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薄弱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1-03孟李君
孟李君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0041)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深知这一点,然而在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何切实有效地上好一节作文课时,却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尤其对来自薄弱初中的教师而言。
薄弱初中的一些学生因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生活圈子狭窄、父母在教育上给予的支持较少等原因,写作能力普遍较弱。有些学生对写作无甚兴趣,经常不交作文;有些学生苦于没有写作素材,面对题目一筹莫展;有些学生只能写出流水账,常为字数达不到要求犯愁……
为改变这样糟糕的状况,并鉴于薄弱初中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畏难情绪,笔者认为降低写作难度,帮助他们重塑写作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缩短作文长度,用两三百字的片段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成了一个不错的尝试。
通过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在七年级可以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片段中尝试取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来练笔。八年级则在以记叙、描写为主的片段作文训练基础上增加改写、扩写、补写、续写等形式,加强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经过这样有梯度、有重点的年段作文训练,到了九年级完成全篇式的、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就会有水到渠成之感了。
在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时,教师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细心观察,从体验生活中做起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也是如此。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笔者认为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是助力写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此,笔者在选择片段作文话题时会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从而用细致的描写将其表现出来,如刷牙、起床、大课间、吃饭都曾经是笔者训练过的话题。
以曾经的片段练习——妈妈挑选衣服为例,有一个学生开始是这样写的:她的衣柜总是有许多漂亮的衣服,但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张不满意的脸。就算衣服再多,却没有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一挑就是半个小时。在这期间她总是不耐烦地问我:“这件好不好?”这段文字描写不够具体,“一挑就是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里妈妈是怎么挑衣服的呢?她都有哪些动作,怎样的神态呢?笔者布置该同学回去继续观察,于是有了后来的文字:她轻轻地把门推开,眼光四处搜索,摸摸这件,瞧瞧那件,手托着下巴沉思很久后,才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只见,她走到镜前将衣服置于身前,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前后左右仔细打量。如果觉得衣服不好看,便直接扔在床上,回到衣橱边开启新一轮搜索。经过细致的观察后,片段描写变得异常生动,还原了妈妈挑选衣服时的场景,妈妈的挑剔、讲究跃然纸上,极具画面感。
要想写好作文,学生必须努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学会捕捉不经意间内心产生的小情绪,用心去体会,方能写出动人的文字。
二、关注教材,从仿写训练中突破
仿写练习是比较简单也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一种训练方法。通过仿写,学生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借鉴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久而久之,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上,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笔者在教授《安塞腰鼓》时,带着学生重点赏析了文章的第七小节:“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一段文字非常经典,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子内部的排比,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排比),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安塞腰鼓从沉静陡然转为热烈时的动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安塞腰鼓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赞美。
排比和比喻是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利用这个范例进行仿写实在是很有必要。因此在对文本进行分析后,笔者尝试让学生进行了仿写,没想到学生热情高涨,有些居然写得很棒:一春游就天塌了、地震了、没命了!千百个背着旅行包的孩子们,如同千百匹脱缰的骏马,狂奔在你的面前。花朵一样,是灿烂的脸庞;音乐一样,是欢快的笑声;旋风一样,是追逐的脚步;雷声一样,是兴奋的尖叫;火焰一样,是燃烧的青春。硕大的游乐场里,进行着一场多么欢块、多么疯狂、多么忘情的活动哇——春游!通过模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自身的认知进行了勾连,并且主动参与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实现了写作技巧的提升。
但是要想利用课文范例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需要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提前分析并挖掘教材中有作文教学价值的课文,并对其进行梳理,从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仿写资源库。如教授《秋天的怀念》时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手法,教授《列夫·托尔斯泰》时训练学生欲扬先抑的使用,教授《白杨礼赞》时训练学生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等。
三、重视修改,在修改完善中提升
俗话说好作文既是“写”出来的,又是“改”出来的。对于薄弱初中的学生来说,教师对作文的讲评与学生对作文的修改显得尤其重要。薄弱初中学生的作文问题相对较多,文不从字不顺、平铺直叙、缺少描写、字数不够、选材陈旧等是最常见的现象,他们的写作往往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写完了事,至于写得怎样,不在自己关心的范畴。如果教师不对作文进行评讲,或是仅满足于对作文进行讲评,不让学生动手修改,那么作文写作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项作业而已,写一篇或是写十篇可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样没有帮助。因此,教师在示范过精批范例或一对一批改后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意见(或同学的意见)对原作进行修改,解决原来作文中的问题,在修改中一点点实现能力的提升。笔者所教班级有一位学生在写吃早饭片段时只用了一句话记录吃的过程:轻轻地把油条撕开,蘸着豆浆,这是我从小到现在最爱的吃法。油条蘸豆浆是多么经典的吃法,可是她缺乏细致的描写。笔者把这个学生找过来一对一面批,问了她几个问题:“你怎么把油条放进豆浆里的”“吸饱豆浆的油条什么样子”“你在吃油条时豆浆会滴下来吗?你是怎么做的”等,让她去回忆,去思考,进而去修改。第二天,她交来了改后的片段:轻轻撕开油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仪式感。打开豆浆,先喝上一口,尝尝豆浆原来的味道。然后拿起油条,蘸蘸豆浆,把吸满豆浆的油条轻轻拎出来,小心翼翼的,生怕豆浆会滴个几滴出来,着急忙慌地塞进嘴里,满满一大口,都快包不住了。油条软软的,综合着豆浆的味道,超级好吃。我一口接着一口,狼吞虎咽着,很快消灭了最爱的早餐。修改后的文章极为生动,也极具画面感,多么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啊,多么会吃的一个小孩子啊,更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作者对油条蘸豆浆的喜爱。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千万不能单纯考虑一学期写作的数量,而更应重视写作的质量。让学生写一篇改一篇,写一篇是一篇,在自我修改中实现写作由盲目向自觉,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教师必须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写一篇有一份收获,写一篇有一点提高,在日积月累中实现整篇作文质量的提升。
作文教学难,薄弱初中作文教学更难,但是身为教师的我们也不应有畏难情绪。我们可以走一步再走一步,将大困难分解为一个又一个的小困难,各个击破,终有一天我们能让写作之花在薄弱初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