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复学的难受,做好关于退伍复学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
——退伍复学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2021-01-03麦志均
麦志均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1 案例概况
学生H是一名退伍复学男性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活的过程时,该生对自身经历没有表现出一种优越感、成就感、自豪感;在台上表现不自然、紧张。同时,班级同学反映,在学习与小组协作过程里,微信沟通时,该生会发一些同学们看不懂的话语。作为该生的辅导员应该如何应对?
2 案例思考
本案例包含以下两个关键点:特殊的学生身份、特殊的人生经历。通过案例的分析:对学生过往经历情况、家庭环境以及身边同学、老师的调研。初步判断此案例为:由于身份特殊性找不到适当的环境与适当的倾诉对象,学生的不愉快经历积压在心中,消极的想法与念头没有得以释放。
3 案例分析
3.1 环境因素
(1)家庭原因。学生生活在一个殷实家庭中,其为家中独生子。父亲是部队转业人员,在家中占主导地位。父亲对该生管教严厉,对该生有很高的期盼。该生视其父亲为心中榜样。由于父亲的工作特殊性,母亲是负责该的日常生活,对该生特别疼爱。(2)过往经历。大学一年级时,该生表现低调,在班级人际关系良好;大二年级时,在地方应征入伍。由于是大学生入伍,所以在部队学习生活里,得到优先安排的资格。曾在部队中,参加艺考选拔。该生喜欢玩电子游戏。曾因此被其父亲摔坏五六台手机。(3)学习任务繁重。由于专业上的学习空白两年与专业的特殊性,在学习上,该生需要付出较大努力。专业课程对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技能要求较多,学生对话练习与对话交沟通较多。这无形中给予该生压力。(4)学习生活环境转变。由纪律严明、作息规律强的部队生活转变自主控制学校生活。实际上,是由一个外界目标明确可量化的环境转变成一个目标未明不可量化的环境。这种转变使该生一时无法适应。
3.2 个人因素
(1)自尊心强。由于身份的特殊性,给自己带上了枷锁。自己弱势的一面不想被自己身边的同学、师长与亲人所发现。担心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影响军人光环或者大家对自己的期盼。(2)内心的挣扎。父亲的期盼与自己真实的愿景不相配匹。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优秀的父亲认同。自己经过了努力而最终失败,只有依照父亲的安排或要求继续往下学习生活。
4 解决方案
4.1 沟通了解
接到该生复学通知后,由于特殊身份的转变,辅导员认为该生会有或多或少不适应,便主动与该生的前任辅导员沟通了解情况。通过网络聊天、电话、书信、走访宿舍、面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希望该生可以把心中想法、困惑、困难向辅导员诉说。该生在与辅导员沟通过程里均表示没有任何的困惑与困难。但通过与该生的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存在有异常行为。
4.2 朋辈帮扶
该生复学后,辅导员便安排了班级班委成员对其学业进行帮扶。在该生个人经历分享后,辅导员安排班级同学对其情况进行观察与汇报,同时,要求观察的同学注意该生的反侦察能力。班级同学反馈该生在学习协作上有困难;在沟通过程里会说一引起让同学们不明白的话语;认为班级同学排挤他;也有用一些手段诱惑班级同学为其办事。
4.3 家校联动
通过网络聊天、电话、面谈与该生父母沟通谈话,多方面了解学生细节性的问题。了解到在部队时,与部队中的战友关系并不好。对于自己得到的优待,担心会被其他人检举。在服役期间,该有曾参加艺考选拔。父亲对该生管教严厉,希望该生在正常的道路上成长成才;母亲负责该生日常生活。辅导员表示学生心理需要及时关注,需要聆听他的所想,而不是强迫他去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学校会尽自身职责做好教书育人的本分工作。
4.4 详细工作记录
关于该学生相关心理工作开展有详细地记录,以便日后跟踪或者记录翻查。通过详细记录,把各个关节点进行串联分析,有助于后续拟定相应的帮扶方案。
4.5 专业人员帮助
把关于该生的心理工作展整理,报呈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由心理健康中心对该生进行心理访谈。心理健康中心给出意见是认为该生容易焦虑,对外界有防御性,交往能力有所欠缺,但无法判断该生存在有心理问题。同时,将材料呈报学院具有二级心理咨师资格证的老师,该老师查看材料之后,发现学生在某些特定情况出现了身体不适,认为心理疾病的人会有身体部位出现不舒服的表现。学院老师希望通过“房树人”对该生进行一个测试以了解其内心情况,该生拒绝此次测试。
4.6 启动研讨机制
学生心理工作是归属学院心理团队,团队中有相应的研讨机制。辅导员把自己相关的案例进行评析。团队人员综合评析,给该生及家长科学合理的建议。团队最终结果是认为该生心理状态不属正常行为,建议该生需要前往心理专科医院进行评测,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的疏导可以化解学生心中问题。
4.7 案件结果
学校通过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向该生家长寄送关于该生在校的相关表现并对家长建议在假期期间带该生前往心理专科医院进行咨询与测评。家长对于学校的建议并未采纳,认为该生不存在心理问题,但会对其进行教育。在疫情期间,学生们居家上网课,该生在家发生自残行为;家长后悔不已。最后,该生因心理问题办理休学一年。
5 经验总结
5.1 加强心理工作业务培训,寻求专业性帮助
作为辅导员,由于专业限制,对于处理心理工作问题上是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辅导员积极参加有关心理工作业务培训,以提高对心理问题的判别能力。加强团队建设,开展案例分析或个案分享,工作过程里多沟通与互助。在心理问题上工作,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支持。
5.2 发挥朋辈之间力量
辅导员面对学生人数较多,所以学生关注面会有所不足。这就需要选取有责任、有耐心、有爱心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小助手。朋辈间的力量,可以让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学生具体情况,对心理工作问题可以及早发现、介入、处理、解决。
5.3 详细案件记录助力问题解决
案件记录可以从细小痕迹中,找到案件的缘由,从而使案件的判断更为科学合理有依据。当案件结束后,可由此作为案例,对日后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5.4 团队协助
在案件发生过程,团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案件发展过程,团队成员在案件过程中是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团队当中,有定期的工作案例分享与经验座谈会,有相应的导师机制。
5.5 家校联动,信息互通
心理工作处理,不单是学校的问题,同样是家庭问题。只有在学校、家长相互配合,学生积极面对,才有取得成功机会。信息准确性决定问题解决成效。
5.6 爱永远是主流
爱是教育工作者永恒话题。学生与家长在整个过程,均能感受老师们对学生的设想。老师在过程里是毫无保留。将心比心,用爱照亮心中的黑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单单的时间点,而是影响学生人生历程。用爱化解其心中消极念想,积极面对人生!
6 案件反思
6.1 关注退伍复学学生
由于时间、空间及身份的转变,退伍复学学生重返校园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有所变化、有所不适。政府部门、学校及家庭都需要对他们要有更多地关注与帮扶。不能因为他们曾经入了伍,则认为他们是“铁汉硬汉”,心理素质肯定是过关。本案例证明“铁汉硬汉”也有脆弱之时。
6.2 建立正确沟通方式
本案中,该生的想法与其父亲的想法存有矛盾。双方在沟通上,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该生父亲的强势,或多或少抑制该生所想所做。校方积极处理问题时,该生则选择回避问题。
6.3 直面问题
本案中,该生自残的悲剧是有机会避免发生。学生方面,该生的消极念想没有选择直面应对,而选择自己消化,最终自己未能消化而酿成悲剧。家长方面,在校方对该生的行为通过系列论证后认为该生存在心理问题,建议家长应该带学生前往医院就诊的情况下,家长对此未予采纳,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解决该生问题。家长面对学生心理问题同样选择逃避。
6.4 心理问题的错误认识
本案中,该生家长的反应是我们现实情况的反应。某些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当被告知自己的孩子存心理问题,往往会误认为是精神病。心理问题不一定是精神病问题。学校是教育场所,而不是心理问理、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的评定机构。对于学生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问题是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认证。所以,对于心理知识的工作开展,不应该仅限于学校,应该是面向全社会普及。
7 结语
大学生的健康是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对于某特定人群,如本案中的退伍复学生,我们认为不会发生心理问题的人也是需要及时关注。在面临复杂社会环境下,在高等院校机制里,需要更加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体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