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设计模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及效果评估研究
2021-01-03刘婷
刘 婷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1 ADDIE设计模型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下的趋势所在,它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多渠道收获大量教学资源,拥有全新的教学体验,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个性化学习。对教师而言,混合式教学可以使教师利用在线课程等音视频资源创设新颖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能就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辅导,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ADDIE模型涵盖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系列核心步骤,它将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分为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与评价(Evaluation)等五个阶段,它强调各阶段的整体性和承接关系以及局部设计的制约关系,且向广大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实操步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同时可有选择性地运用各种先进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学模式及手段,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ADDIE模型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子任务的灵活调整,可见,混合式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ADDIE模型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又具有很强的执行操作性和独特的教学价值,ADDIE模型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能有效融合,实现高效高质教学。
2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2.1 课前测试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正式授课前,对多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进行测试。通过课前测试,选取四个平行班级,教师根据课前测试调整教学重难点,查漏补缺,增强学生薄弱环节。
2.2 实验班级的混合式教学
在面对面授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把教学内容整理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送到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订阅号文件夹中点击“大学英语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根据前测和微信平台自学情况,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疑难点讲解,对实践部分通过语音室现场演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开展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帮助学生主动探究。课后,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课后作业,疑难问题可以利用“微话题”在网上和老师、同学讨论,教师对有个别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普遍问题统一回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
2.3 对照班的传统教学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根据课本预习,课上以教师采用讲解和多媒体演示为主,学生以听课为主。课后学生根据教师上课的讲解完成作业和相关训练。
3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估
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取4个平行班级,其中2个班级为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班,其他的2个班级为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相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观察、课后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学生访谈等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基于ADDIE设计模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评估结论。
3.1 评估教学活动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开展了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线上+线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线上+线下形式的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课后的线上讨论和作业布置,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和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和学生们的困惑,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多,教师教学热情高涨,学生学习动力增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大学英语课堂“低效教学、被动学习”等现象的存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多元化能力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中,同学们理解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准确、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2 评估教学模式
对采用混合式教学的两个实验班学生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90%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认为其能加强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度也大大增强,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作用”的教学理念。且该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程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在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内容被划分为若干小块,如文化导读、背景阐释、文章分析、重难点语句、知识拓展、思政要素、批判性思考等多个部分,同学们对知识有了系统性的学习。
3.3 评估个人学习
对两个实验班学生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2%的学生认为个人收获较大,且主要体现在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三个方面。在受访的学生中,有同学表示在线上+线下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沟通交流增多,合作意识增强,在讨论中自我反思和完善,思考深度得到进一步升华,学习目标更明确,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且在线上讨论环节,同学们掌握了相关小视频、PPT和英语学习软件的制作和使用,对今后的自主学习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3.4 评估教师教学
对于教师教学,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约88%的实验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表示“非常满意”,认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合理、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教学形式和活动丰富多样,真正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受访的学生中,同学们认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能帮助自己清楚地了解所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掌握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了更新颖的学习体验,从而产生了自我内驱动力,学习兴趣增强,且能够将知识用到具体实践任务中,课后老师的反馈和评价及时,体会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乐趣。
4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展望
基于此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估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在师生中认可度高,且对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但仍有广阔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继续改进:
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此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估发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期待值较高,且各类课件、视频和拓展资源成为了影响学生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师需整合各类线上线下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及时更新课程资源,制作趣味性强、接受度高的优质视频和课件,从而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前沿动态。其次,学校方面可在教学资源等领域加大投入,集中引进海内外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区际、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单一匮乏等问题。
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教师应积极融入信息化教育中,学习和研究各类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提醒和督促学生按时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和作业的完成。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和反馈,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和课后学习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
革新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理念依然存在,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发现,我们不仅需要完善评价机制,还要尝试新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电子档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手段结合起来,以此形成学生自我反思和进步的内循环,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