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及其形成原理对美术教学实践的启示
2021-01-03阮春闳齐龙腾
阮春闳 齐龙腾
摘 要:在新时期,国家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体育、美育、劳动走到台前,“双减”政策的实施,也加速了学生全面发展,给美育带来了契机。目前,研究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美术教师较多,但研究艺术学规律的并不多,研究美学及其教学应用的教师更少。基于此,通过从美的基本形成规律,学生审美心理基本构成,以及如何运用两者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美术教育工作提出设想和思考,对于美育或者美学和教学关联部分的研究或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且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育;美学;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3-0020-03
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15日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实现学校美育育人价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多停留在美术技能技巧层面。虽然也有不少教师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通过美术教育如何实现美育价值,基本处于朦胧状态。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开展了美术教育,学生自然能够获得审美发展,至于如何获得、获得多少、如何做更有效,却考虑较少。这和目前学校美育层面的,关于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较少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本文拟从美的基本形成规律,学生审美心理基本构成,以及如何运用两者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美术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思考,供大家批驳或触发更深的思考或探索,借此促进基础教育中美育理论的研究。
一、对“美”及其形成原理的探讨
“美”很难把握,对待同一样东西,有人说美,可另外一些人并未觉得其美。因此,美是没有标准的。但是对于某些东西,多数人又都觉得美,似乎有标准。这让大家对“美”这个问题很困扰,历代哲学家、美学家或心理学家都对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有人从审美对象上描述“美”,认为有秩序的、和谐的东西就是存在着“美”的东西;有人从客观存在角度描述美的形成,认为美的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人从主观的角度描述美,认为即使客观存在,审美的人主观没有发现“美”,依然不可能出现“美”;还有人认为“美”的形成是主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美是怎么形成的,都是谁在起着作用呢?
客观世界中肯定存在着能触发人美感体验的事物,如美丽的风景等,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感受认可与否而变化的客观存在。但是美感的形成,自然也需要通过审美的人的感知后,引起他的某种情愫的变化,或者联想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以,美的形成应该是主客体发挥作用。对审美对象的主观关照,其实也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非功利的、情感上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美来关照世界的关系。审美主体在关照客体的美时,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在美的欣赏中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或不美,无需理性思考,具有审美直觉性;美也总能给人带来某种情感体验,审美也具有情感性和愉悦性。
二、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美的形成是主客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本质上说,审美是人关注世界做出美的评价的一种方式,对同一事物存在审美差异是正常的事。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观赏者)的经历、个性、关注点、所处社会时代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判断。细究起来,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应由三部分共同塑造而成,一是人类长期在与自然环境交互实践中,形成的某种潜在于独立个体心中或潜在于人类生物群基因中的共有东西,比如:对视觉对象的主次、虚实、方向、动势、色彩等的判断和直觉解释,或者对声音的强弱、急徐以及音色的直觉判断和解释;二是在同样文化背景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共同审美爱好,如某地域的民间美术、某阶层如士大夫的文人画、具体时代的影响等;三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因爱好、个性、经历而形成的个性化的审美心理结构,这三者共同塑造了一个具体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这个审美心理结构是人类及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既具有某些基础层面的相似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这就较好解释了开篇所述的,为什么某些东西有些人觉着美,有些人觉得不美等一系列问题。
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发展性。个体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审美心理结构依然会发生变化。如看到一个新的展览或者画作,有了新的审美体验后,这个审美心理结构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且长期、大量供给某种类型的“营养”,对于塑造出某种类型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个性品格,具有直接的关系。如清代中国画家第一次见到西方写实油画时,许多人都说其画的很真实,但是是“卖弄绘画技法而已”;一个从未见过中国画的学生,且长期受西方绘画样式、观念的影响,忽然看到中国画会觉得很新鲜,但不一定会喜欢。所以,在审美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知道”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有熟悉、認同等不同层次。
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具有求新性。一个基本推断是:个体判断美的最佳分寸是既被审美心理结构所熟悉和认同,又需适度高于审美心理结构的熟悉认同。这和人的视觉心理有关——每天人的大脑要处理太多的视觉信息,为了避免“死机”,人类对熟视的东西会选择概括处理或弱化处理,会对新鲜的东西作出判断——这是生命体的生存策略。因此,创新是艺术的根本。革命性的艺术新样式在出现之时,多数可能不被认可,但是由于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具有社会实践的可发展性,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真正的艺术会成为人类审美文化中的一部分,被多数人认可并作为区域性文化成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还可能进一步成为判断客观世界或行为规范的标准之一。
三、审美多样性
对美的喜好和认同具有多样性,且原则上没有高下之分。它和人的长期社会实践相关,或者说,与实践、受教育、自我选择等综合因素有关。但是,美也具有和谐性,从视觉感知和心理角度来看,常常是能够引起人舒适体验的视觉联想的形式和色彩更具有美感,反之美感值减弱。而且,喜欢雅致感觉的多为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这大抵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对各种不同的观念较能认知和理解,从而更为包容,在审美上也表现为不愠不火,更喜雅致。
我国古代有人把山水审美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精神层次。从眼睛上看到的表面美进而到人内心的审美满足,再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富诗意又具哲理。也可说是视觉愉悦(愿意多看)、内心感悟(美的叹服)和精神同化(修养)三个审美层次。归根结底,其实美的教育不仅是视觉层面,深层是对人的影响。因此,作为美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基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
四、对美术教学的启示
(一)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塑造学生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是逐渐形成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发展变化很快。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所有课程,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选择什么课程资源尤为重要,一定要精选、优选、多选我国传统艺术精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学生是成长的人,审美心理结构更是处在发展中。目前,我们倡导文化自信,要多提供给学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营养,而不是一股脑的使用西方的东西。长期使用西方的东西,学生会觉得那些东西好,对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却视而不见。因此,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思维方式和美学观培育学生尤为重要。这也符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的第一条第二款:“坚持正确方向。将學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二)利用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特点开展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在欣赏名作时,对于某件具体的作品,有些学生觉得好看,有些学生就是觉得不好看。许多教师也很困扰,是想尽办法让学生最后的观点都趋同于肯定这件作品,还是保持学生的审美趣味不变?或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它是名作,但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审美观点?
既然个体审美心理结构是由三部分共同塑造的,那么在美术教育中可以辩证对待,作为人类天生部分可以通过学习识别和分析视觉形象来强化,如主次、虚实、含义、结构、气氛等;对于社会或者区域共同文化,需要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品创作年代、艺术家生活社会环境、审美趣味、个人审美追求、艺术观念等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作品的价值、意义和群体的审美追求;从个体层面,要适度保护并尊重个体对作品的深入体验、推敲、精读以及表现出的好恶,这些都是正常的。从这三个角度把握,即可相对准确地把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部分的操作重点和分寸。另外,要重视学生的美感体验。美术欣赏中,审美体验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观看和体验美术作品,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整体把握美术作品更重要,因为艺术作品是整体对审美主体发挥着作用。整体对待美术作品,可以关注美术作品的整体气氛、色调、气韵等,还包含作品的形式构成、构图等。许多教师教学中类似于看图识物式的欣赏或者浅尝辄止,教师泛泛讲一讲对于深入赏析一件作品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