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视角

2021-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艺术设计课程思政

万 国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工作内容要求全国高校将思政建设作为教学重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基本规范与建设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力求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非常注重专业的应用实践,力求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从内具备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从思想上培养并不断提升本专业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

“课程思政”需在课程中深挖专业中所涉及到的政治教育要素,来强化学科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多方面展开,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多层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才。通过从情感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等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多维灵活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健全的人格思想。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需要紧跟国家政策方针与时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及需求,全面了解学科内涵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1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现状

现今高校本专业中的综合类设计课程依然以传统课程进行讲授,缺乏实践以及前瞻性。目前,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社区治理相关专业,但其专业教学重心集中在基层社区管理、服务等方面;另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但在社区空间美学、有机更新、公共艺术等方面未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跨学科专业平台未能及时有效地搭建,导致当前社会新形态下的发展未能与时俱进,人才缺口逐年增加。而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政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突破传统形式下的教育理念局限,以德育作为载体,更好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接轨。

2 环艺学科课程设置要素

2.1 课程设计原因

成都是全国第一个进行系统编制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的城市。此趋势充分体现了城乡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高校的专业课程理应紧跟时政,将精细化针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及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空间等进行课程打造,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成立成都大学成都城乡社区空间美学研究中心,推动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接轨,从城市社区空间、乡村振兴、城乡公共艺术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强化专业特色,提升办学档次。在学培工作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由本系师生组建专业团队加入到成都本地各区县、社区组织的设计比赛中,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设计大赛中也将本土社区打造、乡村振兴等相关成果融入,形成品牌效应。

2.2 课程思政结合

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政策法规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下,了解城乡社区发展。在相关课程设置中凝练中国传统文化及天府文化元素,让学生吸收本地文化精髓,提升民族荣誉感。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极大改善大环境下相关社区设计人员缺乏的现状。目前大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校本位”为主,缺少行业对接,与工作室、实训基地、实践平台的融合度不够,可通过学校和政府、企业多方联动,将本土项目引入课程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始终需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行业相关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实际条件相结合,努力开发和构建城乡社区设计相关课程组,积极参与到政府对相关领域的建设中。

3 环艺专业的思政课程实践要求

3.1 培养学生核心价值

当今社会下,由于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前期价值观培养的欠缺,造成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以及道德失范等行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未来专业实践与社会高度接轨的行业,从学生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从专业课程作为基础,建立学生们健康自信的心态。通过将思想政治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完善学生全方面知识系统构建,引导学生从科学价值的层面进行思考,面对任何一种价值观点不盲从,而是融入自己的价值考量,找到自己的价值目标。

3.2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思想

人格是一个人的品德与操守,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本学科在课程学习中会涉及到社会经济方面、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政治方面等多方知识,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的结合,引导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思想,在“树人立德”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健全人格的思想受到个人因素及外部因素影响。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我们不仅需要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自发的正向成长,调动其内部因素,同时结合本专业实践课程教育,达到内外融合。不仅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丰富精神世界,拓展专业创造力,使学生成为一个追求独立的人格,拥有健全的人格思想。

3.3 培养学生专业伦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服务性行业,属于实践、行为范畴,而实践受意识的指导,检验意识是否正确。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正确的意识。专业伦理是对专业理念、特点及其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故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性具有良好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伦理。通过专业伦理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践,也能内化伦理知识。通过价值和理论的影响,专业伦理的培养与人才培养就息息相关了。故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当中融合“课程思政”,在高校的专业学习当中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专业伦理,为未来的社会专业实践打下必要基础,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培养的伦理性从而显现学生专业能力以及职业认同。

4 课程思政与环艺专业结合思路

4.1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在课程过程中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校优秀资源和团队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创建相互联系的城镇社区共治场景。通过构建“教育学习一体化”学习机制,将课程思政与师生党建有机融合,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师生党建学习拓展了新脉络,强有力的推动人才培养与高校党建的结合。通过城乡社区设计,打造社区双创空间,积极响应政府配建“蓉城社区创新屋”的号召,链接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将具体项目带到学科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及创业能力。

4.2 政策法规与专业结合

新时代下,构建全课程育人需探索政策法规与专业结合的实践。环境艺术学科建设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当前社会下,应针对国家与社会需求的服务建设进行政策法规的专业培养,通过将政策法规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有效地提升对专业的敏锐度以及个体的政治觉悟,同时提升环境艺术专业的服务性。政策法规中的环保法、消防法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的实践过程是息息相关的,包括专业实践中的人性化设计、节能设计等,通过系统化的大政方针学习来提升专业的实践性。

4.3 历史与现实发展结合

现实是历史发展而来的结果,作为过往的现实,具有深刻探究意义,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需要从多个维度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通过对历史的延展,运用到当前的专业教学课程中。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国际化的发展,结合历史使命责任,在专业课程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既表达了传承同时也能进行创新。课程教学中需要带着发展的眼光规划本专业,注重专业项目设计以及可持续化发展设计,通过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形式与特色,将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融入专业课程中,充分实现历史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4.4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

专业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首要一步就是要开创教学实践新模式。要重视“课程思政”和专业学科课程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需时刻秉持育人理念,倡导课前自主了解主体理论,强化课堂中情境化营造,加强课后德育实践,充分体现专业课德育内容,发挥德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将多样化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去。

4.5 显性与隐性教育结合

在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过程中,其教育内容不应是生硬地强制性教育,而是应以间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让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的思政教育的中将形态意识与目的有意识地隐藏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实践中,例如在进行社区设计时,结合当前政策方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起到“润物无声”的德治熏陶,即在显性中发挥思政的核心作用,最终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

4.6 共性与个性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共性与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在专业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中,教育目的是具有共性以及个性的,需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规律有机融合,从环境艺术专业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专业的共性与个性,并且在实践中侧重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拥有自主的感受,将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与思政教学的结合,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整合提供新思路。“课程思政”要立足专业学科的学术背景和当前政策方针,反对生硬式说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更加凸显本专业核心教育内容。通过不断灵活的探索和实际应用,真正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与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政策变化,于润物无声中树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艺术设计课程思政
《星.云.海》
《花月夜》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