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智能教育到未来学习:新时代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新常态
——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2021-01-03聂竹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教师

聂竹明 张 犇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2020年12月5-6日,由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芜湖成功召开。本届论坛聚焦“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主题,从新时代新热点、聚焦点、新趋势、新建设等角度,抓住人工智能教育、疫情与后疫情时期在线教育、未来学习和教育技术学科等维度,重点探讨了新时代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新常态,以期描绘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新态势,梳理教育技术领域学者对国家提出的新时代新常态发展的热切响应和积极探索(顾钱江等,2014),从而进一步明确,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必须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常态化。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全球五十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五百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线下论坛,五万六千余人参加了线上论坛。大家聚焦论坛主题,深入讨论交流,直击教育技术热点问题,共议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新时代新热点: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与应用新常态

在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技术扩散引发了教育的生态失衡与再平衡,呼唤教育从工业时代的1.0向信息时代的2.0迈进(任友群等,2018)。论坛围绕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开展了深入探讨。学者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带来新机遇,但教育改革与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积极推进两者融合共生,相互赋能。

(一)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般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学习、教学与管理等方面,主要是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培养创新人才,通过人机协同提升教师能力,通过智能决策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等(肖睿等,2020)。在本次大会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韩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等站在教育现代化、人类工具发展的高度阐述了智能教育的价值追求。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认为智能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与时代机遇,未动的教育应该拥抱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教育的完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整个教育体系的突破与发展。北京大学刘宏教授从物质、能量、信息三个维度分析了人类社会工具的变迁史,其中物质工具促进人类肢体的延伸,能量工具促进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信息工具促进人类脑力劳动的解放。机器人是唯一的“三元工具”,是人类工具发展的最高形态,可以实现人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彻底解放。科大讯飞研究团队正在探索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以期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综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工具革命的最高阶段,必将更充分地发挥工具的本质功能,也即解放生产力。辨析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不仅要从课堂、学校、教育改革的战术视角深入分析,更要从人类科技革命历史、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民族复兴的教育担当,是中国重回世界创新中心的重大机遇,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突破口。

(二)人工智能教育的功能特征

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学者们的观点趋向一致。孙富春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主要有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创造性人才上,“互联网+智能教育”会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习资源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韩国林哲一(Cheoli Lim)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教育中无法轻易被解决的一些挑战:一是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特别是对大学新生数学技能有影响;三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刘宏教授认为教师机器人属于公共服务机器人,将会在未来教学领域发挥极大作用。他向大家介绍了教师机器人的五大特点,其中“大”体现在语音视频、大数据;“跨”体现在跨模态智能,视、听、知、触、力等多方位结合;“混”体现在混合智能,人机合作达百分之十。刘邦奇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教育变革,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能教学环境,具有感知智能化、决策数据化、资源集成化、测评即时化、推荐精准化、互动立体化等特点。可见,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系统和学生三个方面。教师是产业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主要通过各类服务机器人拓展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服务。教育系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着力点,主要探索如何通过智能化和数据化重组教育流程和结构。学生方面关注的是个性化学习和学习者的潜力挖掘,主要通过技术促进学生获得最佳学习体验。

(三)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功能很多,但不一定都能满足教育的真实需求。运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回归到具体的产品和应用场景,需要明晰技术功能到底能实现什么教育目标以及给教育教学带来何种可见的变化。林哲一教授例举了三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一是语言教育辅导。例如,ASPKA扮演熟练教师的角色,语音AI可以作为知识渊博的导师随时作出适应性回应;Dialogflow可以作为定制的私人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发挥作用。二是在实践环节提供优化反馈。例如,Santa TOEIC可以考虑用户的弱项、学习频率和学习效率,预测用户可能出错的问题和选择的错误答案。三是基于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推荐系统。如REDPEN AI Math使用人工智能提供实时的情感对话,Wink按学科和学生水平设置课程,I Cream Edu有大数据分析结果且可以通过图表呈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答案,Queriun系统根据STEM课程的学习者水平推荐个人辅导课程。孟庆勇例举了智慧教育应用进展。例如,教育部教育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依托大数据技术、平台、产品应用破解基础教育难题;科大讯飞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服务各类考试需求,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考试领域的深入应用。刘邦奇教授认为教育改革可以利用AI赋能教学,如通过学情分析精准备课,通过过程诊断实施差异教学,通过知识图谱找准学习问题,通过学生画像规划学习路径,通过全景数据实现综合评价。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中大规模应用并取得可测量的成效,其中中英文语音智能教育产品已经成熟,大数据处理类智能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过程和考试评测等领域已广泛应用。

(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新常态的挑战

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是推动智能社会迅猛发展的催化剂,教育领域应如何直面AI 技术强势闯入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学者们普遍意识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最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改革的重大机遇,也会带来一系列教育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认为智能产品使机器更人性化、更智能,却降低了人的智商,因为人们不愿意动脑,减少了对问题的思考,不享受过程,只要结果,这是人类的退化。刘三女牙教授认为教育是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子系统,需要机制创新,最重要的问题是技术如何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如何促进学习者深度认知。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新型人技环境下的教育伦理规范——未来教育需要怎样的看门人?二是无法预知的未来——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的世界?刘宏教授提出未来需要通过虚拟现实机器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系统来提供“长人样、说人话、办人事”的自然交互和拟人服务。孙富春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存在教师角色与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伦理及安全问题,智能教育成果评估与国际认定等三个方面的挑战,并就人工智能教育新常态应用提出了五点建议:加强数据融合、消除数据壁垒,善于多种应用场景,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开发平台和服务,推进智能教育实验示范。因此,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教育本身面临的挑战,如人工智能教育的师资、课程、教材、实践、国际化与人才培养质量等;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结构、流程、伦理、安全、公平、隐私等。“数据融合”“应用场景”“交互与服务”“新教育体系”“问题”等是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和研究的系列关键词。

二、新时代聚焦点:疫情与后疫情时期在线教育应用新常态

疫情,既是灾难,又是机遇,它改变了教育的常态。后疫情时期,我们需要在反思疫情前的“常态”和疫情中的“非常态”基础上,全面重构后疫情时期教育的“新常态”(冯建军,2020)。本次论坛积极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技术创新的契机,化“危”为“机”,深刻思考线上教学实践的问题与机遇,促进在线教育常态化应用创新(朱永海等,2020)。

(一)疫情期间:应对在线教育之“危”

在疫情防控中,教师是应急在线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应对疫情危机的关键角色。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认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在“极限生存”条件下一线老师开展“重大难急”的在线教学,具有极化的应用场景、超常的供给需求、全新的素养挑战等特点。一线老师从信息化教学迈向在线教学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技术适应期。比如,平台技术能不能人机合一,能否自如地用好技术?其次是教学有感期。教师如何才能教学有感?教学方式应如何适应差异化技术条件与学生群体组织教学?再次是融合提升期。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能?最后是评价反思期。怎样客观地评价在线教学质量?东北师范大学李绿山副教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从动机的视角探索了教师采用混合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和能力的心理需求间接影响了教师持续使用意向;学校支持与内在动机影响教师持续使用混合学习的意向。陕西师范大学乜勇教授认为学习力是决定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力总体水平和内驱力、顺应力、策应力、调节力、互惠力均处于中等水平,仅互惠力呈较高水平。河北大学马可心认为教师在网络直播教学中存在焦虑倾向,并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发现,导致教师直播焦虑的原因分别有平台技术、教学效果、社会压力、身心疲惫四个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张敏调查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发现,教师在线教学交互水平较高,与技术交互的体验较好,促进生生交互体验较差;教师满意度一般;性别和在线教学交互水平的主效应均对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在线教学交互水平高的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更高,女教师的在线教学满意度比男教师高。总体来看,疫情期间,教师开展在线教育的背景、过程、动机、压力、效果等差异巨大,教师多重角色的文化背景和教师队伍结构特点要求后续研究应充分关注教师“实施者”“引导者”和“教化者”作用的发挥。

(二)后疫情时期:催生在线教育之“机”

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教育新样态,探索并推动教师的观念和决策模式转变具有突出价值(祝智庭等,2021)。很多学者关注如何促进教师常态化在线教育应用,以更好地催生在线教育之“机”。胡小勇教授认为疫情防控下在线教学是常态,但不是主态。解决高阶教学供给需求的智能化精准教学,愈来愈得到重视。李绿山认为感知有用性、内在动机和满意度直接影响教师持续使用混合学习的意向,建议在混合学习实施过程中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保持教师在自主、能力和关系心理需求上的内在动机水平。乜勇教授认为在线学习过程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强化外部支持环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张敏围绕教师培训、大数据意识、交互设计促进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二是关注教学平台数据,培养数据实践能力;三是注重生生交互设计,提升社会存在感;四是把握疫情期间的教与学特征,促进在线教育融合深化。

肖瑞雪的研究设计了包含学习动机、外部支持、外部监督、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五个维度的调查量表,利用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调查大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结果发现,由资源交互行为与人际交互行为两个维度可以将学习者聚类为旁观型学习者、被动型学习者、主动型学习者和互动型学习者;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强,但学习意志力面临多重挑战,外部支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直接正向作用,外部监督不直接发挥作用;在相同学习情境下,学习风格、学习表现和学习需求存在多样化;性别、年龄、认知基础等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产生调节作用;线上教学效果提升,需要从便捷性、交互性、灵活性、个性化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平台与教学过程。

面对常态化在线教学,当前迫切需要创造性地开展混合学习研究,同时需要以在线教研、教师内部动力提升和外部环境支持、在线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等作为突破口,推动教师观念转变和优势发挥。

三、新时代新趋势:未来学习模式创新的新常态

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教育技术学已经作出了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理论贡献,提供了新概念、新问题和新理念(李政涛,2020)。然而,面对教育改革的新问题,这些新的概念和理念如何进一步关联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如何把技术变革作为教育理论的构成部分,又把教育理论作为技术变革的发展动力,我们还任重道远。本次论坛从理论创新、未来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探讨。

(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创新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设大部分仍局限于教育科学或技术开发的视角,在面对复杂的深层次教育教学问题时,越来越感受到思想方法的约束(任友群等,2019)。如何以学科理论创新引领学科实践(任友群等,2019)?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陈琳等,2020)?江苏师范大学陈琳教授从加速教育理论创新引领作用出发,认为需要通过创新发展信息智慧理论、“知行创”关系理论、协同认知理论。信息智慧理论主要是阐释人类智慧社会的理论,是引导人更好地发展、提升、利用、传承智慧的理论。“知行创”关系理论主要指从知行合一发展为知识、实践和创新合一的人才培养论。协同认知理论主要指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和共创分享的理论。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在收集10省(市、自治区)1588位教师两年课堂教学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对三类教师群体(成熟教师、胜任教师、新手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开展循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过程存在着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融特征,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存在三个阶段:操作理性、反思理性、重构理性,具有突变和渐变的特征,体现在改进率的高低震荡现象上。华中师范大学杨九民教授采用眼动、近红外、脑电、磁共振等技术探究教学视频中教师、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差异影响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研究指出,教学视频中教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线索(手势、眼睛注视、面部表情、身体朝向)与形象呈现(呈现比例、景别、位置、服饰)两方面。例如,教师使用手势有利于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或注意,教师目光的作用大于身体的作用。学习材料的差异在于嵌入问题及其反馈、线索、图文呈现、音频等方面。例如,嵌入问题的OER视频有助于提高英语二语学习者的多元文化能力。学习者的差异主要在个体(动机水平、学习风格等)和学习策略(总结、匹配、想象等)两方面。

浙江大学章璐认为传统的区域教育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协作乏力、教育决策行为破碎、技术发展与相关素养脱节等问题。借鉴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框架,可从单元、动力、决策和信息等维度优化治理模式,凝聚治理单元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治理动力上扬,以场景驱动模式再造决策流程,推动应用技术转向开放融合。为此,区域教育治理需要重塑多元共治格局,借助智能技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设一体化决策支持平台,提升教育参与群体的智能技术素养。

还有学者综合使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实验科学以及新的第四科学范式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开展理论研究,阐释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红利来源和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缘由,既发挥了教育技术学跨学科的自身优势,相关观点也更具解释力和创新价值。

(二)未来学习模式与未来学校研究

2017年,未来教育的话题成为热点(丁瑞常等,2017)。2020年OECD发布《回到教育的未来》报告以来,未来学习与未来学校发展相关研究再次受到关注(唐科莉,2020; 兰国帅等,2020; 刘向永,2021)。本次论坛不仅开展了相关比较研究,也深入开展了批判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认为《回到教育的未来》报告文本建构了二元对立的身份,话语上体现了教育话语的弱势与商业话语的强势,实践上是基于国家之间教育的博弈和技术资本市场。报告宣扬教育是经济增长点、是促进人资格化的工具的“普世价值”,是新自由主义立场的充分表现,挑衅了其它国家的教育事权和威信。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教授认为要以不变应万变来理解未来教育,变的是人工智能恐慌等不确定、复杂、模糊和易变的时代特征,不变的是教育本质(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教育规律(教育方式应主动与社会生产方式相协调)以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未来教育就是当下正在进行着的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江南大学教授陈明选教授基于我国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存在比例不均衡、体验服务单一、类型覆盖少、共享动力不足、服务满意度不够等问题,探究了资源供给配置机制,可为未来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路径指导。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缪勇武认为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转变教学设计为学习设计,要将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突出资源价值,资源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逻辑而不是基于学科知识逻辑。

天津大学董同强构建了由数据意识(数据获取意识、数据应用意识、数据传播意识、数据价值意识)、数据知识(数据管理基础知识、数据工具知识)、数据技能(数据获取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数据评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应用能力)、数据伦理与安全(数据应用安全、数据道德行为、数据法律行为)以及数据思维(创新变革思维、问题导向思维、辩证批判思维)等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学校之间教师数据素养发展差异。结果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已具备基本的数据素养,但对数据的价值以及传播意识表现较低,在数据应用安全以及应对数据危机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据素养水平较低,与城市地区与县镇地区学校教师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综上,学者们站在中国立场看待未来教育的恐慌论和恐惧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理论功底和理论自信。

(三)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从“钱学森之问”到“乔布斯之问”,科技迅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论坛提出了独到见解。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基于MIL(媒介信息素养)概念,提出建构综合性(融合性)新素养概念,即VMIL(Viusal-Meida-Information Literacy)。其缘由是:视觉素养是认知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它与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相互交集难以分割,是开辟三种素养融合培养的重要途径。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瑜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即学校教学育人提供行业标准,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成才岗位,学生发展素质提供职业能力,共同形成市场主导、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邓伟等采用单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法,从数理逻辑和视觉空间智力、顺序概念、数字概念以及方向概念等维度调查了幼儿多元智能及计算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基于幼儿实物编程课程对问题解决、批判思维、算法思维以及协作思维维度均有提升作用,创造力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协作思维维度效应量较小;实体化形式将编程概念与具体对象联系起来使幼儿更易于接受,问题图形化和游戏化使学习更具趣味性。

VMIL素养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均是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总结,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四、新时代新建设: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新常态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是教育技术的策源地,必须加强“文化自信”和“学术自觉”。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应在百年电教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推进,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并结合中国教育教学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推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新常态新发展。

(一)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如何在植根本土文化渊源、直面中国教育问题和立足我国科研体系深入发展,破解“南国农之问”(南国农,2012),学者们有深入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2012)认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存在地位边缘化、实践成就不能令人信服、学生就业困难、学科指导教育信息化发展力度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科建设缺少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正视教育技术的价值,二是厘清学科的基本问题,三是传承与理解中国历史,四是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别。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树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坚持文化自信与学术自觉,完善学科理论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培养适用型人才,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湖北师范大学陈琦等以教育技术核心期刊和CNKI博士学位论文库为数据源,分析近10-20年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演变过程后发现: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文献量增速潜力巨大,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分析、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教育资源与教学模式五大主题,未来研究趋于多元化与智能化。学者们一致认为,学科建设与国家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教育观念紧密相联,要充分认识和继承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成就,从而形成同步世界、特色鲜明、中西融合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

教育技术学需要紧密联系社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调整自身的技术属性,紧密对接社会的产业升级需要而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属性,才能在融合适变中持续实现学科的创新发展(胡钦太等,2021)。如何借鉴世界一流技术人才培养经验?如何紧密对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师资要求等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敏教授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的10所“当前领导者院校”(欧林工程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和10所“新兴引领者学校”(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欧林工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概括了“当前领导者院校”的共同特征:具有严格的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学校科研活动,有参与科研项目的渠道;培养方案有丰富的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通常有一流创课空间或工作室作支撑,分析了“新兴引领者学校”的共同特征:统一的教育理念——基于项目的教学;使命明确、动力充足——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有别于当前领导者院校的特色教育理念——融合工作实践的学习。一流工程教育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借鉴因素包括:学校领导力,团队合作和敢于探索的教育文化,学生参与并理解新教育理念,内部开发新的工具和资源以支持并推进教育方法的实现。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提出在专业建设上,应该坚持“双重定位、多元发展”,造就教育信息化实用型人才,破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素养的“面面俱到、专业能力不强”,与社会所需专业不对口,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联合培养双学士本科人才,可以满足基础教育中所需要的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有利于缓解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与基础教育对高质量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需求不对称的矛盾。总之,学者们不仅针对专业建设问题提出了提升领导力、学生参与、双重定位等新思路,而且开展了与计算机专业联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

五、总结与思考

本次论坛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胡钦太教授指出,论坛的成功召开,充分表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国家当前智慧教育、智能教育、信息化教育建设迫切需要优先发展的学科(孟庆娟,2020)。本次论坛站在智能时代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功能、场景、挑战与未来发展,到突发疫情危机与后疫情时期在线教育的常态化应用,再到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与未来学习模式探索等主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一)在跨学科观点碰撞中廓清了人工智能教育与未来学校的价值与方向

跨学科有望整合知识并解决个别学科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Jacobs et al,2009),是技术创新周期的组成部分,弥合了研究、工业和教育之间的差距(Ehlen,2015)。有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是否会有情感和伤害人类等话题,刘宏教授等旗帜鲜明地指出狼真的来了,不仅机器人会有情感,电视、手机等媒介工具的出现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的情感,不仅机器人会伤害人类,汽车等现代工具也都给人类带来新伤害。李芒教授对OECD《回到教育的未来》报告的批判是教育学人和经济学人观点的国际碰撞成果,进一步明晰了未来学校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二)在直面突出问题与危机转换思维中阐释在线教育教师的角色优势

论坛直面疫情防控中在线教学的突出问题,结合历史、文化和疫情防控时期的调查,提出需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角色。研究运用理论工具和实践调查揭示了各阶段教师的心理变化与影响要素,明确指出了教师的焦虑倾向和焦虑来源,指出教师面对疫情危机有技术适应、教学有感、融合提升、评价反思四个阶段。因此,相关制度、措施和后疫情时期的研究着力点均应围绕教师多重身份优势展开。每位教师都有其个性化特征和不同的角色优势,需要建构突发事件中教师角色优势发挥的制度体系,研究教师的知识结构、学习路径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角色发挥的指导建议,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这些观点对重构后疫情时期的教育新常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在综合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方法中拓展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创新路径

教育研究方法与范式的发展是教育科学化进程和教育研究自身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鲍同梅,2008)。教育技术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体系,还是理解教育的一种独特方式。从教育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教学规律不是表现为公式或者命题体系,而表现为一种教育教学模拟仿真系统,这个系统在可能性空间中表征教育教学系统的运行(杨开城,2008)。相关研究不仅采用了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探析教育教学规律,而且采用了眼动、近红外、脑电、磁共振等自然科学技术来发现教育教学模拟仿真系统的运行原理,比如,王陆教授还借鉴了第四代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并配合视频案例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方法,拓展了教育技术理论创新的方法路径。

(四)在历史与比较的视野下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道路自信

对于学科与专业建设,学者既开展了全球一流教育的比较,又立足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总结凝练实践经验,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体现了专业特点,增强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道路自信。

然而,面对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迈入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学者们普遍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教育应用的场景与挑战,智能教师机器人的技术、定位与发展研究,在线与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的难点与机制研究,未来学习模式、未来学校形态与制度建构的路径研究,新科技革命背景下教育学理论建构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对教师素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研究等。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