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标准中融入“思政元素”之探究
——以《统计学基础》课程为例

2021-01-03徐亚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专业课程课程标准

徐亚丽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东营 257091)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质量标准中,是时代所需,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路径。

1 课程思政和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想内容,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实“课程思政”就是一种政治立场鲜明的高职院校立体化育人探索,它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

课程标准其实是一种规定性的文件,它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详细、明确。课程标准还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做了明确的界定和表述,也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2 课程质量标准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通过广泛调查和翻阅大量学科课程质量标准,我发现现有的课程质量标准大多没有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环境中,没有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质量标准是不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要求的。

(1)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国家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要办好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爱党、爱家。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专业课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在专业课程质量标准中融入“思政元素”。

(2)工作单位需求方面:工作单位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它们重视员工的道德品质,甚至是把个人的道德品质放在知识技能之上。比如在做统计调查工作岗位上,调查员首先要做到的是“诚实守信”,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要想让调查员具备“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必须在学生时代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统计基础与实务》中的统计调查这个教学任务中,要把“诚实守信”纳入到衡量学生作业标准中。

(3)社会方面: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在培养服务于自己国家发展的人才。当今,我们在培养致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培养的人才是用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我们培养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的所有专业课老师要把诸如科技报国、历史担当、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渗透课堂教学中。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社会续存需要我们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质量标准中。

3 课程质量标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

我们要根据国情,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去挖掘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

3.1 基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

只有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出发去挖掘“思政元素”,才能区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这是我们在课程质量标准中融入“思政元素”首先要认识到的问题。

3.2 深挖本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获取一系列的“思政元素”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国际时政要闻、社会热点问题、财经新闻、重大事件等都很关注,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从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社会热点中挖掘出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在《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中,认知统计学是第一个教学任务,这是这门课程的第一堂课要讲的内容,我们要借助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学生“体会统计科学的重要性”,从而热爱统计事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3.3 要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进行挖掘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大学生在未来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同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职业素养养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我们学校《统计学基础》课程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岗位是财务岗,工商企业的管理岗位和市场营销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他们要利用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这些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素养。本课程的第二个教学任务是统计数据的收集,从工作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出发,我们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是:诚实守信。

3.4 要结合新时代高校教育培养目标挖掘“思政元素”

新时代高校应培养满足我们国家发展,社会续存需要的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中学生也要“学一门爱一门”。在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为就业后的爱岗敬业做好铺垫。统计学的第一堂课就应该教育学生敬畏统计工作,这一点可以融入到《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质量标准中的第一个教学任务素质目标中。

4 思政元素在课程质量标准中的体现

课程质量标准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做了界定和表述,也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这份期望有知识和能力上的期望,也有思想道德修养上的期望。我们制定课程标准要依据具体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知识点,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元素融入进去。针对《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利用上述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对照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得到了一系列的“思政元素”,把它们融入到课程质量标准中。

4.1 在课程理念中的体现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它决定了这门课程的价值取向。《统计基础与实务》是一门将基本的统计基础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医疗卫生、交通、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它是高职高专财经大类的专业基础课,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这部分融进的“思政元素”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遵纪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些“思政元素”在这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总领的作用,课程标准中其他部分的“思政元素”都是围绕着这里的“思政元素”展开。

4.2 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图,具体到《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它规定了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习以后,在提升个人素养、知识、能力等方面实现的程度。在制定《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标准时把素质目标排在的最前面,这强化了古训“先成人后才”。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了素质目标中,把课程理念中的“思政元素”具体化,有了这部分的“思政元素”:

(1)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了解国情、热爱统计工作。

(2)遵守《统计法》,诚实守信、信守“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就是统计的生命”、吃苦耐劳。

(3)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事实、公平公正、客观合理。

(4)积极严谨,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培养效率和安全意识。

(5)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发展的观点,探索规律,尊重规律,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7)以点概面,从局部到整体。

4.3 在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在《统计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任务化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具体调查项目展开,比如调查我校大学生网络购物情况。依据调查工作流程我设置9个教学任务,在每个教学任务中体现的“思政元素”就是课程目标中的“思政元素”,我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个教学任务中的素质目标中,比如在第一个教学任务中体现的“思政元素”就是前面阐述的: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了解国情,热爱统计工作。我还会继续分解每个教学任务中的“思政元素”,比如在第一个教学任务“认知统计学”中,我设置了三个子任务,根据这三个子任务,我把“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了解国情,热爱统计工作”分解成三部分,分别融入到三个子任务的素质目标中。按照这个方法,其他8个教学任务也是这样设计。鉴于篇幅问题,这里我就不再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可见2019年度东营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构建”的结题报告。

4.4 在课程考核中的体现

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在《统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质量标准中我把考核分成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各占30%和70%的比例。在考核方案中融入的“思政元素”是:时间观念、课堂行为规范、6S管理要求,尊敬老师,责任感等。每完成一个子任务的教学就要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据此给出这门课程的平时总成绩。

4.5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体现

课程的学习资料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很多资料,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优质资料也应被列入课程质量标准中。在此我对照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列出了一些蕴含着“思政元素”的课程资源,设置一些课外阅读资料。

纵观“思政元素”在课程质量标准中的体现,我们就能看出一个嵌套在课程质量标准中的“思政元素”体系。

5 结语

如何有机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质量标准中,实现符合课程自身特点的思想教育目标,还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做更深层次的探究。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专业课程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