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软小冰程序写诗特点的研究

2021-01-03叶宁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象人工智能诗歌

叶宁欣

内容摘要:2017年,人工智能写诗程序小冰举办了其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的发布会,随后在《华西都市报》上开设专栏“小冰的诗”,引发文学界热议。通过对小冰写诗程序的考察,可以发现小冰在诗歌生产上具有快捷高产等特点。以其诗集为文本,利用文本细读法和比较研究法能够分析出小冰写诗在意象使用和语言形式上的局限性,由此对人工智能写作能否代替人类文学创作进行阐释。

关键词:微软小冰 人工智能 诗歌 意象 语言

曾有观点认为,在机器人生产大幅度取代人类劳动的时代,文学创作是人类能够守住的最后一方净土,特别是诗歌创作。因为诗歌通常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对语言的要求极高。写出一首佳作不仅需要灵感,还需要作者具备对日常生活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而在2017年,微软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小冰“宣布”它可以写诗了,并于同年发行了其原创诗集。小冰出版诗集、开设专栏似乎宣告人工智能成功参与到了人类感性、情感领域的创造,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一.小冰写诗的概念界定

正如《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诗歌是一种讲求韵律并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或反映社会现象的文学体裁。提及诗歌创作主体,人们往往默认是具备自主意识的、有生命的人。然而,小冰的出现让这一常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出版了诗集,那么小冰就可以被称为“诗人”。而小冰的开发团体也将小冰定义为“诗歌的创作主体、情感主体,是一个具有自主心理活动、可以自主进入灵感状态、怀有创作冲动的存在者。”[1]

对此,笔者并不认可。因为小冰根本就不是人,即使它被赋予了一个十分人性化的名字,小冰也仍然是货真价实的科技产物,而不是一位有血有肉、有创作激情的诗人。

小冰是人类试图让人工智能生产出高水准诗歌而开发出的一个工具。工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工具本身却没有创造性。在本质上,小冰的诗歌仍然是人类选择和人类创造的结果,而小冰写诗,也只是程序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它写诗而已。因此,小冰并非如它的开发团队所定义的那样“是一个创造主体、情感主体,是一个具有自主心理活动、可以自主进入灵感状态、怀有创作冲动的存在者。”[2]而把小冰生产诗歌的活动叫做诗歌“创作”也是不恰当的。在文学领域,诗歌创作的主体仍然是人类,而不是人类开发出的人工智能程序。

二.小冰写诗的生产特点

唐代诗人贾岛《送无可上人》中的名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历来被人称赞不已。宋代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谓贾岛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大意是这两句诗是诗人潜心思索了三年后才吟出来的,因此吟成时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此外还有方干的“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诗句都充分说明了诗人创作过程的漫长与不易。从识文断句开始,诗人若要写出一首佳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在小冰这兒,写诗并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与人类诗歌创作活动相比,小冰写诗具有快捷高产的生产特点。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在电子设备上打开“少女诗人小冰”并上传一张图片作为小冰写诗的“灵感”,点击“开始创作”后,小冰就能够立即投入工作。与此同时,人们可以从屏幕上观察到小冰的诗歌生产流程:“意象抽取”——“灵感激发”——“文学风格模型构思”——“试写第一句”——“第一句迭代一百次”——“完成全篇”——“文字质量自评”—“尝试不同篇幅”——“完成!ALL DONE”。无需一分钟,小冰就能够一次性生产出中、长、短三首不同篇幅的诗歌,如此高效的写诗能力无疑是人类所不具备的。

小冰的诗歌生产过程和人类的诗歌创作过程十分相似。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一定的创作能力,然后才能在灵感来临之际抓住时机完成创作。虽说最终创作一首诗歌所花费的时间因人而异,但若从识文断字开始,纵使是天纵奇才,至少也需数年。而小冰从学习写诗初始,就具备快捷高效的特点。小冰的开发团队表示:“小冰学习了1920年后519位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作,并且反反复复学习了10000次,一次学习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只需要100个小时,而换成人类则大约需要100年。”[3]在人们上传图片后,小冰就可以通过设计好的程序,对图片中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和加工,利用语义生成技术完成诗歌生产工作。

此外,小冰写诗并非出于它的主观意愿,它的创作活动完全由人类操控。只要满足某样客观条件(如能联网等),小冰就可以在人类有需求时第一时间生成诗歌。因此小冰写诗,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被动的服务型写作。

但人类则不同,一个人的创作欲望是不可能被控制的,只要他愿意,总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更多的作家,是为自己写作而非服务于某一个特殊群体。作家余华在《活着》的附录中就写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三.小冰写诗的内容特点

从古至今,意象就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独特思维方式的代表成分。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小冰具备从图片中汲取信息、生成意象和完成诗歌创作的能力。人们可以同时看到作为小冰写诗灵感的视觉画面和根据画面生成的主要意象,这为分析小冰写诗在意象使用上的特点提供了依据。

对于不同的图片,小冰根据图片而生产的诗歌是不一样的,例如小冰生产出的诗歌是这样的——“有人说我的快乐是自然的末流/泉水崎岖的道路/织成灿烂的水底/那里是人们的弱点吗”。通过图文比较,可以看出小冰只从图片中选择了道路这个意象一笔带过。诗歌结尾的设问既没有写明向谁提问,也没有暗示读者答案。且诗歌主旨与“校园秋景”没有任何关系,似乎只是在单纯抒发某种不愉快的情绪。

另外,小冰生产出的诗歌如下——“微凉中我生命之花灿烂的时候/发觉了梦中甜美的爱情/可是这世界不该有罪恶/明天的路都化作了天上的星/昔日的美梦是美丽的/要把他看作人们的心爱的人”可以看出,小冰在写诗时还是只选择了道路一个意象匆匆带过,对于其它意象如地砖、高楼、升旗台等意象则有意规避。

笔者认为,小冰在意象选择上的单一性主要与其学习对象的局限性有关。上文提到,小冰学习过的诗歌主要源于1920年至80年代的519位诗人。因此小冰在选取意象时自然会偏向那些诗人的主流风格。因而在小冰的诗作中,我们也看不到90年代后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意象。

此外,小冰的诗歌在语言方面也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语病较多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以《阳光失了玻璃窗》中的作品为例,在分析“这孤立从悬崖深谷之青色/寂寞将无限虚空/我恋着我的青春/你是这世界你不绝其理。”[4]之后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在语法上存在明显的成分残缺与搭配不当的问题。首句的主语是“孤立”,但后面缺乏与主语“孤立”搭配的谓语,而“从悬崖深谷之青色”是状语,状语后也缺乏了必要成分,让人读来一头雾水。

笔者认为,虽然诗歌是一种更加强调文学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文学体裁,但是若一味扭断语法的脖子,只能使诗歌丧失基本的语义逻辑。而优秀的诗作即使有意识地打破语法的囚笼,却不会走向极端。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颔联“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只有四个名词并列,没有构成独立的句子,从语法上说并非完全正确。但这并不妨碍读者理解诗意,反而因为语法的省略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然而小冰的诗歌,在语言上常出现较多的病句、残句,读者们对于这样的诗,大多只能“望诗兴叹”。笔者认为,一首让人无法理解和深入鑒赏的诗歌,无论如何是不能称之为好诗的。

与真人相比,小冰等人工智能写诗程序具有学习效率高、模仿能力强、写诗速度快等特点。但其诗作存在多病句、残句、意象选取单一等不足。虽然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小冰写诗只是在当年引起了一阵轰动,之后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人工智能从事文学生产活动的浪潮。在文学创作领域,笔者认为,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尽管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惊人,但是优秀的文学创作毕竟不同于工厂的流水线生产,人类在文学创作上的主体地位并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即使人工智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进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但人类应该正视人工智能在学习速度、模仿能力、语言创新上的优点,力求客观地看待人工智能进行文学生产活动,更不应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是可以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的。笔者认为,人类最好能够与人工智能达成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人工智能更好的为人类的文学创作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J].中国报道,2017,07(No.160):94-94.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王玉.浅析人工智能写作引发的文学危机——以《阳光失了玻璃窗》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039(004):P.76 -79.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意象人工智能诗歌
人工智能与就业
诗歌岛·八面来风
数读人工智能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