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量词“条”认知偏误分析

2021-01-03赵心蕊张新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偏误量词留学生

赵心蕊 张新珍

内容摘要:量词作为外国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产生偏误最多的一种词类,是汉语教学的重点。本篇论文采用范畴化理论,分析“条”的量词范畴、原型和扩展成员等。统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外国留学生关于“条”的偏误语料,基于误代、遗漏、错序和误加四种偏误类型,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关键词: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量词 条 偏误 留学生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词类,量词教学也一直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根据普拉克特提出的“难度等级模式”①,在零到五级等级列表中,量词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位于第四等级,即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第一语言中没有。

与英语这种直接用名词单复数来表示数量关系的语言相不同,汉语的量词是用于表现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类,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通常又分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度量衡量词等小类,本文所探讨的“条”属于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是表示个体事物的单位,用于一个一个可数的事物②。

一.語义认知范畴

从字源上看,“条”是“條”字的简化字,《说文解字》③中,关于“条”的释义是“小枝也,从木,攸声”。“条”的本义就是指树木细小的枝条,后引申出具体和抽象两个名词义项,一是根据树枝的形状,引出“细长”,如《尚书·禹贡》:“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二是由于树枝根根分明,引申出“条理、条目”之意,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

值得注意的是,“条”的量词用法会保留其原有部分名词义。此外,“条”作为量词在搭配名词使用的时,我们发现这些名词会反映出趋同的特征。以量词“条”为例展开范畴化分析

1.范畴中心

量词“条”最早用于“典型长条物”,以此为“条”范畴的原型样本,向外围不断扩展延伸。根据范畴化理论,在同一范畴中,范畴成员根据其与原型样本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划分,越靠近中心位置的范畴成员,相似性特征越多。“条”与名词搭配选择后,所反映的事物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条”所搭配的事物呈长条状存在。如“一条绳子”,表示绳子呈细长状。而“一捆绳子”则表明绳子捆扎在一起。

第二,强调事物的孤立性。如“一条河”,着眼于河流本身,与河流所处的背景无关。

2.近距离扩展

范畴从中心成员向边缘成员扩展延伸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条”的近距离扩展情形如下。

第一,由典型长条物向一般长条物扩展。如“一条凳子”,凳子由凳子面和凳子腿组成,它虽然不是典型条状物,但是凳子的常规意象是一张长方形的凳面,下由四条腿支撑,且人坐在凳面上。因此凳子也被识别为长条状。作为认知主体,则可以用“条”来修饰。

第二,由非生命物体向有生命物体扩展。如“一条龙”、“一条蛇”等。

3.远距离扩展

“条”范畴也涉及到了抽象事物。“条”可以用于称量有条理,有层次的事物。如“一条建议”、“一条罪状”、“一条新闻”等,从表面上看,“条”已经不具备了[+呈长条状][+事物的孤立性]特征,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隐喻转喻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知。例如建议、罪状、新闻都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形状一般为长条状,在形状上符合“条”的特征,这是转喻促动。

“条”还可以通过隐喻用法,来表示抽象事物。如“一条命”,人的生命有开始也有结束,在时间和空间形成一定的长度,从而把生命比作一条道路。

个体量词“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壮大,不断完善的过程。“条”在初期主要用于“典型长条物”,后随着其称量范围的不断扩大,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条”的虚化程度也随之升高。

二.偏误类型

笔者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对“条”进行了精确检索。截止到2021年7月1日,关于“条”一共检索到了352条语料(含82条无效语料),根据“条”所修饰名词的特点,在对剩下的270条有效语料分析后,可以发现,“条”作为量词,用于长条状事物的语料是最多的占68.2%;用于抽象事物的语料较少,占31.8%。

通过分析,关于“条”的错误语料共有25条,占全部有效语料的9.5%。针对这25条语料进行偏误类型分析,主要分为以下4种偏误类型:误代、遗漏、错序及误加。下面笔者将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具体语料来展开分析(仅针对“条”进行偏误分析)。

(一)误用

在“条”的错误语料中,误用类型的错误语料是最多的,也是留学生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高达16条语料,占64%。

1.“条”与“种”的误用

*(1)爱好是爱好,可是对非吸烟者来说,烟味是一条焦味。

在交际过程中,量词的选择能够反映出说话人的计量性视角。焦味是无形的,在表达时,说话人根据视觉上烟点燃后烟雾的形态选用了条,而不是表示味道的种或股,这是说话人没有抓住烟味的主要特征而造成的误用。

2.“条”与“个”的误用

*(2)这条问题实在很难回答。

“条”范畴在认知中更侧重于称量有条理,有层次的事物。“个”的认知范畴更广可用于计量绝大多数事物。在这句话的语境中,并没有体现出问题的条理性,用“一个问题”更好。

3.“条”与“块”的误用

*(3)那本书告诉他们的地方什么都没有,只有立着一条牌子。

不同的量词在与同一名词搭配时,会凸显出事物不同的性质或特征,也就是凸显性视角。“条”侧重用于表示长度,如“一条横幅”。而“块”倾向于表示平面事物,更符合说话人对牌子的认知。

(二)误加

关于“条”的错误语料中,误加类型的错误语料共有3条语料,占比为12%。

*(4)我还记得爸爸带着我小孩过小河,我们钓条鱼,采集花。

“钓条鱼”中“条”可以省略,“钓鱼”更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也体现出词的双音节化趋势。

*(5)……我们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其他人的权力,应该变成一条的心……

两个人一条心,通过隐喻表示要团结协作。在量词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式,在“一条的心”中“的”字误加,不仅冗余还会造成语法错误。

(三)遗漏

关于“条”的错误语料中,遗漏类型的错误语料共有3条语料,占16%。

*(6)……突然一以前不存在的一河从山上流下来,大家一看就无比高兴地跳起来。

“突然一”应该是“突然一条”,“一河”应该是“一条河”,它们都遗漏了量词“条”,不符合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

*(7)在东京的一街内,如果发现吸烟的人,公安人员马上注意。

“一街”应该是“一条街”,不符合“数词+量词+名词”的要求。

(四)错序

在25条错误语料中,关于误加类型的错误语料最少,只有2条语料,占8%。

*(8)……反正我吃了乌冬几条了……

乌冬指乌冬面,“乌冬几条”应该是“几条乌冬”顺序错误。现代汉语中量词一般放在前面修饰名词。古汉语中则相反,量词或省略或放在后面,如“一帆一桨一渔舟”,“赐米一斗”。

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条”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偏误,偏误率将近百分之十,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

三.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量词使用偏误的原因有很多,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习者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存在不足

教材方面,笔者通过选取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1—4册,来举例说明。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初中级阶段,生词表中共出现70个量词,在1—4册中分别出现量词22个、27个、14个及7个,整体呈递减趋势。另外课文中出现的量词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的。

量词“条”将在《新实用汉语课本2》中一共出现了3次,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学习三个义项:“strip”、“long narrow piece”和“a measure word for objects like rivers, dragons,trousers”。可以發现,在教材中关于“条”的讲解过于简单,且区别不大。并没有涉及到“条”在抽象名词中的用法。教材中的课后习题缺乏与量词相关的练习,很难做到讲练结合。这都是教材中需要改善的地方。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中所收录量词多达789个,而教材中所涉及的量词数量是远远不足以覆盖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所需的量词数量。

(二)学习者使用不当

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目的语规则泛化,指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所造成的偏误。要知道量词的搭配规则非常繁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量词搭配有一定的积累,而不只是满足于对量词含义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偏误。目前量词的“个化”现象日渐严重,留学生习惯用“个”去表达所有量词含义,就是因为他们对“个”的范畴在认知上产生了偏差。

第二,母语负迁移,也就是指套用母语的搭配规则。许多国家的母语中是没有量词的(印欧语系),因此在量词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遗漏的现象。有些国家的语言有量词这类语法现象,但量词的使用规则是不同的。如“条”在日语中,用“本”来表示其含义。在语义扩展后,二者的使用范畴出现偏差,后者还可以用于计量瓶装液体,武术比赛等。此外,在汉语中,“条”可以用于动物,如“一条狗”,但在泰语中,动物有专门的量词表达。

第三,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影响,学生为了避免造成错误,而选择进行回避或简化,回避比较复杂的易混淆的量词,选择相对简单的量词。有些留学生也会选择“数词+名词”的表达方式,这更接近于古代汉语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用法。

四.应对策略

量词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我们要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

(一)以理论为基础,用理论引导教学实践。

理论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也能完善理论,形成积极的正循环。认知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就是很好的例子。范畴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代表性量词,加快学习进程。构式理论可以深化学生对于量词使用条件的理解。转喻和隐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量词在抽象名词中的选择和搭配。通过基本认知域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对量词进行分类。

(二)以教材为媒介,系统性和实用性并举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量词教学的系统性,按照量词的使用频率和难度循序渐进。不能仅仅将量词作为生词看待,还要注意量词的使用语境。将意思相近的量词放在一起,通过不同搭配,帮助学生感知意义上的区别。增加课后习题中与量词相关题目的比重,讲练结合。

(三)以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选取,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对量词教学不够重视,那么学生也很难去主动学习和使用量词。教师在量词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局限于讲解课本中出现的量词释义,还可以从汉字的源流讲起,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汉字种子,带领学生体会汉字的历史。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复习之前学习的量词,带领学生对意思相近的量词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量词搭配系统。

综上所述,量词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发现留学生在学习和运用量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偏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对量词“条”的认知分析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5-108.

[2]郭晓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6.

[3]吴宏星.韩国留学生汉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调查研究——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6):106-109.

[4]伏学凤.初、中级日韩留学生汉语量词运用偏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29-32.

注 释

①[美]盖苏珊,[英]赛林克:第二语言习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②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③柴剑虹,李肇翔主编:《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偏误量词留学生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