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2021-01-03陈岩柏
陈岩柏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0 引言
作为一门通用性语言,英语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言障碍,是影响国际交往与合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项解决这一问题,应对英语翻译人才进行更高效率的培养。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原有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已无法有效满足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可以合理、科学地运用当前的网络技术与环境,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有改革,并采取更为高效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推进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1 网络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新发展
在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学生要有充足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机会。随着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对各类网络翻译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这些信息、资料具有了多样性、交互性强等特点,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减少教师进行板书一类重复性操作的时间,而这也使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有效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同时,学生也在各类有效翻译信息量的提升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英语翻译练习。此外,网络技术与环境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翻译教学资源。而在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时,教师可以根据有效的分类、标签对教学资源进行高效率的检索与运用,以便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等特点进行有效发挥。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兴趣以及专业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英语翻译教学。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类网络交流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进行及时的英语交流与沟通,以便使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英语翻译的学习。另外,网络技术还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监控与管理平台,以便对学生的英语翻译练习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并可以为学生进行疑难问题的及时讲解。这使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效果,以及质量都能得到更为有效地提升。
2 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
2.1 教学理念落后
学生通过对大量的短语、句式以及文章进行翻译练习,使其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获得提升,是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常用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注重对句型结构、句意表达的讲解,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对翻译技巧与知识点的讲解。但在面对新发展形势,以及新的英语翻译教学需求时,这种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兴趣进行调动,学生难以养成自主进行翻译学习的习惯,这会导致英语翻译教学出现教学效率与质量下降的问题。落后教学理念的应用,不仅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这使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计划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这种过于固化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很难对学生的英语翻译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降低,这导致学生的英语翻译的水平与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 教学内容陈旧
以英语教材内容为依托,开展翻译教学,是当前最为普遍的英语翻译教学形式。但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无法与当前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导致英语翻译教学过于脱离现实生活。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缺乏应有的创新性,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导致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尽管英语教材经历过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调整与改革,但其仍然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翻译的需求相差甚远。当前,各行各业对英语翻译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多元化、多样性的英语翻译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而这也便要求重视对英语教材的及时更新与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开拓形式多样的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需求。
3 网络视域下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原有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实际的发展需求,很难培养出专业化的英语翻译人才。因此高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现有的英语翻译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与调整,并构建适合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教学机制。首先,应进一步提高英语翻译的教学比重,以便可以进行更为充分的英语翻译教学。其次,在大学新生刚入学的阶段,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这是由于英语基础知识,是进行英语翻译的根本,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存在漏洞,就无法开展后续的翻译教学,这也会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然后,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校可以增设英语翻译的选修课程,以便对学生的翻译技能进行更好的培养。同时,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翻译练习,以便进一步提升其翻译的能力。
3.2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现阶段,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主体性地位,所以如果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则代表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并不成功。因此,为进一步实现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就应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开展科学化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信息共享的进一步普及,为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出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任务,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教学任务的选择,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资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进行翻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翻译练习,并借此机会对翻译要点进行必要的回顾。这样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英语翻译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锻炼,还能够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这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提升。
3.3 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创新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加的普遍与广泛。而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有效运用,教师不必在板书方面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获取到所需的英语翻译教学资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影音教学资料的播放,使英语翻译教学变得更为直观、易懂。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应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被应用到了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并得到了各方的关注。“翻转课堂”,是指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颠覆,教师可以提前录制一些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至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则利用空余的时间对其进行学习。“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等因素对教学活动的限制,并且使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而是逐步向答疑解惑、师生探讨的方向发展。这样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得以有效延长,教师能够为学生的英语翻译提供更多的指导,这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3.4 开展相关的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翻译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交流。如果完全脱离所在的文化背景,就会降低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进而导致无法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在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并非完全是由于措辞造句不准确所造成的,这其中也有因中外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例如,在对“Eleventh hour”进行翻译时,不可直接将其翻译为“第十一个小时”,而是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将其翻译为“最后时刻”。这是由于它是英语文化中的一个常见典故。如果对相关内容不了解,就会造成翻译不够准确,将无法开展正确有效的交流。在现代网络的背景下,海量的网络信息为大学翻译中的文化背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借助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所翻译内容的背景进行了解,这样才能达到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此外,对网络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背景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或是与教师进行线上互动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翻译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5 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词汇量的积累,是开展英语翻译教学的基础。但现阶段,一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极为匮乏,这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无法通过对词汇的精准运用进行翻译,进而导致整体译文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词汇量是其重要的基础,只有在积累到一定量的词汇时,学生的翻译才会更为熟练、准确。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因受教学内容所限,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受到相应的影响与限制,进而导致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偏低。而在当前的网络视域下,英语词汇软件的出现,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供了多种有效的途径。英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其能够进行高效、正确的英语词汇积累。此外,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英语词汇应用环节,借此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并且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练习机会,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翻译练习,对词汇进行更好的掌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视域下,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的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如果依旧采用旧有的教学模式,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而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则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以便对翻译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与补充,以便培养出更为高质量的英语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