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探究

2021-01-03吴美君

课外语文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诗意内涵文字

吴美君 王 浩

(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一位名师是慢慢成长的,王崧舟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明确提出并完善了“诗意语文”这一教学理念。王崧舟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艺术在当代的语文教育界成为一位名师,“诗意语文”及相关的教学实践对一线教师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指导性作用。所以,对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教学风格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其教学艺术值得更多一线教师学习。

一、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教学理念

“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是王崧舟的所有教学理念中最具代表性、系统性的理论。尽管如今在语文教学界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语文教学需要“诗意”,多数人更多是以课堂的教学状态来确定“诗意”课堂的标准,像充满情感的课堂、提高审美素养的课堂都被人们称作“诗意”的课堂。鲜少有人真正挖掘“诗意”的内涵,王崧舟是这少数人中的先行者,他开创了“诗意语文”理念,他用教学实践展现出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诗意”的,并且不断地对这个理论进行发展、完善。

(一)王崧舟“诗意语文”的提出

王崧舟不仅受到了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生存”的论述影响,还借用了荷尔德林的诗歌“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作为他论述“诗意语文”的出发点。尽管人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充满了劳绩,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生“只有劳绩”,更需要“诗意地生存”。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王崧舟意识到语文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本身就充满“诗意性”。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被人为地肢解拆分,一篇课文的篇章字词被完全割裂,只让学生重复机械训练以获得相对满意的分数,忽视了学生作为精神探求者和世界发现者的天性,所以王崧舟产生了重新塑造语文教学的想法。作为一名语文教育界的较早醒悟者,王崧舟钻研起“诗意的语文”,不断对他的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推敲打磨,最终在结束《一夜的工作》公开课后,王崧舟正式开启了“诗意语文”这扇大门。

王崧舟对“诗意语文”的内涵表达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第一阶段,“诗意语文”是融合了感性、儿童、灵魂和生活等元素的语文。第二阶段,“诗意语文”是融入灵动、精致、情感和审美等因素的语文。第三阶段,王崧舟把“语文味”视作关键,牢固树立起语文学科意识和学科立场,体现出语文本质,在课堂上教语文内容、展开语文过程、培养语文思维、习得语文灵气。王崧舟认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走向人生,语文教育追求的是“诗意语文”,而“诗意语文”追求“诗意人生”。第四阶段,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当“诗意语文”被透彻地解释就意味着“诗意语文”走向灭亡。

(二)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内涵

由上述可知,“诗意语文”这一概念更倾向于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如今的“诗意语文”还需不断地完善成熟。王崧舟把精力更多地从理论研究放到了“诗意语文”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具体包含六点要素:

1.举象。举象是将语言文字还原到一定的形象、意象等。用形象化方式去感知体悟文字的表达。比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对“饱经沧桑”这个词的体会,教师抛弃简单解释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回忆体会究竟什么样子可以被称为“饱经风霜”,这样的由文字表意到形象生动的画面建立起联系的过程就是“举象”。

2.造境。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把语言重新还原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比如在《一夜的工作》中的一段文字描述:“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面陈设却十分简单”。王崧舟为了让学生体会屋内的陈设简单,他抓住的词语却是“宫殿”,让学生对“宫殿”这个词展开想象,真实的宫殿中是应有尽有的,然而文中的“宫殿式的房子”是简陋清贫的,只有写字台、台灯和转椅,这样简单的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周恩来总理崇高的光辉形象。

3.入情。入情是让学生置身于营造的情境中体会文字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情怀。王崧舟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在“情”,他非常在乎文本中的情感线索,因为文字没有情感,就是僵死的符号。语文教师该给予文字生命力,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唤起学生情感。比如在《长相思》中,他提出“作者的身在哪里”以及“心在哪里”这两个问题贯穿全文,帮助学生在情感的递进中感受纳兰性德心系家乡的无奈与悲痛。

4.会意。其实“会意”和“入情”两者具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又有细微差别。“会意”是在特定情境中体味文字蕴含的意义和意趣,文字虽有感情,但感情多了便会滥情。比如在《草船借箭》中出现了十一次“诸葛亮说”,前十次是简单的“诸葛亮说”,第十一次却是“诸葛亮笑着说”。作者所突出的“笑”是在“笑”什么,寻找这个答案需要读者和作者的文字进行交流。

5.求气。求气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探究文字语言的节奏、神韵等。汉语天生具有音乐性的节奏,王崧舟尤其强调朗读环节,在朗读中把握语言节奏、张力和能量,尤其关注的是朗读的方式。在《长相思》教学中,王崧舟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纳兰性德的惆怅,用指导性语言引导学生接近文本。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6.寻根。寻根是挖掘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王崧舟在教授柳宗元的《江雪》时,不仅把“独钓寒江雪”的画面当作教学重点,更深挖画面背后的文化根源,体会柳宗元所表达的情怀、志趣等。这些情怀和志趣就是我国文人墨客不断追求的境界,也正是教学过程中所需挖掘的精神内涵。

王崧舟对“诗意语文”内涵所做的六点要素不仅结合“诗意语文”的内涵,也涉及教学实践中的技巧。这六点可以分作两个层面,前两点是在言语与意象层面提出的,后四点是在文本语言分析的层面提出的,实现前两点需要运用到后四点。王崧舟希望“诗意语文”代表的是本色语文,而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形式。“诗意语文”在内涵方面是对语文诗意境界教学的追求,在教学实践方面是对文本语言分析、形象化和朗读等教学方式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王崧舟“诗意语文”的教学启示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自我反思四个方面。“诗意语文”要求教师把专业知识、技能、情意和反思都做到极致。诗意语文不是简单地把“诗意”和“语文”相加,不是外化的教学情境、审美、节奏等,而是更加内化地表现出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等。诗意语文的本质依旧是语文,但其超越了语文,对诗意语文的极致追求便是诗意人生。

(一)重视文本解读,抓住关键字词

王崧舟提出的“举象”和“会意”都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用形象化的方式感知语言,体味文字的内涵。他在教授《去年的树》时,在开头抓住“天天”二字,不断阅读感悟体会树和鸟儿之间的深厚情谊。王崧舟对文本解读不放过每个重要字眼,词语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慢慢沉入,需要耐心潜进去,从浅显意思到深度内涵,再发散思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情感经验,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在《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中,王崧舟帮助学生还原“死死地锁”和“没有尽头”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与形象,丰富文本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王崧舟让学生细读词句,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他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学生先自己推敲“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意思相近的词语,他多角度地引领学生感受“纹丝不动”的背后原因。王崧舟号召在字里行间摸索,为学生设计精神之课。文本解读不仅是文字间的碰撞,更是人和人的精神相遇。文本解读需抓住文本的诗意,抓住“人人心中有,但下笔却无”的细节,分析文本的话语、意象、情感和思维等。

(二)重视情境营造,巧妙设计提问

造境、入情、会意和求气这四点要素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要求为学生营造情境,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深思,解读并倾听文本。王崧舟教授《一夜的工作》时,在导入环节中,选择以一首渲染情境的轻音乐《银色月光下》作为开场,他用轻音乐渲染出了一幅宁静夜晚中周恩来总理在桌前辛劳工作的画面,学生被总理的事迹所折服。此外,王崧舟营造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音乐、表演和诗意的语言等。同样的,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好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巧妙设计提问意味恰当选择问点,以及精心设计问法。王崧舟在教授《草船借箭》时,就直接巧妙地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以自己的疑问引出学生的疑问,当然学生的提问是不固定的。王崧舟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将问题直接提出来,而是营造学生猜测教师提问的情境,提出的其实是学生自己最期待知道的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握文本意蕴,又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会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文字,又夯实了挖掘文本内涵的基础。

(三)重视反复诵读,强调师生对话

王崧舟提出的“求气”中尤其强调诵读,汉语具有节奏性和音乐美,可以以声传情。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时,王崧舟引导学生从“不可估量”这个词体会圆明园被毁灭时人们的悲痛,表现出了每个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痛恨之情。在反复阅读中,以情带读,读中悟情。诵读既是方法又是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也帮助学生有情感基础,还推动教学发展,将无声文字变换成有声语言,更深刻地体会文本思想和情感。另外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准确地进行表达,这需教师多给机会,还需教师引导。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单纯地指师生间传统一问一答式的交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王崧舟认为师生对话在教学环境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文本,按自己的方式理解教师的语言,但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同,表达的效果也有区别。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语言和行为,以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四)重视传承文化,强调读写结合

“寻根”要求挖掘文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母题。中国的文学作品大多讲究“文以载道”,“道”就是需要深入挖掘的文化根源。王崧舟在教授《万里长城》时,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体会到了长城的历史久远、气魄雄伟和坚强不屈,此刻王崧舟让学生为长城题词,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在这堂课中,王崧舟以题词开场,又以题词压场,将言语表达和文化传承集于一体,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正是在王崧舟情境营造中,学生接受了长城精神召唤下的告白,和长城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文化交流。在“诗意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不用接受说教和灌输,长城精神已经扎根于他们心中。王崧舟在语文课堂上会运用各种情境给学生练笔的机会,比如在《一夜的工作》中想对周恩来总理说的话,在《小珊迪》里让学生补充小珊迪强忍剧痛的心理活动,在《火烧圆明园》里面对这些残垣断壁想要说的话等等。“诗意语文”利用各种表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三、结语

王崧舟在“诗意语文”这条朝圣之路上虔诚地探索着。他所开创的“诗意语文”的教育理念以及他个人独有的教学风格都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课堂教学中,他用“诗意语文”作为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他又不断以教学实践来推动“诗意语文”的内涵发展。甚至“诗意语文”在王崧舟的眼中已经超脱了语文教学范畴,成了一种生命价值观。所以,说“诗意语文”是一种教学流派,不如说它是一种教育理想。“诗意语文”不是简单的关注语文教育,它的终极目标是呼唤学生的精神生命,寻找人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诗意生存。

猜你喜欢

诗意内涵文字
诗意地栖居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被耽搁的诗意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