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化价值,让人物评论更有温度
——以高中生《呐喊》人物群像评论为例
2021-01-03杨征
杨 征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东 广州 510050)
一、高中生进行人物评论写作的背景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以“读书为本,读书为要”作为理念,因此,整本书阅读作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被提上了教学日程。而在学生对文学名著接受度日趋低下的当今,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依据本人教学经验,“以写促读”,即文学评论写作,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切入口。一方面,随着思想的开阔与知识的沉淀,迈入高中的不少学生开始热衷于对社会或作品中的人与事进行评论。另一方面,文学评论写作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同学们对文本理解,它是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检测,是一种增效手段;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思维的生成过程,间接地,文学评论写作对议论文写作也就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助推剂。
二、高中生人物评论写作水平的现状
初写文学评论,学生虽有兴趣却有宛如仰望星空之惑。或是浅尝辄止于人云亦云,或是陷入标新立异的武断评论中。即便基础稍好的同学,在人物评论中,也只能够做到准确地对人物形(群)象进行分析,即分析清楚其人物形象特征为何。如何能帮助学生在把握基本的文学评论写作方法(如叙、议结合)之上,从人物形(群)象的分析走向深刻的评论,写出一篇评论佳作,成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试以《呐喊》人物群像评论为例,对人物的深入评论方法作一些探讨。
三、从文化价值层面进行人物评论写作的缘由
众所周知,小说是承载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甚至我们可以称小说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归属于文化,是文化大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同时又因其辐射力、影响力,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未来的走向。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但与此同时,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素养和极其广博的知识与极为精辟的见解,甚至可以说,相比于其他的身份,鲁迅先生更加注重自己文化人的身份。因此在小说创作中,他常以知识分子的视点,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变迁,来思考知识分子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的确,每个人的心中或者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符号,从带有文化符号的个体命运走向出发,去考量其身上的文化符号在当下社会的状态或者活力,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四、从文化价值层面进行人物评论写作的具体策略
笔者所带领的两个班级,在对《呐喊》进行的两次评论习作中,并没有一位同学有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入评论的意识。即便在告知大体评论方向后,学生依然对具体的评论策略不知所措。
针对此况,我决定以对课内名篇的全篇型评论为范例,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评论策略。课堂中,本人引导学生精细地研读甄宏永先生发表于《名作欣赏》的《祥林嫂之死与中国文化的走向》一文。该文认为,祥林嫂之死是由鲁四、柳妈、叙事者“我”共同酿成的,这表明中国文化已经走向末路,失去了指导现实人生的活力。悲剧使启蒙者进入了短暂的彷徨期,启蒙者必须直面中国文化的定位问题,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在通读该名作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请从祥林嫂的言行出发,思考祥林嫂背后的文化符号是什么?祥林嫂之死,揭示了当下哪些文化具有怎样的活力与生命力?
学生在经过研读、讨论之后,基本可以得出以下认知:“隔山难通语,过河不同俗”,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总是带有一个地方的印记。祥林嫂所生活的鲁镇有三种文化体系,这三种文化体系在祥林嫂身上都留下了印证。祥林嫂发乎本然地笃信、拥戴着儒家文化思想,她抗拒再嫁,她视“参与祭祀仪式”为生命稻草,都表明了这一点;然而因为再嫁,祥林嫂是不洁的,她始终没有获得参与祭祀仪式的资格,儒家文化将其拒之门外。祥林嫂在绝境中希望通过“捐门槛”赎罪,到这个阶段,佛家文化似乎将要拯救她;但是佛家文化并没有让她获得重生,即便捐了门槛的祥林嫂,依然没有资格参与祭祀仪式。不得已,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祥林嫂将最后的救赎希望放在启蒙者“我”身上,发出了“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之问。祥林嫂之死,代表了她所依赖仰仗的文化都无法指导她的人生:传统思想,即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生活的指导力,逐渐走向衰亡;而启蒙思想也处在其彷徨期,羞于去获得话语权。
文中通过呈现个体命运的走向,揭示了个体背后的文化状态及走向。如果将此应用到人物群像评论写作中,我们可以得出,从文化层面进行人物的深入评论有如下具体策略:首先,定位群体身份,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符号有哪些;其次,去考察该群体的命运走向境况如何,他们或衰亡、或新生、或遭遇困境,都体现出其身上的文化在当下的活力与生命力。
在具体策略的指导下,本人所执教班级中有同学在对觉醒者群像进行评论时,如下写道:
觉醒者摆脱了皇权思想的影响和科举制的笼络,如狂人对封建“仁义道德”产生质疑,同时他们还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现代人才有的理性,《故乡》中“我”对过去有追忆、对现实有深切感受,对未来有美好企盼,这些分明告诉我们,觉醒者已具备了新时代文化人的姿态。这种姿态使得他们避免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如孔乙己、陈士成之流)终身为科举而走上末路的命运。但是,中国知识分子是被洋枪洋炮给轰醒的,他们的现代意识并非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这就决定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这个时期的觉醒者们往往不被理解、接受,他们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获得新生。如果说,旧知识分子的不幸表现了封建传统文化的衰亡,觉醒者们的不幸则是表明中华文化并没有获得新生。
该片段先分析出觉醒者们身上的文化符号,同时又犀利地揭示出其作为新知识分子的特殊性,他们是被迫启蒙的,在当时占主流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会有较长的融合期。而他们的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是悲惨结局,恰恰论证了当下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土壤中根基尚弱的现实。这样的评论策略可以用于评论处于文化体系中的任一群像,如另一位同学对旧知识分子作出如此评论:
孔乙己与陈士成,便是封建制度下的无数牺牲品中的一个。穿长衫的孔乙己虽是读书人,却是落榜的。只因“落榜”,他在咸亨酒店中的地位很低,往往引来嘲弄与哄笑,而他自己却也只能依附在读书人这个身份下,以“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样的话语来为自己申辩。陈士成也是如此,屡次落榜的他精神恍惚,因一道幻想中的“白光”而死。像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我看来是可怜的。一方面,他们一味地想要中举,追求的除了所谓的理想当然还有功名利禄。可是另一方面,在封建制度下的他们除了读书,也没有其他路可走了。他们更像是被“赶”到科考场,考上了便如鲁四老爷、丁举人那样成为封建制度的获利者与维护者,落榜了便只能来年再考,直到一朝中举或头发花白。在科举制度培养下的他们身体上不会营生,思想上又因科举而被控制,他们牺牲了一切,倾尽全力却一无所获,这便体现着科举制度的残忍,也说明了,儒家思想在当时毕竟只能服务于极少的封建士子的人生,而不得已放弃了大多数的追随者。
在该片段中,对落榜的科举制追随者孔乙己、陈士成进行了命运分析,同时突出强调了二人“文化人”的身份。在这个时代,两位科举制度的忠实追随者,面对的却是如此不堪的人生,足以见儒家文化在那个时代指导人生的能力是多么的微弱。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见文学评论的深刻,并非像有些学生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引用一些名家名言,抑或是文辞的华美,而应该注重联系现实,文化可作为挖掘文本内涵的一个突破口,赋予群体以文化意义,并进而去考证特定时期特定文化的状态,挖掘出“ 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这样的人物评论才更有生命力,才更有时代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