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文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1-01-03黄丽萍

课外语文 2021年18期
关键词:寓言说明文记叙文

黄丽萍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江苏 扬州 225600)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难度在不断地提升,语文文本的文体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给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带来了难度。所谓的文体通常包含记叙文、散文、小说、寓言童话、古诗等等类型的文章。而不同文体的文章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突出不同文体的特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分析。但是就当下的教师而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是固定的,很难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年级阶段不同的语文文体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从标题、文章结构、情感出发,开展记叙文文体教学

记叙文通常都是阐述一个真人或者是真事,以描写以及叙述为主。小学阶段的记叙文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体裁。如果能够学好记叙文,无论是对学生的阅读还是写作都有重要的帮助。一般而言记叙文具备形象性、典型性以及抒情性,其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比如一般记叙文的开头会是总体的概括,对整个文章进行铺垫,或者直接描写一个环境,来烘托事物或者人物等。文章的每一段都是有连接性的,有时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概括出其表达的含义,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结尾时,一般会首尾呼应,明确文章的主题,并升华某种情感。在开展记叙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阅读方法。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记叙文,里面讲述的是“我”写的诗,父亲总说糟糕透了,母亲却总说精彩极了。同时也表现了不同态度下父母对“我”的爱。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记叙文,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去探讨看到标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想象一下写的是什么内容。其次通过阅读在小组内部概括整个文章的三个部分和层次,最后讨论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何种情感。从题目到每个段落的分析和总结,到最后的情感分析,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记叙文的形式,也可以掌握其所写的内容。

二、四步法开展说明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的方式开展整个内容,比如说明事物本身的构造、特征、规律等,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用词也要非常精准。其和记叙文在写作的目的、内容和表达的手法上均不同。一般说明文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说明文,一种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通过说明的重点是事物的一种功能、状态以及性质。事理说明文即是阐明事理。说明文的结构以总分形式为主,当然还有连贯型、并列型等等,而为了保证说明文的条理性更明确,一般会包含三个说明顺序,比如时间、空间和逻辑。最后在整个说明文中,为了将说明的对象说清楚,会采用一些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这也是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向学生传递的。例如在学习《太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分四步法让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第一步明确本篇文章说明的对象,如看题目,抓首句和中心句。这篇文章非常明显就是写太阳的说明文。第二步抓住所说明事物的相关特征,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用一些词语概括太阳的特征。第三步对每一段落进行细读,归纳出文章中所应用的说明方法。且逐段概括每一个段落的要点,了解说明的顺序。该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注重提问的层次性。第四步对该篇文章整体感知,把握中心,了解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掌握文章的结构,并画出结构示意图。

三、借助儿童的想象力,开展童话类课程的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类的题材文章是非常多的。所谓的童话类教学通常都是基于现实的基础进行的一种幻想,写出的故事也比较有可读性和趣味性。而这类故事通常都会采用各种夸张、拟人的手法展现出故事的情节,以达到教育或者是启迪学生的作用。当下的小学教科书中的寓言童话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情节完整、内容曲折、形象鲜明。第二,幻想是非常丰富且奇特的。第三,语言比较简洁,但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童话类的文体结构一般有两种,如反复式和还原式。在教学童话寓言类的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想象力,将儿童带入到童话的情境中。

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提升寓言类问题教学的质量

寓言类体裁的文章和童话类体裁的文章不同。一般寓言类的文章指的是以故事为载体衬托出某种寓意。在该类文章中会采用较为形象的手法描写故事,以抽象的形式概括寓意。学生如果能够对故事的形象完整地感知,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其背后存在的寓意。然而就当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是整体还是以感性为基础。因此在教学寓言类文体的内容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先理解故事,再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感悟寓意。例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可以设置与之相关的内容,如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同一年级的所有大部分教师都来听课了。听完老师的这句话之后,很多学生不由得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所有和大部分这不是矛盾的词语吗?教师接着对学生们说:在古时候也有个人,说话矛盾,惹得众人嘲笑。随后便可以引出矛和盾这两个兵器,让学生了解矛和盾两个兵器的作用。其次让学生分角色对寓言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试着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勾画出整个自相矛盾所表现的内容,以便于学生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在了解了所讲解的内容之后,则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说话要谨慎,要注意前后统一和协调。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矛盾的语句。如有的学生指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话,既然不收礼,为什么还要收脑白金,不符合语句的通顺性。基于这样的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寓言类的兴趣,优化了教学的质量。

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诗歌文体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文体一般包含古诗、现代诗、歌词等等,诗歌具有的特征是较强烈的情感色彩,节奏较为鲜明,整个语言也非常的精练。通常诗歌是区别于学生日常生活用语的,学生在学习这类文体时的兴趣往往并不高。基于此,在开展诗歌类文体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其次加强对诗歌的诵读和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诗歌朗读的能力,同时要掌握在古代到现如今一些字词的变化。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展现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这首诗创造的背景,当时的情境,以便于更好地将整首诗的内容通过想象进行调补。最后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感悟这首诗歌的基调和情感,体会诗句的中心含义。例如在学习《示儿》这一首古诗时,为了提升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作者,告诉学生这位老人85岁,名叫陆游,人生旅途是非常坎坷的,临走之际,还死不瞑目,留下了一首绝笔诗,你们知道是什么诗吗?可以通过阅读进行探讨。通过这类问题式引导的方式,就带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朗读的质量,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争取能够读出这首诗句的感觉和味道。其次让学生感悟究竟老人有什么难事呢?这是写给谁的诗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的各种字词句,再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填补,提升学生分析的能力。最后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现陆游20岁时希望自己能够杀敌报国,68岁悲痛北方人民在铁蹄下的挣扎等,逐步渗透该首诗的情怀。由浅入深,从外到内,逐步进行分析和引导,提升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六、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阶段,文体在逐步增加,而不同的文体在写作的语言上、方法上都是存在差别的。作为语文教师要了解不同文体的差异性,基于不同的文体,对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学生对语文文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以及分析的技巧,提升学生整体阅读质量,落实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寓言说明文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时装寓言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