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施对策

2021-01-03江德伟

成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施对策初中

江德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要求学校在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就成了初中学生教育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就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施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实施对策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过程,既承接了学生从小学转变到更高阶段的学习过程,还要培养学生为更高阶段学习的途径。在此阶段,教育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进而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

1九年级班级德育管理的内容及目的

新课改要求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其中就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德育的主要内容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等,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其次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领导方针;三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努力提高自我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意识;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及文明习惯,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让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或者公共场合,都能够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则,让学生做有教养的人,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奠定基础,指明方向[1]。

2 对班级德育管理的对策

2.1明确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工作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像刚升入中学的学生那样羞怯,经过两年的学习生活,他们对校园环境已经很熟悉,因此针对九年级学生开展德育课,应该主要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观,做到对同学友善,对老师尊敬,对自己负责。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将其核心理念贯彻到行动上,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班级规范,营造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行为上有规矩可循,有目标可追;其次,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从自身做起,遵守班级规范,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最后,学校要积极安排各种有效且生动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配合活动。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歌舞表演、小品相声等形式,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参与表演,不仅缓解了中考带来的压力,还能更深层次的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及目的[2]。

2.2 通过加深体验的方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大多数学校为了保证学生中考的成绩,德育课的开展只是限于课堂中教师的言语教导,不具备操作性,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九年级的学生本身就处在中考的压力之下,如果只是依靠老师单纯的言语教导,不仅不会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还会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还应该通过德育教育适当地为学生缓解压力,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比如老师可以抓住世界环保日,组织学会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以环保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意见,或者组织学生展开关于环保主题的演讲,歌舞小品的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促使学生加深环保意识。再比如抓住植树节等国际节日,组织学生对校园及周边开展植树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自然灾害危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影视资料等,让学生深刻体会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

2.3正确评价学生及学生的道德行为

初中阶段的学生到多都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而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正确引导及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能够正确的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该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3]。要结合学生的成績,但不能只依靠学生的成绩,从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成长氛围。当然也不能一味地鼓励和表扬学生,适当的批评教育也能够有效规范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但是老师要注重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成绩不理想,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他们本身因为成绩的问题就导致内心极其敏感,因此老师要做到对所有同学都一视同仁,批评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对成绩差的同学进行批评鼓励,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然后自觉的改正自身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应该是家庭及家长的责任。学生性格的养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家庭氛围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一方面能够让老师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老师在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向家长传达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引起家长对学生道德教育及性格培养的重视,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而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老师必须从以上方面入手,并且积极与其他任课老师配合,协同开展德育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娟.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2):291.

[2]刘传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试题与研究, 2019(5).

[3]马元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对策[J]. 中华少年, 2019(17):202-202.

猜你喜欢

实施对策初中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构建探析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