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传承经典”:电视综艺《诗·中国》的主题与传播策略创新

2021-01-03军,李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国安徽情怀

程 军,李 莉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230030)

一、《诗·中国》节目的推出

近年来,以传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诗词类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升温,在观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观赏热情,其中像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收视热潮,至今热力不减;各地方卫视推出的《中华好诗词》(河北卫视)、《诗书中华》(东方卫视)、《唐诗风云会》(陕西卫视)、《向上吧!诗词》(浙江卫视)等诗词类综艺节目,也因其各自的编排特点和地域特色而收获了较好的口碑和关注度。而近期由安徽卫视精心打造的《诗·中国》隆重推出并闪耀荧屏,又为这股文化类电视综艺热潮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诗·中国》是由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诗刊》杂志社制作和推出的诗词类电视综艺,2019年10月13日在安徽卫视的晚间8点黄金档首播,每周日播出一期,到12月1日晚共播完第一季的八期节目。节目自开播以来,在国内诗词类电视综艺节目接近饱和的荧屏市场上仍然表现强劲,一度受到全国观众的热捧,同时在各大媒体平台收获了不俗口碑。据美兰德蓝鹰指数显示,10月27日《诗·中国》在当天晚间黄金档电视节目的综合指数为55.36,排名全国第三。[1]截止到11月中旬,《诗·中国》相关视频的播放总量已突破2.8亿次,相关内容先后6次登上腾讯平台、新浪微博和抖音的话题热搜榜。[2]同时,《诗·中国》还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重点扶持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意选题和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项目,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诗·中国》短时间内能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不凡的收视成绩,与创编人员对节目内容的精心打造和对节目传播路径的开拓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在“注意力稀缺”的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只有在内容、形式和传播路径上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获得收视成功。具体来说,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节目的主题内容设计与传播推广策略两个方面。

二、《诗·中国》内容的创新设计

中国是诗歌的泱泱大国,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杰出诗人和优秀诗作。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也带来了中国诗歌内容和主题的广泛性,举凡宫廷政务、边塞征战、田园农事、羁旅行役、婚恋闺怨、写景咏物、怀古送别、读书品文等主题和内容,无不在中国诗歌中得到了充分表达。在诸多诗歌类型中,以表达忠君爱国、抒发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诗歌及其爱国诗人在诗坛上拥有特殊的位置和影响,如与祖国共存亡的屈原和《离骚》、每饭不忘君国的杜甫和《春望》、精忠报国的岳飞和《满江红·怒发冲冠》、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和《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临终不忘恢复中原的陆游和《示儿》、坚贞不屈的文天祥和《过零丁洋》、铁骨铮铮的鲁迅和《自题小像·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在中国诗坛和民众心目中都拥有远较其他类型的诗歌及其诗人更为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真切地道出了中华儿女对家园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民族、祖国的深深眷恋。这种孺慕之情、家国情怀已深深嵌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深层心理和情感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典型文化心理与精神倾向。所谓“有中国诗的地方,就有我心心念念的故乡”,正是因为在诗歌与家国情怀、爱国思想等民族精神之间建立了一种血肉联系,这类主题的诗歌才能够激起民众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才为民众所热爱而传颂千载,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永远在中国诗坛和文化园地中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

(一)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正是为了展现和弘扬中国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诗·中国》高举“向民族精神致敬”的大旗,将“传播诗歌之美,领略中国情怀”作为节目的宗旨,并将这一宗旨贯穿、渗透于《诗·中国》第一季八期节目的8个主题和56篇经典诗作之中,成为串起这些名诗佳作的一条红线。8期节目的主题依次为“中国之恋”“壮志凌云”“英雄本色”“青春之歌”“守望家园”“乡愁流韵”“巾帼芳华”“梦想之光”,每期节目集中一个主题,分别从各个侧面展现出中国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如第一期“中国之恋”,通过选取杜甫的《春望》、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歌名篇进行赏析,表现了经典诗歌中深沉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期“壮志凌云”通过对曹操《观沧海》、杨炯的《从军行》、陆游的《书愤》等诗歌名作的品鉴,热情讴歌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献身祖国的理想主义情怀;第三期节目“英雄本色”则通过对《秦风·无衣》《念奴娇·赤壁怀古》《过零丁洋》等诗作的鉴赏,赞颂了回荡在中国诗歌中慷慨激昂的英雄情调和浪漫主义情怀。另外,第四期节目选取的《青春万岁·序诗》和《现代化和我们自己》、第五期选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和《长江从我的窗前流过》、第六期选取的《松花江上》和《母语》、第七期选取的《木兰辞》和《满江红·小住京华》、第八期选取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最高处的漫步》等诗歌作品,也都无不传达出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昂扬的民族精神。笔者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一季共56篇入选诗作进行了统计,在这些诗歌(含标题)中“中国”共出现了40次、“祖国”共出现了20次、“乡”共出现了13次、“家”共出现了11次、“土地”共出现了10次、“民族”共出现了6次,可以说几乎首首诗歌都不离“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的表达。节目正是通过主题鲜明的经典诗作的选择,展示诗歌之美,抒发爱国热情,唱响青春赞歌,彰显奋斗之志,导向鲜明,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和强大的感染力。

(二)展现“阳刚之美”和“崇高”风格

“家国情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主题内容的确立使得节目所选取的诗歌在总体精神和格调上都偏重“阳刚之美”。这些诗歌或崇高,或雄浑,或劲健,或豪放,或气势恢宏,或豪气干云,或慷慨激昂,或大气磅礴,充满了浩然正气,洋溢着澎湃激情,显示出铮铮风骨。节目编创者的这一选诗思路,从“青春之歌”“英雄本色”“壮志凌云”这几期节目的主题设计中就清晰可见,即使在“巾帼芳华”这一期以讴歌女性诗人和女性诗歌为主题的节目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北朝民歌《木兰辞》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杜甫《观公孙大娘剑器舞》的“一舞剑器动四方”、李清照《夏日绝句》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等慷慨激昂、豪情满怀的诗句,同样是热情赞颂了中国女性英雄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激情。孔子在总结诗歌的功能时首先强调“诗可以兴”(《论语·阳货》),还鼓励君子在修身过程中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里的“兴”是指诗歌能够激发情志、激荡情怀,具有鼓舞、感染读者的强大力量。而具有“崇高”风格或“阳刚之美”的诗歌,其激励和提升读者精神境界的作用则更为明显,正如康德所言,“崇高”的对象“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使我们显示出另一种抵抗力,有勇气去和自然的这种表面的万能进行较量”[3]。的确,从个体修身砺行的角度而言,这种充满“阳刚之美”的诗歌具有感发志意、振奋精神、提升境界的积极作用;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角度而言,这种刚健清新、朝气蓬勃的诗歌充满了正能量,能够极大地激发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和对祖国的自豪感,对当代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意志提振和精神鼓舞的作用不可估量。

(三)突出安徽元素和江淮特色

《诗·中国》在节目内容的安排设计中,还突出展现了安徽元素和江淮地域特色。在第一季的八期节目中,几乎每期节目都通过巧妙的节目安排,展现了安徽的地域风土和江淮儿女的风貌。节目或者通过选择安徽籍诗人的诗作(如曹操的《观沧海》、蒋光慈的《诗人的愿望》、汪静之的《天亮之前》、梁小斌的《母语》等)进行重点解析,对安徽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行展现;或者通过邀请与安徽有密切关系的嘉宾(如赵普、在合肥度过少年时期的李亚鹏和在安徽生活50余年的诗人严阵等),来讲述他们心目中的安徽印象、在安徽经历的感人故事以及和安徽难以割舍的情缘;或者在重点讲解某些诗人作品的同时附带介绍其以安徽美景和风物为主题的诗歌(如文天祥的《采石怀古》、汤显祖的《采石化成寺》等),以凸显这些诗人和安徽的文化渊源;或者通过讲述发生在安徽的动人诗歌故事,充分展示安徽的美好形象,如第一期节目通过对李白诗歌《渡荆门送别》的解读延伸到对“诗仙”在安徽的足迹的追寻,分别来到马鞍山的采石矶、宣城的敬亭山、泾县的桃花潭、池州的秋浦河等这些孕育了李白诸多诗歌名篇的文化土壤,向全国观众介绍、宣传了安徽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这一安排,一方面显示了节目编创者强烈的“爱乡爱土”家园情怀和本土意识,充分考虑了安徽卫视的观众群体的地域性;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节目设计,也不着痕迹地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安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很好地宣传了安徽、展示了安徽、推介了安徽,符合这档节目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的受众定位和收视期待。

三、《诗·中国》节目传播与推广的路径创新

(一)播出时间的精心安排

《诗·中国》在2019年10月13日正式开播,其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诗·中国》的宗旨正是用伟大的诗歌歌颂伟大的祖国,用诗歌之声传递、激发爱国热情和“向民族精神致敬”,因此,节目在此时隆重推出,可谓适逢盛事、占尽天时,既可以与广大观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形成及时呼应,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同时,又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为节目带来极佳的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可以说,《诗·中国》的适时推出,在传媒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在为新中国七十华诞增辉添彩的同时,也在中国电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在具体每期节目的播出时间档选择上,电视台也显示出开拓创新的非凡勇气和对节目质量的高度自信。正如学者胡占凡所言:“在电视收视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下,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诗·中国》,把小众的诗歌题材作为节目内容,并有胆量和勇气在黄金档播出。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体现了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

(二)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

《诗·中国》节目的受众定位以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主,兼顾其他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观众。“少年强则国强”,经典诗歌充满艺术魅力,蕴含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只有牢牢抓住当代青少年群体的注意力和“眼球”,赢得他们的青睐,才能为这些诗歌及其精神的传播、传承提供稳定的受众来源和持久不竭的动力。《诗·中国》节目组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以青少年学生群体作为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节目现场观众席中的观众组成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这一定位)的前提下,节目编创者在诗歌的作品选择、呈现形式、解读方式和传播途径方面,都充分考虑和尊重这一群体的阅听喜好、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首先,在作品选择上,注重选择那些在诗歌史上脍炙人口、为青少年学生群体所熟悉的经典作品,尤其是把那些经常入选权威的诗歌选本(如《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的作品作为重点赏析的对象;其次,在诗歌的舞台呈现形式上,强调华美炫目的景观营造和通俗易懂的诗歌呈现和演绎方式,以迎合青少年群体的视听喜好、接受习惯和欣赏水平;再次,在诗歌的解读方式上,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将知识性、专业性、经典性和通俗性、趣味性、时尚性相结合,符合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知识层次和理解水平;最后,在节目的传播途径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终端对青少年群体的强大吸引力,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全覆盖的立体化传播路径对节目相关视频和资讯进行传播。

(三)融合媒体的交互式传播

为了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应,《诗·中国》还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尝试将二者进行有机组合,实现一种融合、交互式传播。首先,《诗·中国》首次探索性地采用了网台同步的播送模式。在每期节目录完之后,立刻在两微一端上即时向外推送,采用了官媒首发、网络复发和业内宣发三步走的推广策略。其次,《诗·中国》通过与多家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来对节目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如将节目的相关资讯通过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百度百家进行广泛传播;通过在抖音平台发起“抖来读诗”话题,邀请爱诗的网友参与话题挑战,为节目制造声势;通过新浪微博热搜榜推送与节目相关的精彩短视频,为电视节目正式开播营造了非常热烈的诗意氛围;通过节目的媒体创意平台《为你读诗》与网友和诗歌爱好者展开积极互动,分享诗意生活,提高节目的关注度;通过新华网、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PP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对卫视节目的内容进行网上的二次传播;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实现节目内容和资讯的裂变式、碎片化和接力式传播。再次,每期节目在安徽卫视首播之后,会紧接着在安徽公共频道、安徽科教频道复播,发挥集中和重复传播效应;每期节目开始播出时,主持人都会对与《诗·中国》合作的新媒体平台和终端进行详细的推介,为网友进一步关注和深入了解节目内容,推动节目内容的进一步裂变式传播提供了入口。最后,节目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和明星效应,不仅邀请了众多文化嘉宾和文艺大咖参与节目(担任嘉宾或助演)本体内容的制作,还邀请他们为节目录制了大量精彩短视频,在微博、今日头条等诸多平台推送。名人、明星等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和碎片化、短平快的传播方式,既契合了当代青少年对视频节目的观看需求,又提升了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线上线下联动协作式的宣传推广

除了利用多种创新性的线上宣传推广手段之外,《诗·中国》还尝试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手段和渠道相结合,设计出多种线上线下联动、协作式的传播、推广策略和活动。一方面,安徽卫视在《诗·中国》节目播出的同时,与《诗刊》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联合,就第一季八期节目的八个主题发起了全国性的诗歌征集活动,获得了全国诗歌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一共征集诗歌近3000首,为节目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节目筹备(8月)和热播之际(11月),安徽广播电视台分别在合肥和北京举办了两场高规格的《诗·中国》节目研讨会,邀请相关诗人作家、文化学者、传播研究专家、媒体业界高管、新媒体人士等多领域权威,就节目的选题策划、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社会效益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并及时进行宣传报道,通过他们的正面评价为节目积累传播宣传素材,同时赢得良好口碑。另外,节目主创人员还走进全国20所中小学,开展“诗意生活,歌唱祖国”快闪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四、结 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精神资源。而中国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国人情感世界、审美世界,最能敏锐感受时代风云、体现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5],是中华传统文化园地中最绚丽的花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杰出代表。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颁布,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发展工作指明了总的方向,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把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如何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课题正式提上日程,为我国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文化生产指明了总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

作为对这一伟大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与勇敢担当,安徽广电近年来相继推出了《家风中华》《大黄山》和《中国文房四宝》等一系列既有内涵、创意,又有人文关怀的大型文化综艺类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而《诗·中国》节目的适时推出,更是安徽广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诗·中国》节目编创团队秉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在节目的选题策划、主题设计以及传播推广方面都勇于开拓、锐意创新,以浓郁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创造性地通过诗歌之美来弘扬、赞颂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在致敬中国诗歌伟大传统的同时拉近了诗歌与时代、大众的距离。可以说,《诗·中国》第一季节目的精彩表现,为中华诗歌经典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展现与创新性表达提供了崭新的方案,为当前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和生产树立了品质的标杆,也为此类电视综艺如何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从“高原”迈向“高峰”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总之,尽管第一季的节目还存在一定不足,但是瑕不掩瑜,《诗·中国》凭借其元气满满的正能量、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象和健康清新的文化气息,已成为当今“清流综艺”的杰出代表和文化综艺的行业典范。

猜你喜欢

家国安徽情怀
《安徽记事》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5.回声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国情怀(组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