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与就业创业能力关系研究

2021-01-03晶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综合型美育素养

李 想 周 晶于 佳

([1]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教育部2019年3月末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文件,明确表示要紧抓高等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展,利用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而现阶段,我国教育长期以来较为重视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艺术素养培育方面缺少不够重视,若高校本科阶段的艺术素养教育再不弥补,那么专业教育投入再多,也只是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水平,艺术素养的缺失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将会是一个明显起阻碍作用的“短板”。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择业问题、目标问题、能力问题、素质问题等层面,那么,是否可以利用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来克服这些难题,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交能力,对这个课题的探讨就显得非常有现实层面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挖掘现有研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因素以外的有关艺术素养方面的问题,将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相结合,以期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分析

艺术素养不同于专业知识,它是个体文化涵养中重要的构成要素,隶属于审美素养的大范围。具体而言,艺术素养指的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与艺术鉴赏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想象、创造、体验、认知以及鉴赏等能力与素质,包括艺术想象力、艺术理解力、艺术行动力与艺术感知力等多种能力的形成。现阶段,在信息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背景下,社会、各高校以及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多方面综合能力要求也是逐年提升,而大学生处于如此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大氛围下,除了自己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外,如何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也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受到教育模式与教学重点以及社会的侧重点等多个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社会提出的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明显缺乏自我艺术素养的提升意识。基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背景之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缺乏很大的学习自主性,通常习惯于“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在大学生吸收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时间,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培养的大学生占比很少,大部分大学生的空余时间都被兼职、游玩等其他方式所占用,他们并不会特意去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与此同时,很多的大学生也并不了解、明白艺术素养对自我成长、创业就业方面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影响。

其次,高校开展的艺术课程不能很好的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部发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表示高校需要开始艺术课程,将《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以及《艺术导论》等课程设置为学生选修课,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学形式过于传统,缺少融合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大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没有很多兴趣,并且大学生对于上述艺术课程了解并不深入,课后也没有继续进行延伸、扩展学习,导致高校开设的这些艺术课程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存在的不足

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在实际进程中,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呈现很多方面的不足,除了自身专业技能不达标外,主要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情商管理水平较低,在就业创业中不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与团队成员协作不够默契,难以获得团队成员的支持,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就业创造过程中也表现出创造性不足的缺陷,因而,可以考虑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激情与能量,利用表演类、戏剧类等多元形式使得大学生不断求新求异求变,突破定向思维,树立共赢理念,坚持互信、协商以及多样文明等,借此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不够硬,大学生面对就业创业过程的难题、失败,容易出现颓废、消极的状态,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与此同时,大学生还缺乏激情、耐心与顽强的意志,他们虽然聪明机智,但是抗压能力较弱,不能够很好的直面困难,进而导致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情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就业创业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在心理素质尤其是抗压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太如人意,因而,可以考虑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来锻炼、培养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借此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3 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与就业创业能力的关系

3.1 提升艺术素养是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

美育尤其是艺术素养,应当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重要程度不亚于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升艺术素养是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否被他人所接纳、认可,是否能够快速的融入集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从某种层面来说能够使得大学生的情商管理能力更强,性格外向愉快,情感充沛丰富,在团队合作中更为受到其他同伴的支持、拥戴。与此同时,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品质,加德纳曾说过,“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方式”,而这些创造品质能够通过机会识别、创新变革、关系管理等中介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因此,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能够很好的解决就业创业中的第一个难题。

其次,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有助于他们形成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于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素质,毫无疑问,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必然是充满艰难的,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苦恼、挫折、压力甚至失败,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必须具备承受挫折、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能够借助于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这条路径。因此,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能够很好的解决就业创业中的第二个难题。

3.2 提升艺术素养符合综合型人才要求,有效增加就业创业优势

现阶段,培养综合人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新兴的、前沿的、多样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够在艺术的感官世界里有自我的独特鉴赏能力。蔡元培曾主张“美育正是培养健全任何创造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他还提出“提倡美育普及大众,实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终身美育”,进而大学生提升自我艺术素养正好符合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也能避免大学生未来发展“短板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由于社会的新技术、新工种以及新行业等不断出现,企业提供的岗位以及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都出现了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不断朝着多样化、综合化趋势发展,从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入手,将大学生打造成为综合型人才,也有利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由此可见,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恰好朝着综合型人才的目标靠拢。基于以上分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进而能够有效增加就业创业的优势。

4 结论

本文以“短板理论”与“美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着手,分析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乏自我艺术素养提升意识与开设课程形式不能很好的激励大学生对艺术素养培养的兴趣;接着剖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排除自身专业水平不够外,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情商管理水平较低、创造性不足与心理素质不够硬、缺乏激情等;最后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两方面原因,深入探讨了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对就业创业能力的关系影响,重点表现在提升艺术素养是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和提升艺术素养符合综合型人才要求,有效增加就业创业优势两个层面的关系。

猜你喜欢

综合型美育素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传统框架的综合型LED光源投影机 ViewSonic(优派)TX500K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综合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