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谖客孟尝君》文本结构的多元化解析

2021-01-03内容摘要:《冯谖客孟尝君》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文,该文在情节结构方面采用了三叠式、逆转式、对比式、递进式四种类型,这四种方式交叉运用使文章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分析《冯谖客孟尝君》的文本结构,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内涵,同时为研究先秦历史散文的戏剧性提供了一个极具价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多元化

季 内容摘要:《冯谖客孟尝君》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文,该文在情节结构方面采用了三叠式、逆转式、对比式、递进式四种类型,这四种方式交叉运用使文章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分析《冯谖客孟尝君》的文本结构,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内涵,同时为研究先秦历史散文的戏剧性提供了一个极具价琴

内容摘要:《冯谖客孟尝君》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文,该文在情节结构方面采用了三叠式、逆转式、对比式、递进式四种类型,这四种方式交叉运用使文章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分析《冯谖客孟尝君》的文本结构,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内涵,同时为研究先秦历史散文的戏剧性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视角与切入点。

关键词:《冯谖客孟尝君》 文本结构 多元化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四》,历来为文人学士传诵,主要讲述了冯谖在孟尝君家作食客时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巩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故事。通过对其文本结构的分析考察,我们发现该文采用了三叠式、逆转式、对比式、递进式四种结构类型,这四种方式交叉运用使文章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三叠式

三叠式是指在一个故事里,或同样的场面出现三次,或类似的情节出现三个,从而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一系列的三叠排比结构,使得文章酣畅生动、意味深长。

三歌三应三变: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因待遇极差,于是“弹铗三歌”。一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面对冯谖的三次要求,孟尝君作了三次回应。一应:“食之,比门下之客”;二应:“为之驾,比门下之客”;三应:派人供给冯谖母亲的食用,“无使乏”。与此同时,孟尝君左右之人在行为态度上发生了三次变化:一歌之后,“左右以告”;二歌之后,“左右皆笑之,以告”;三歌之后,“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三问三答:冯谖从薛地归来复命,孟尝君与他进行了三次对话。一是孟尝君问:“责毕收乎?来何疾也?”冯谖收债之快令孟尝君既惊又喜;冯谖答:“收毕矣。”冯谖的回答简洁明了,显示了他从容不迫。二是孟尝君问:“以何市而反?”说明孟尝君对冯谖所买之物甚是好奇;冯谖答:“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冯谖的回答有理有据,显示了他观察细致、大胆决断的性格。三是孟尝君问:“市义奈何?”说明孟尝君对“市义”之举既不解又不屑;冯谖答:“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的回答直言不讳,显示了冯谖重视民心的远见卓识。从这三问三答,可以看出孟尝君虽然出身贵族,却只懂得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缺乏政治远见;而冯谖虽然出生低贱,生活困窘,却具有深层的忧患意识,善于远谋。

三窟:冯谖精心筑就“三窟”,使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第一“窟”是冯谖假托奉孟尝君之命,烧掉薛地百姓的债券,为孟尝君为孟尝君赢得薛地百姓的拥护。第二“窟”是冯谖说服梁王聘孟尝君为相,以提升孟尝君威望,给齐王以危机感,迫使齐王重新任用孟尝君。第三“窟”是让齐王在薛地建立宗庙,以此来保证薛地的安全无忧,也进一步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

二.逆转式

林纾曾说过:“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头布袋。”为了产生曲折委婉的效果,作者在情节运行发展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反转,使冯谖这一人物形象在逐层转折中推进加深。开始冯谖在众人的心里是个“无好”、“无能”之人,等到孟尝君征求门下食客有谁能为他去薛收债时,出现逆转,在无人前往的情况下冯谖毅然自荐,听闻此事的孟尝君笑着说:“客果有能也”,显然这时的孟尝君否定了冯谖的“无能”。接着又转写冯谖到薛地后,一把火将债契烧了,没有收回债款,孟尝君心生不悦,再次质疑冯谖的“能”。正在令人顿生疑惑之际,作者笔锋一转,将时间推进到一年后,写孟尝君被齐王免职,失意地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却看到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确定了冯谖的“能”。但在孟尝君陶醉于“市义”所取得的成就时,作者又轻轻宕开一笔,写冯谖提醒孟尝君“未能高枕而卧”,并主动提出替孟尝君再凿二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至此孟尝君完全信赖冯谖的“能”。通过层层曲转,读者随同孟尝君的感知对冯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彻底颠覆先前冯谖的“无能”形象,为冯谖的“能”注入了具体的内容。这种逆转的结构艺术不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内在张力及传奇性,而且突破了情节发展的自然平稳状态,使文意变得跌宕起伏,曲折有味。

三.对比式

《冯谖客孟尝君》中多处设置了二重对比:①不同阶段冯谖形象的对比。前期的冯谖是个毫不起眼、贪得无厌的平庸之辈,后期的冯谖是个知恩图报、有胆识、有谋略的策士。造成前期不良形象的原因在于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不了解孟尝君,于是藏才不露,用“弹铗三歌”来试探孟尝君是否乐于养士,由此也反映出冯谖为人谨慎的一面。②孟尝君与其左右之人对冯谖“弹铗三歌”反应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表现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乐于养士以及左右之人的以势利量人。③在出文征召会计前后孟尝君对冯谖不同态度的对比。之前孟尝君因冯谖“无好无能”而“贱之”,未曾与他见面;当无人愿意去薛地收债而冯谖甘当此任时,孟尝君不仅认为冯谖有才能,还召见了冯谖并当面向他道歉。这种前后态度的反差显示了孟尝君知错能改、礼贤下士的性格特点。④孟尝君家里“三多”与“一寡”的对比。文中通过冯谖之口描述了孟尝君家珍宝多、狗马多、美人多,所缺的只有“义”。这种对比性的描述充分说明了孟尝君只重视物质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⑤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前后反应的对比。开始孟尝君根本不懂冯谖“市义”的意义,所以他会生气,甚至拒绝与冯谖深入交谈,“诺,先生休矣”。可当他失势回薛地看到夹道相迎的百姓时,终于明白何为“市义”,感触颇深地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这种对比显示了孟尝君的狭隘浅见和冯谖的远见卓识。⑥齐王对孟尝君前后言行的对比。开始齐王以“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为由罢免了孟尝君,后听到梁王要重用孟尝君,于是“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齐王前后言行的转变进一步凸显了冯谖的外交能力与足智多谋。

四.递进式

《冯谖客孟尝君》递进式体现在三方面:①文章前半部分作者将冯谖的不良形象与孟尝君左右之人的情感反应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开始写冯谖因贫乏寄食孟尝君门下,紧接着又描述了冯谖“无好”、“无能”,接下来又写冯谖三次提升自己的生活待遇,先是要吃鱼,再是出门要乘车,进而发展到要求供养其母,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作者通过不断贬低冯谖的形象,将一个生活困苦、毫无才能还满腹牢骚、贪婪不知足的庸碌小人赫然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的反感度不断强化,从轻慢到讥笑进而发展到厌恶。作者将冯谖的不良形象与左右之人的反感自然完整地联系起来,在情节的发展中平稳加深、层层接续。②全文叙写冯谖的智谋有一个渐次深化的过程。文中冯谖的智谋展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弹剑而歌,第二次是焚券市义,第三次是西游梁国,第四次是立宗庙于薛。难度一次比一次强,影响一次比一次深。③先设疑后释疑。作者在文章开头设下悬念,让每位读者心存疑虑:无好无能的冯谖为何敢提出那么多要求?孟尝君收留无好无能的冯谖能起什么作用?带着探究的心理,跟随故事情节的推进,直至文末读者才重新认識了冯谖,被他的才干和智慧所折服。由此可知,先前对冯谖的贬抑是为后来冯谖的一鸣惊人埋下伏笔。这种先设疑再释解,使读者在接受心理上先紧后松,在故事矛盾冲突尽被解决后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综上所述,《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在结构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这种多元化的结构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故事曲折生动、情节跌宕起伏、构思新奇巧妙的重视,而且增强了历史散文的戏剧性,使冯谖这个策士形象显得完整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罗淑珍.民间故事“三叠式”结构解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74.

[2]林纾.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89.

[3]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会,1998.

[4]殷丽萍.《战国策》写人艺术探微[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149-150.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对外并购:数量下降,结构日益多元化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