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上语文课,你准备好了吗?

2021-01-03

课外语文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博物馆教学模式

崔 春

(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上海 201199)

一、博物馆教学模式和语文核心素养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明晰地将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如今的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诸多便捷,语文教育也受到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优化手段及配置,多方面进行改革,让学生能真正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真正起到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刚好让大语文概念成了一种可能。本文对语文博物馆教育课程化探索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从“培养什么样人”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理解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一)中学语文博物馆教学资源的发展与意义

1993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影响深远的专著《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对教育界意义重大的多元智力理论。其核心其实就是通过多元方式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多元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19世纪末,英国的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已经出现了馆校合作,但是当时主要方式是参观访问以及博物馆资源外借。通过多年的努力,英美已经在博物馆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中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大概念。语文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活动,更包括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带动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更要带动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使基于博物馆的语文活动成为可能

博物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因此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在进行着改变,许多博物馆开始采用多种方式来发挥其教育功能,其中很多博物馆都免费向市民开放。良好的教育资源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博物馆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把博物馆变成语文的第二课堂,也就是把“教”为主体的课堂变为“学”为主体。学生通过博物馆这一大媒介进行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研究学习,从而达到“做中学”。很多学校的语文课由室内搬到了室外,进入了真正的博物馆。学生带着研究问题进行实地探究、学习,语文素养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1.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使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博物馆课程资源的价值

语文教师要学会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让语文课程和博物馆充分联结起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博物馆教育使语文课堂变得五花八门,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2.博物馆教学的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博物馆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资源整理利用的能力突飞猛进地提升;对学校来讲,全方位推动了学校的专业特色化发展;对博物馆来讲,博物馆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其教育功能。

(三)博物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重视并且开发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博物馆资源进行语文实践性活动的准备,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停留在以“参观”为主的一种参观式实践活动,还有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发这种教育资源,依旧进行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校方对博物馆教学不重视,缺乏沟通和合作的理念

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博物馆教学耽误正常教学活动、浪费资源,因此对博物馆教学较抵触,这就少了许多应该校方出面的有效沟通,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学生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这样单凭语文教师的力量是做不到正常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

2.语文教师缺乏博物馆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从学校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谈,教师起着“纽带”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博物馆资源。博物馆资源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资源,学生的活动也只是“参观”而已,起不到任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

3.学生缺乏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

博物馆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由“听课者”成为“研究者”。部分学生还是适应“被灌输”的模式,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缺乏研究精神,因此在这种新式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仍旧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4.家长不认可这种教育方式

由于升学压力,很多家长不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家校合作不到位,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鉴于以上几点,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尤其是要和校方进行沟通,最关键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精准符合学生,并且能够说服家长,让家长信服。这样博物馆教学模式才有很好的生存空间。

二、我们精彩的博物馆语文课

当你走进我们学校,你一定会被扑面而来的色彩所感染。无论是融合部还是双语部,那都是“各色鲜花齐开放”。三部语文课都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这一媒介,各式各样的形式让师生们乐此不疲。快瞧,中学部的语文课突破了常规,孩子们不仅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收获颇丰:

(一)我是馆长你是谁——博物馆成为课堂

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五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走访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鲁迅博物馆”。

要想把语文课顺利在博物馆进行,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必须提前敲定时间,其次和博物馆进行时间协调,确定场馆。接下来就是和家长沟通交通车问题,和学生沟通教学目标等事宜。课前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扮演角色的敲定。经过协商,师生确定以下三个竞选角色:竞选馆长;竞选解说员;竞选资料收集员。这三个角色全部在学生中通过竞选和当众唱票的方式进行人员敲定。学生在用心准备后进行竞选,选出来的学生是这三节课的负责人。资料收集员需要在课前准备各种有关鲁迅的资料,再准备学习单,并且进行设计、打印;解说员负责带领大家了解鲁迅生平以及鲁迅的代表作,并且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解说词的设计、准备;馆长作为领导对所有工作的细枝末节进行指导,并且配合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以及预设的完成。

课例《孔乙己》博物馆教学流程:

(1)馆长、解说员和资料收集员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鲁迅博物馆进行课前准备(包括联系场馆等)。(2)准备课堂(报告厅)以及PPT。(3)回到学校进行分组,并且安排任务。比如第一小组是走近孔乙己,第二小组是了解孔乙己的周围人,第三小组是文本回味……(4)博物馆课堂呈现。这个环节是亮点。学生到达博物馆后,以参观学习者的身份进入报告厅,先进行博物馆参观和记录,然后解说员进行课前解说,再就是讨论、发言、点评的环节。这个环节比较烦琐,语文教师会进行适当的指导。(5)转换角色进行表演。(6)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这三个课时的语文课因为换了一种形式,学生们兴趣变得非常浓厚。学生用参观博物馆的心态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有趣又直观。冷冰冰的博物馆一下子变成了语文课堂。模式转换改变了师生关系,更促进了教学相长。

(二)你是观众我来赞——自己建设“语文博物馆”

“语文博物馆”的设计与筹划,教师事先做了很多准备,根据书目的背景和作家国籍、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师生合作进行博物馆设计,目的是让学弟学妹阅读学习时有方便的、直观的抓手进行阅读,提升其阅读效率。我们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资料库的设计和小报、小说人物的设计,还有荒岛生存使用的工具设计制作等,最后形成阅读博物馆。

《鲁滨逊漂流记》分级阅读时进行的“鲁滨逊博物馆”的设计过程如下。

两个不同程度的阅读班级进行协商,对鲁滨逊的几个人生阶段遇到的各种不同的场景进行设计制作,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对作品有了新的理解,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博物馆。

鲁滨逊是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他凭着自己顽强不息的劳动精神与大自然作斗争,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鲁滨逊到荒岛,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他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他靠着自己的双手,靠着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了条件。经过努力,他又挖凿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制造独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制作甜品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学生在研究、制作道具的过程中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更加自信地面对下一步的学习生活。

(三)他是高手你也是——设计自己的博物馆App

设计自己的博物馆App是笔者学生想出来的点子。首先是App的Logo设计,不仅要体现出学校的名字,还有语文的味道;为此专门请教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其次是App应用软件的充实,这是个大工程,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资料,师生五六年的成果都融入了这个小小的App。再次,App的宣传从周边几个共同体学校入手,要面对男女老少,必须通俗易懂且不失灵动。这次的任务——春天,主题虽然简单,但含义宽泛的事物更难精确化,为此师生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春天App一打开就会出现关于春天的诗歌、美文、歌曲以及评论,还设计了春天知识竞赛、春天万花筒等。这个活动主要是应用了“博物馆”中的“博物”的含义进行大胆设想,让用户进一步了解春天、走进春天,并且对春天产生新的认识,以至于对文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博物馆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个全新的模式。基于博物馆的语文实践活动,借助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新模式训练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了师生和谐,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好好利用并且优化。

三、从“参观”到“融入”的教学活力绽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原有的语文教学形态,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博物馆教学模式一改语文课原有的固定、枯燥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带来了教学活力的变化。

(一)内容的开放性

博物馆教学模式除要保证选入内容的语文学科性质、契合活动目标和主题的需要外,还要保证内容的多样性。自从博物馆模式进入我们的课堂,语文课一改往日的单调乏味,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内容的开放性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手段的开放性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形式的课堂带来了不同形式的变化。这要求活动过程不能太过僵化,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集中在一起总结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并且设计出更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开放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果的开放性

语文课最基本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博物馆教学模式下,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语文考试都变得有趣。教育结果的开放性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更促进了教师的教。博物馆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开放的课堂,也带来了开放的教育。

(四)师生关系的开放性

在博物馆语文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了监督者和教练的作用。师生关系产生了改变,更加融洽了,更加开心了,也更加有实效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带来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化。创新思维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活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释放。博物馆教学模式的尝试使教学模式由“参观”变成了“融入”。

猜你喜欢

语文课博物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可怕的语文课
博物馆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露天博物馆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