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

2021-01-03王四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学科

王四维

(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江苏·昆山 215300)

体育核心素养教育中,需要基于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发展等思路,在体育实践中积极重视体育课堂、融入阳光体育以及开展户外拓展。

1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思路

1.1 体育精神塑造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要让学生能够认清楚体育的内在价值和学习意义,通过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这些体现不仅仅表现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对体育的深层次体会和感悟。体育精神是终身体育学习的重要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在人生中更好地基于体育认知和学习,形成积极的意识和良好的品质。体育学科的教育,要从学生的“身”和“心”两个层面入手,尤其是对学生精神、品质方面形成指导和支持。体育教育的难度并不是完全集中在技能和体能方面,还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情感素养等。在学生体育课程实践中,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领悟和掌握,让学生能够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更高的层面去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1]。体育精神的塑造中,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战胜自己、什么是团结协作,从而对学生正确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借助体育来进行精神品质的强化起到重要作用。体育学习过程是艰苦的,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和战胜自己的过程,是心性和品质的强化经历,在学生体育学科教育中,体育教师要始终牢记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塑造学生积极正确的体育精神品质。

1.2 运动实践基础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中,学生运动实践基础的掌握和巩固,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2]。体育学科教育的载体和路径,都是以运动实践为基础实现的。在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运动素养也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运动素养包括了运动习惯、运动能力等,在体育教育课程中,需要体育老师能够基于运动实践目标,帮助学生从体育知识和技能角度去认识体育,并形成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落实不到位,就难以实现品质、健康等一系列的教育目标。体育运动实践是所有核心教育内容的基础和保证,在体育运动实践中,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将能力与学习进行统一,也就是基于运动能力来促进学习,基于学习来提高运动能力。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与学生运动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体育教育中,要从学科角度来探索和强化学生的运动实践,让学生将学习与运动进行结合,在体育学习中利用科学有效的运动训练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且将体育作为终身发展的重要方面来对待[3]。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层面去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和内涵,从而逐渐在学科学习中,从被动参与体育运动,到产生运动兴趣、感受运动乐趣,能够在无人督促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进行运动实践。

1.3 促进健康发展

体育教育一直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体育学科的实施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基于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构成,这里所说的健康,除了指身体健康以外,还包括了心理健康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健康发展本领,使学生的健康素质得以提升。健康发展教育中,要做好健康知识和健康行动的强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中,要积极渗透健康知识,体育教学实施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在体育学科中,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在体育教育改革和完善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育方案[4]。体育教师要将健康知识与体育知识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健康引领,使学生能力理解哪些运动行为是有益于健康的,哪些运动行为是损害健康等,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提高体育学科的健康价值。

2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路径

2.1 重视体育课堂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的设施,需要重视体育课堂的重要地位。体育课堂是体育学科的重要载体,体育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形式进行传递。课堂上,体育老师要根据核心教育大纲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育教学流程、内容等,并且对体育学科的重难点进行全面准确地把握,从而能够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提供积极的助力。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注重体育核心素养理念的贯彻,体育课堂的组织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效果。在体育课堂教育体系中,要基于核心素养教育宗旨,将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发展等关键要素融入其中,通过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突出体育教育的核心素养特征,帮助学生强化人格品质、增强体质健康,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5]。体育课堂作为体育教育的主阵地,需要起到基础保障性教育作用,在核心素养教育纲领的指引下,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完善课堂教育,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调整和优化,让学生能够对体育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认知和习惯。

2.2 融入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是体育教育课外活动的一种称谓,主要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阳光下开展体育运动。阳光体育秉承着自然健康的原则,在课外环境中帮助学生激发体育学习热情,并且能够使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在体育教育中融入阳光体育,学生的体育活动自主性也得到强化,体育学习中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特点,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体育练习,而且不再局限于统一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得阳光体育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阳光体育可以作为体育课堂的课外形式,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6]。阳光体育模式下的体育活动,与课堂教育形式有根本的区别。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讲解各方面的体育知识,并演示和指导学生的体育技能。阳光体育则是突出了自由体育的特点,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更多的是基于兴趣爱好等基础开展。如学生可以将体育短跑训练改变成为一种追逐性的体育游戏,这样大大创新的体育教育,也让学生对于体育有更好的参与意识。在阳光体育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在灵活趣味的体育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巧,让体育运动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共同发展。

2.3 开展户外拓展

户外拓展是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方式,户外拓展基于拓展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个体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学会集体协作的重要方式。户外拓展将体育教育中的任务目标与自主行为进行了关联,而且户外拓展将体育教育进行了延展,体育运动不再局限于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来完成拓展训练任务,这不仅会增强学生的体育自信,也会让学生在拓展挑战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能够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7]。如胆子小的学生可以在高空桥锁项目中,掌握运动平衡技巧的同时增强胆量。很多体育拓展项目训练基地中,都有完备的训练设施和器具,对于学生开展专业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支持性。

3 结束语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基于核心素养这样一个教育目标,对体育学科的教育实践进行完善和优化,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全面和科学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可以由衷喜爱体育并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学科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学科新书导览】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育运动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超学科”来啦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