路,限制了学生习作的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由于没有时间再次梳理和思考自己习作的不足,借鉴学习他人的优点,以至于影响其习作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作文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没有参与评价过程。教师常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了《红楼梦》;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吟安一个字”,就“捻断数根须”,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评价的自主权,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没有感同身受,效果不佳。

2.单一评价打击了学生积极性。很多时候,学生厌烦作文,一方面是自己兴趣不浓,自卑有余,对写作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写作原动力;另一方面是遭受打击,不愿写作。有的教师在评价作文时,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学生打最低等级,甚至在作文讲评时,没有突出“闪光点”,只是一味抓学生习作的“软肋”,而且指名道姓,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作文评价维度单一。课改进行到今天,大部分小学生作文评改流程逆向封闭单一,学生丝毫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和申诉的机会,造成学生作文的好坏定性单一,评价维度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形成定性思维,写后不下功夫修改,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不利于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小学作文评价应对策略

1.自我评价,打好“当头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1]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强化学生的自我修改评价工作。要求学生习作完成后先自己修改,发现错别字和标点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改正;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斟酌,直到意思表达清楚明了;结构不完整的地方,要补充完善,做到结构严谨。长期坚持,学生就慢慢会改作文了,一方面可以“身临其境”,体会被尊重、做“小老师”的成功快感;另一方面,可以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我批判的意识,逐渐提高习作水平。

2.家长评价,下好“先手棋”。学生作文让家长评价,既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让孩子作文更贴近生活,产生写作动力。如,《我家是个动物园》《我学会了做家务》《妈妈,我有话对你说》等描写家庭生活的作文,学生有些写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祥和,有些写出了亲人间的亲情,有些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些将家人的性格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更可贵的是家长们的评价:孩子,做家务你还不够拿手,看来这生活的学问妈妈也要认真教你了;宝贝懂事了,感谢你能体会到妈妈的良苦用心!读着家长的评价,教师们内心感慨万千,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样不仅融洽了学生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会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3.学生互评,按下“快进键”。学生在相互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些评改作文的方法,个别作文水平高的学生还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指导其他学生解决评改中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发现作文开头精妙绝伦,就会批注:“开头别具一格,吸引了读者。”[2]发现用词准确,这样批注:“词语运用恰当,你积累的好词佳句真多!”发现作文结尾精妙绝伦,这样批注:“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真好。”学生在评价同学的习作时,过了一把当“小老师”的瘾,会激发其动脑思考、发现优点、判断优劣的激情[3]。

4.教师评价,激活“一池水”。教师是学生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该做到赏识鼓励,充满教育智慧。首先,评价要有鼓励性,善于在失败之中找亮点,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恰当地给予肯定,并准确地指出改进之处。其次,评价要有针对性,能让学生明白自己作文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写得成功,逐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再次,评价要有启发性,在作文讲评的过程中注重育人功能,教师可以在思想、行为方面正确引导,让学生在习作中传递正能量,升华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最后,评价要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要不落俗套,富有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同时,要加强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要为学生今后的努力指明方向,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应重视习作的批改与评价,鼓励家长、学生参与改评,创新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学生写作能力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2]郭慧君.巧用多元评价提高习作水平[J].语文园地,2018(11).

[3]吕丽.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2013(09).

[4]付萍.小学语文作文评价的重要性及策略探析[J].生活教育,2014(S2).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251)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作文教学问题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