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线上课堂 提升教学效果
2021-01-03蔡方
蔡 方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线上教学中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解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对于教师而言,当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方能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一、用心全面的线上课前准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课前准备便是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这样的课前准备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事半功倍
参与线上学习的是小学生,终究还不过是一群十岁上下的孩子,有效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线上教学的内容更要精简,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一课一得,不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明确的教学目标,精选的教学内容,精彩的教学设计,便于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可给学生布置预习单,引导学生复习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点,为新知识点的生长点学习做好准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家长的课前准备,助力添砖
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认为:人是被动的,可以由环境来操控。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外部环境对其学习状态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跟学校相比,学生在居家学习时往往会因学习氛围不佳而导致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首先,家长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明确读书背诵、预复习和练习等的时间。若孩子每次都是在线上课程要开始了才匆匆坐下来,那上课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上课途中也可能会因为缺文具或要上洗手间等事情打断学习。所以,要在课前提前做好准备。其次,家长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而又安静的学习场所。学习需要的是环境的安静,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学习也是需要有仪式感的,干净整洁的桌面,端正的坐姿,都有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孩子在学习时,旁边不能有其他孩子玩耍和打闹,家长亦不能在旁边看手机音视频,也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叫孩子喝水或吃面包等。
(三)学生的课前准备,锦上添花
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生的预习和学习效果,进而把控讲课的进度。但是班上孩子众多,教师也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学习进度而放慢整体进度。因此,事先做足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进度,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大大提升。同时,学生重视了课前预习,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便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的学习便能轻松自在,乐在其中。
二、生动有趣的线上课堂教学
线上教学,学生对老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没有了老师目光的提醒,他们易走神的特点便异常突出。如若教师还泛泛讲解,则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采取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深度参与教学。
(一)精美的课件,抓住眼球
小学生还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生动有趣的课件,能吸引抓住他们的眼球。教室里的语文课件适宜淡雅简洁,教学时以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点评为主。线上授课很多时候是由讲解板块跟讨论板块清晰组成的。当处于讲解板块的时候,若画面长时间没有变化,那么学生就容易“视觉疲劳”,看着看着就走神了,听着听着就催眠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课件发生一些变化——切换画面或插入动画。每一次的课件画面发生的变化,都在不断提醒着学生注意屏幕上发生的变化,及时验证老师讲的与他们小脑袋里想的是否一样。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活动是紧密联系的,那些精美的课件,往往更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关注课件的同时,也跟着作者在虚拟的生活情境中走了一趟,从而深入感受文本,进而实现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学习,进行深度而有效的学习。
(二)幽默的话语,牵住耳朵
小学生在参与线上教学的时候,由于目前各授课平台的技术水平有限,孩子的输入速度限制,一堂课大部分时间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互动性本就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语气再平淡直白一点,那么学生早就昏昏欲睡了。学生普遍喜欢的是幽默风趣的老师,教师幽默的话语不仅能给教学增色不少,还能“牵着”学生的小耳朵认真听讲——孩子喜欢有趣的表达,新鲜而生动,乐在其中。当学生越听越有意思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的时候,离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不远了。
(三)紧凑的教学,启迪心灵
由于是“一对多”的线上课程学习,师生和生生的即时提问与互动的可操作性还不够理想。这就更要求教师要精简教学,凝练教学,所有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指向同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二十多分钟的线上教学中能学有所得。一课一得,不必贪多,吃透学透,必有所得。如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抓住“借助关键词句”读课文,先找关键词句,再比关键词句,最后品关键词句。至于文本说明文的特点,谈话式的表现形式,都可以放到第二课时再去细细品读学习。
三、丰富多彩的线上课后作业
线上教学要出效果,除了学生的课上参与,课后练习更是必不可少。而这“课后作业”的布置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方便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充实学习储备、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多样性的作业,丰富学生的选择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去复习学习内容,如小游戏、小比赛、讨论会、调查员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扎实记忆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时,可以做一做识字小游戏。借助现有的软件平台,出示汉字,学生认读正确得1分;生字宝宝顺利找到好的朋友,完成组词得1分;多音字宝宝换了衣服还能认识他,读音正确完成运用得1分。班里孩子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的生字词都读正确。当学习时有一种玩游戏的愉悦感、参与感和竞争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刺激感便会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争我赶,争先完成学习任务。如朗读背诵的检查,班里孩子提交朗读录音,大家可以互相听对方的朗读语音,读得好的给他一个赞,比一比,谁得到的赞最多。再如口语交际,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对优秀的点评给予肯定。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并给予及时指导,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课上的想法课下展开调查,引导他们主动查询信息,通过查阅资料,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保留学习痕迹或学习成果。
(二)层次性的作业,推动学生的发展
传统布置作业“一刀切”的方法,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分层主要分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评价四个方面。后进生侧重在基础性的作业,综合能力发展的作业较少,优等生反之,扎实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针对各类学生的特点,给他们选取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使其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布置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尽可能使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擅长的作业类型,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不同的智力。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旨在激励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除了常见的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作业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作业。作业内容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活动相关联,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或实践等,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四)持续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习惯
能力不是练习一次就能掌握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都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持续性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现在很多软件都增加了打卡功能,便于教师统计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比如每日朗读打卡,阅读打卡,练字打卡,摘录好词佳句打卡,等等。每日的点滴学习,知识的汇聚,能力的增长,习惯的养成,都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为主的线上教学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教学方式的变革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们仍将对如何有效提高线上教的质量与学的效果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