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导向型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

2021-01-03张红菱杨丽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专业

齐 玲 张红菱 聂 蓉 杨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 湖北·武汉 430023)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理的统计原理和方法与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结合起来的应用型学科。在21世纪,医学统计学的知识已经成为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必要工具。然而,由于现有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更强调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医学生熟练应用医学统计学知识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及医学院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更进一步对医学统计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需秉持“专业为体,统计为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内容、新教法,积极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1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定位模糊

统计学专业教学是专门培养专业统计人才,强调应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和可拓展性。而医学统计学教学是将统计学知识与医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目前,世界各地的医学类学生都需要医学统计知识。特别是在中国,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虽然我校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有增加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但是忽略了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本质和精髓,其精髓在于“学以致用”。因此,医学统计学教学应为应用导向型,秉持“专业为体,统计为用”的原则,充分发挥统计的工具作用、帮助作用,通过课程学习向学生传授相关统计学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实际统计分析能力的提高和统计思维的养成。

1.2 教材内容编排不当

目前医学统计学教材,大多数是理论和应用部分混编的,这些教材都涉及较多有关的数据原理、公式推断等理论内容,且强调数理推断等理论内容,让普遍缺乏高等数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的医学专业学生难以很好地掌握。另外,由于现有医学统计学教材绝大多数是由预防医学相关专家编制的、面向各类医学生的普适性教材,教材中的例子过于陈旧,同时未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层次医学生的差异,这些让非统计学专业及非预防专业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也导致部分学生对统计学产生错误的观点,认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字的理论学科,属于理学范畴,与自己专业、将来的临床工作关系不大,从而认知上不够重视该课程学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高。

1.3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医学统计学一直沿袭“理论—原理—公式—应用”的教学模式,即理论结合实际的传统教学模式,虽能系统且全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数学原理、公式推导的理论,内容枯燥难懂。对于非统计学专业、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来说,常常会陷入理论或原理或公式难以完全掌握的尴尬局面,畏难情绪在学生较为普遍,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对于非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讲,应以有效使用医学统计学知识,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专业为体,统计为用”为原则,适当忽略过于理论化的理论推导,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4 实践课程课时安排较少

目前,我校将医学统计学设定为必修课,但由于受学分和学时限制,实践课程学时设置并不凸显,康复专业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课时不超过10学时。且其他医学院校在医学统计学实践课学时设置上大多也不超过10学时,学生不仅是缺乏系统实践应用所学医学统计学方法的机会,更是无法及时满足医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研究设计时的应用需求。

1.5 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我校医学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成绩包含“平时(40%)”和“期末(60%)”两部分。平时成绩主要涉及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回答等内容,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题目包括名词解释、填空、辨析题、案例分析题组成。传统考核方式相对固化,仅凭试卷卷面成绩难以全面掌握学生运用知识,衡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存在缺乏对学生参与性和探索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内容的问题。

2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对策

2.1 明确课程定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对于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有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侧重实际知识的应用。我校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强调“应用导向”课程定位,结合不同医学专业学生应用需求,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具体做到“一增加,三强化,三弱化”:弱化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适用条件的剖析;弱化部分浅显/中学阶段已经掌握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弱化手工计算步骤和技巧,改为统计软件的操作和结果阅读/解释;增强“研究设计”;增强“SPSS操作与结果阅读”;增加“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与辨析”。

2.2 适当改革教材内容编版

预防医学专家可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层次医学生的特点,以“应用、好用”为目标编辑医学统计学教材。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方法,适当弱化较多有关数据原理、公式推断等理论内容,增加且及时更新案例应用内容。应用案例贴合学生实际应用案例时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3 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将讨论课、案例分析、PBL、CBL和TBL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改善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畏难情绪。对每个章节,结合医学生专业背景及从国内外顶级杂志上精选案例,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研究设计,并根据资料类型、研究目的设计统计分析方法及相应分析过程。但不固化学生统计思维,即每个章节的精选案例都必须采用本章讲过的方法,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不同设计类型、不同分布类型资料,避免医学生将方法生搬硬套。在教学实践中添加“综合项目”预习任务即以章节为单位,给出一个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实例问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预习解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弹性实现预习环节。其次,通过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展开“医学统计学应用错误的诊断与辨析”内容,让学生能够从错误面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互动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前者教学效果更佳,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2.4 适当增加实践课课时,提供更多科研实践平台

根据我校对康复专业及护理专业学生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专业的实践课时数和实践课内容,如康复专业可大概设置15个实践课时,实践内容涵盖统计描述和所有简单统计推断方法。以充分培养学生处理不同数据特征时的统计学批判性思维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院举办的学术讲堂、助教助研、教师课题组等学术活动,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将学生参与助教助研纳入学生综合考评,诱导和激励主动应用医学统计学解决科研实践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2.5 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多种考核方式结合

为避免试卷卷面成绩决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的做法,我校在已有课程的评价方式基础上,增加考核方式类型,完善成绩评定方法,重点考察医学生综合运用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考核方式如下:(1)试卷考试。着重考察研究生对理论知识、应用条件和结果解释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部分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统计学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和纠正错误能力的考核,淡化对公式、知识点识记的考核,并给出基于实例的案例分析;(2)文献汇报。学生自主挑选本专业相关文献,课堂教学时随意抽取学生将文章中的统计思路和方法、分析结果及结论进行简短汇报;(3)研究方案设计。随机给定项目的研究目的,要求学生拟定研究题目、统计分析思路及资料类型对应的统计学方法等;(4)SPSS操作与结果阅读。学生根据教师拟定SPSS数据集,辨析资料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软件中实现统计分析步骤,并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2.6 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线上线下学习

随着互联网发展、普及、应用,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网络精品课程各教学平台等呈井喷式发展。新的教学软件如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对医学统计学教学与改革能够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线上教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主动参与者,更是课堂主角,教师则相对变成了引导者。如在慕课平台上搜索“医学统计学”,会出现中山大学的《医学统计学》,其侧重统计理论;苏州大学的《实用医学统计学与SAS应用》,其侧重软件应用;因此,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课程大纲选择合适的慕课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成绩,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考评。

2.7 营造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首先,国家应出台课程教学改革的配套保障机制和相关政策,确保教改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其次,我校教学主管部门及医学院系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使得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具备一定的软、硬广条件;最后,教师也要坚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将鲜活的、典型的、有趣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结

大部分医学高校积极践行应用导向的理念,我校则以“专业为体,统计为用”为原则,加强培养医学生科研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医学生正确地使用统计软件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批判思维能力的养成,推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同时,我国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对医学统计学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深知熟练掌握医学统计学方法是提高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关键。因此,后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及其改革应以医务人员和医科学生的实际要求为基础,以提高他们将医学统计数据应用于其临床和科学研究实践的能力。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