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模式下的儿童音乐学练

2021-01-03董叮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陪练乐理音符

董叮咚 王 晶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1 儿童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在14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政策,在这一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鼓励中小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音乐和美术纳入了中考的科目,高考也有比较健全的艺考规范。这样一条艺术长线的布局,也让艺术教育进入了千家万户。在这样一个好的政策的支持下,在音乐学习和练习的方式如下:

1.1 培训班上培训课

上培训班的形式是最为普的遍个常见的方式,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培训类的产业产值呈逐年递增的状态。音乐是一个比较感性的学科,是需要情感的交流和感知来学习的一门艺术学科,上附近的艺术辅导班就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

1.2 请私教陪练

选择私教陪练的家庭一般家庭环境会更加重视孩子学习质量、学习体验感,私教的教学和陪练孩子学的更加有针对性,孩子会学得非常扎实,有问题也可以得到老师的及时解答,整个学练过程贯通,是比较高质高效的学习的学习方式。

1.3 互联网学习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线上的艺术教育也有互联网产品出现,有乐谱知识解答产品、有线上课程类产品、有线上陪练的产品等相关的产品出现,这些产品的出线都贯穿了整个的音乐学习的全流程。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好的连接上更好的师资资源。

2 儿童音乐教学方法分析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学习孩童的偏好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兴趣方向。通过调研和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和中学的孩童来说,更吸引他们的是图案和鲜艳的颜色,如果给他们的课本或者教学方式使用彩页的书或者卡片,这样他们可能会记忆得更加清楚一些,会让孩子喜欢并产生兴趣,让他们愿意学,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第一步,让孩子产生兴趣。

接着我们将进入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乐理知识,我们形象的方式或者联想的手法去教孩子,通过讲故事引导他们产生联想,我们可以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他们知道的动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更容易解,并且记忆深刻,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音乐的乐理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乐理知识的储备后,我们将要进行进一阶段的学习,这个时候就会涉及一些联创的技巧和音符知识组合的应用,需要强加练习和有正确的指导和引导,由浅入深的学习练习,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这一阶段就需要家长的辅导,或者学生自主练习不断的总结,练习的方法和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加以改进。

在简单的练习之后,面临的就是考级。通过一二级的基础知识的练习,我们会对大致的音符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在此的学习需要通过多种维度的结合。听、唱、练三维度,才能更好的去练习和学习,将知识吃透,这一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长的陪伴或需要陪练老师的,正确指引才能够学的有效练习的高效,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只学一些基础的硬背的知识。这样的死记硬背到最后孩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学会。

所以整个学习的体系看来,从最初的了解到后面的熟练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学基础、练基础、学曲谱、唱曲谱、练曲谱、举一反三,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问题,通过目前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解决掉一部分的问题,但是在环境和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呢?

3 数据化儿童音乐学练模式

3.1 数据化儿童音乐学练的基本应用方法

互联网+教育的线上学习平台的产品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在关于艺术类的线上教育平台也是相出现,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就是大量的学习数据的积累,有了数据信息的积累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就可以简单的建立出用户的数字模型,通过数据的积累我们也可以实现给每一个用户提供按需定制的用户服务。

在基本的用户旅程是只需要通过点击自己不会的音符就可以知道音符的详解,同时后台做出大数据的统计,针对每一次的练习和学习做大数据的统计。构建用户数字化的模型,我们可以非常量化和数据化的去分析儿童在哪个地方的练习不正确或者什么地方比较薄弱,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弥补这一问题。通过数据化和量化的方式,准确的反映出问题,让整个练习学习更加清晰,明确有方向。

3.2 针对数据化的音乐学习的核心内容

互联网产品具有可以随时随地调用以及个性化的特点。数据化的积累和应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反应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这样的数据集要如何利用。

3.2.1 规划好学习的程序和方法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会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好的学习方法做成数据化的模型,在过程,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保证好的学习效果。

3.2.2 给予反馈建立成就感

家长在要求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于严苛的目的性要求,忽略了对孩子的鼓励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通过数据的积累可以非常精准的知道在某一个模块上取得了进步和成就,在进程中尽量多地给用户提供反馈,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错,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向自己的目标靠近。完成任务后,及时地夸奖和鼓励,来呼应用户内心的成就感,可以将用户的成就感放大。释放多巴胺,自然继续的动力也更足。

3.2.3 考核提升查漏补缺

对于考核和提升,最高效的方法是知道自己哪里学的不好,并针对性补差。通过AI数据口积累技术测评,并针对性地推送练习,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也是现阶段教育行业的最重要的命题。如果能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幅提高,行业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3.2.4 丰富学习多角度培养兴趣

创造有趣好玩的预期事件,学习乐理知识在认知里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在儿童阶段的孩子眼睛里。这两年各种动画,以及pk之类的游戏元素的被引入到学习产品中,就是试图把学习变得好玩一点,让用孩子有热情参与。这样的融入增加乐趣更有动力的学下去。

3.3 针对数据化的音乐学习可以归纳为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学音符。

通过卡片的形式和图画的讲解让音符的理解更加简单化,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利用类似线上单词记忆APP的打卡操作流程帮助孩子积累学习基础的乐理知识,遵循记忆规律制作的数据算法来反复加强音符的记忆,让记忆更加的深刻和让理解更加的透彻,基础更加的牢固就更加便于更加深入的学习。

第二步:学唱谱。

当乐谱的基础知识掌握后需要学会将乐谱串联起来,唱谱就是帮助记忆的最好办法,在这个阶段多听多唱多重复记忆,将唱谱的原声录入数据系统,通过变速、重复、截取等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练习的目的。系统也将要收入孩童练习的原声与系统的原声进行对比发现不足和生疏的地方,将此数据积累储存在后面复习阶段不断地重复推送练习加强薄弱环节的记忆。再通过程序学习完成后,唱谱的知识性考核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运用评分的方式来检验熟练度和掌握的基本情况。如果在和演奏前先学会了唱谱基本熟悉了整个乐谱的结构,就更加的便于上手练习。

第三步:单句练。

由浅入深的练习,练习单个的句子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入手去练习,在面对不会的音符可以通过点击单个音符讲解的方式解答,实现“音符哪里不会点那里”可以实时给到孩子关于知识性的解答。从生疏到基本的熟练到最后的手熟于心。练习的基本过程就是,由慢到快的一个过程帮助孩子循序渐进的练习。

第四步:独段练。

由单句到了独段的练习,我们的数据采样对比度的量就更多,关于单个的孩童的基本学习情况的数据模型基本就体现出来了。知道了这个孩子薄弱的知识点和掌握的知识点,在练习的时候有也会推送不同的练习进度和方式。篇章的练习需要记忆的点会更加多一点,需要练习的时长会更加长一点,这样的情况主要采取的练习方式就是短暂即时记忆的方法,通过短暂即时的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操作手法,帮助孩子快速的记忆和高效集中记忆力的训练。

第五步:练篇章。

篇章的练习就进入了学习的第三个阶段,练习篇章的阶段到了这个时间段前面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就达到一定的量,通过对前面的练习的重复的练习和对知识的完整度的考核和练习,让整个音乐学练全部相互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到达最后的成果的收获阶段。

第六步:重复练。

反复是最好的记忆方法,根据记忆曲线不定期的推送练习,推送规则就是优先推送不会的,然后推送不熟练的、最后推送部分熟练的,不断地练习少量多次温故而知新达到最后熟悉熟练的地步。

第七步:弹新谱。

举一反三是检测知识是否掌握的最佳办法,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算法推送同类似曲谱辅助孩灵活运用学习的乐理知识。

4 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生活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在关于互联网+教育诸多平台的发展,在数据上的应用用途会发展的更加的广泛,所以在艺术教育方面会有应用的途径。在关于音乐的教育也会有应用的方面,更加数据化的应用说数据化的用户模型,更加做好用户体验。通过对用户具体情况的理解推送更多更好的练习服务,在长时间的数据的统计和支持下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去高效学习,即使是在艺术学习一个比较感性的学科也会通过数据化的展现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和学习体验。通过互联网将大数据和艺术搭起桥梁,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陪练乐理音符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一串快乐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音符(两首)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特殊陪练
画说乐理(七)
变脸
话说乐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