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学生管理,塑造精品教育

2021-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精品管理工作院校

童 炜

(泛美教育集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0)

近几年,作为经济支撑的民航板块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剧增,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泛美教育二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培养民航空地勤和机务维修人才,已达到在校学生4.5万人,与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或航空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紧密合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职教集团。集团董事长魏全斌曾说:“打造一个国际化航空职教集团是我一生的梦想。”面向世界的教育必须是精品教育,因此,学院必须进一步优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向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教育转变,注重内涵的发展,着力形成特色教育、品牌教育,全力塑造精品教育。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民航业发展需求和行业标准不断创新,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民航标准和民航企业文化紧密融合。同时为民航业培养精英是时代的需求、行业的使命,对于实现学院的长远发展和“一体两翼”战略均具有重大意义。

1 精品教育的内涵解读

泛美集团要做精品教育,就来不得半点骄傲和虚假,唯有科学精神、国际准则、改革创新、实打实干。精品教育体现了繁殖本体、平等共生的科学思想与人本思想,以学生的个体成长发展为目标,关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把握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注重教育实效,注重教育质量,切实探求高品质教育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做实基础工作的同时,应更上一层楼,致力于精品化、细致化、极致化,未雨绸缪,敢于担当,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揭示问题,创意解决问题,精细于点位、创新于本职、奉献于团队,不断完善品质。

2 新时代民航院校学生的特点

学生处直接服务学生,有必要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由于民航院校的针对性和对口性高,民航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清晰,对于未来的工作环境、个人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对所需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认识较为清醒。相对其他非行业型院校学生,民航院校学生能更自觉积极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就业能力,学院提供了完备奢华的实训场地,与国内外数百家优秀用人单位全方位密切合作,全面开展各类民航岗位职业技能和证书的培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促使学生养成更活跃的思维,更强的动手能力,具备更强的社会活动参与意识,因此更乐于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新时代的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发展,乐于表现自我,能充分展示个性,个性差异大,与此同时也表现出集体意识淡薄,团队观念不足等问题。因此,学院需要正确处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性要求的融合。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背景下,权威数据统计“95”后大学生日均在网时间已高达5个小时(包括手机上网),恰逢其时,董事长魏全斌先生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理念,因此,学生处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在信息化时代积极创新。

3 民航院校学生处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为了能够创新学生管理,塑造精品教育,民航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民航院校学生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来不断优化学生管理模式与思路,拓宽学生出管理工作路径,对学生实施精细化、精致化以及全面化的教育与管理,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得到全面塑造与提升,为学生日后的更好就业、从业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好地条件。下面对民航院校学生处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展开具体的探究与分析:

3.1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精诚服务

为了满足新时代学生培养的发展要求,为行业培养更多创造型人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主动创新管理工作理念,把传统的学生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发挥学生主体性,真情实意为学生服务,牢固树立以人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主动关心、理解、爱护、尊重学生,精准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合理需要,一切为学生考虑,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的有关事务和有关环节,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有效协调学院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决策中的民主与效率。

3.2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精细管理

优化细节管理,有的放矢地实施管理,构建全覆盖、零缝隙、零死角的管理模式,促成学生教育管理精细化。现阶段学生管理尚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问题,缺乏弹性,学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的问题,导致教育与管理的脱节。为了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学生管理组织系统,完善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建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管理模式,部门联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鼓励人人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实现层层有责任、人人出智慧。要把育人环境建设、学院经典文化艺术活动与育人相结合,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例如,以学生公寓为基础,开展适宜当代民航学生的文体活动,努力营建积极向上有活力的宿舍文化,以学生活动为工作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正能量,提高综合素质。

3.3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精品实践

学以致用是教育学生的工作追求。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点是教育学生成人,而落脚点则是让学生的成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把精品实践的理念落实在工作行动中,给学生传递实践成就人才的个人成长观。建立健全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机制,利用实习实训、课余和寒暑假为学生搭建社会实习实践平台,提供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珍惜社会实习实践,从而让其在实践中学习、感悟、成长。对于民航院校来讲,管理模式应以学生的民航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在当前学院与民航单位紧密合作的优势下,积极争取机场或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单位和社会的支持,日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中,建立起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管理工作由常规化向专业化深度发展,为学生工作者提供培训和研究的平台,积极促进学生工作人员管理能力提升,由普通工作人员向业务骨干向专家型发展。鼓励学生工作人员对各项学生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各项管理要专项化、专业化,努力做到精品化、细致化、极致化。

3.4 创新学生管理手段方法,精准发力

随着集团体量的增加,学生管理工作量也相应增加,提高工作效率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和“互联网+”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引入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当下,QQ、微博、微信、知乎等媒体工具,具有简单便捷、个体参与度高、个性充分展示的特点,在互动和娱乐中形成的公共话题,并因公共话题的广泛互动而形成公共空间,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学生工作人员可通过这些公共空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开放、平等、公共、批判、多元的媒体通讯中,适当引导,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实时采集、分类整理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数据资料,建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大数据库,根据大数据分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情况,引进或编制学生管理应用软件,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性、规范性和便捷性,及时处理学生管理信息,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即时、动态管理。进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系统性。逐步实现工作程序化,业务规范化,文件统一化,数据系统化,实现学生管理水平的新跨越。

3.5 拓宽学生管理路径,未雨绸缪

近些年来,集团的生源数量在逐渐增加,这也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管理难度。为了能够对学生实施精品化管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重视并强化学生管理路径的优化与拓宽,未雨绸缪,能够将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更好、更全面地解决,这对于集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同时对于培养优质、高效人才也非常有利。鉴于此,集团在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管理的过程中,在拓宽其管理路径时,要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个性化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认知、了解与掌握,通过深入到学生实际中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职业方向,那么在管理学生时就能够更加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在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推动集团教育整体水平的更好提升,创设出更加精锐的教育品牌、树立起精品教育的形象,这对于集团精品教育目标的更好实现非常有利,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职业技巧与专业技能,推动学生的发展更加综合与全面,为社会输出更加优质、全面型人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

4 结语

民航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作为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的民航院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创建全球最大公益教育集团”是泛美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责任,一直以来,倡导以人为本,践行创新精神,艰苦奋斗,追求平等共生,以教育为信仰,用教育改变世界。学生处教育管理工作是连接学生与学校、与集团、与社会的纽带,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知行合一,才能助力集团的“精品教育,公益教育”,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

猜你喜欢

精品管理工作院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